——华容一中老校长汪荣甲的师生故事
来源:
-->
张善亮
原华容一中校长汪荣甲先生在当地是位德高望重的老师,今年已经83岁。他1956年投身教育事业,先后在华容一中、岳阳师范、岳阳教育学院、岳阳第二师范等多所学校任职。
上世纪70年代,他任华容一中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时,一中的办学经验被党中央理论刊物《红旗》杂志发表,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1980年3月,他当选中国科协“二大”代表,出席全国科协“二大”,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邓小平、胡耀邦等接见。
老校长退休后写的第四本书《一路风尘一路歌》中,这样描述自己与学生的亲密关系:“我在工作中注重同学生打成一片,努力做到学生以我为师,我以学生为友,师生之间,随时都可进行思想情感交流。”
62封写给班主任的信
1958年,汪荣甲担任华容一中初33班班主任。在汪荣甲老师的带领下,初33班师生关系融洽,学习氛围好,学生好学上进。全班58名学生毕业,有49人考入高中、中专学习,占参考人数的84%,在教育资源匮乏的上世纪50年代,是不多见的。班里同学毕业后,1959年7月至9月,短短三个月时间里,班主任汪荣甲就收到毕业后的该班学生寄来的62封信。
学生彭国安在信中说:“亲爱的汪老师,假如我没有考上学校的话,一定愉快地走向祖国的农村,我的思想问题一定会仍然向您说,有不能解决的问题,一定仍旧会请您帮助解决,日记照样要请您批改,您仍然是我最敬爱的老师,我想您一定会仍旧把我当您的学生看待。”学生龙冬生在信中写道:“汪老师,33班学生中,有一个学生您还注意不够,那就是罗南勋。从我与罗南勋的交谈中,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平时在班里地位最低的学生,有时他为此感到苦恼,希望别人真诚地帮助他改变这种地位。而这种帮助,只有您能做到。”汪荣甲接到龙冬生信后,当即给罗南勋写信,指出他的优点,肯定他的成绩,对他进行思想疏导。罗南勋考入湖南科技中专后,给汪荣甲老师写信说:“我现在一直记着您的话,在很多地方用您的话克制自己的缺点,我多么希望您再当我几年班主任啊!我曾经还梦见您调到了我们学校……”
支持学生摆脱包办婚姻
上世纪50年代,解放不久的华容农村,还残留有包办婚姻和早婚影响。1956年下学期,初24班学生朱学堂告诉汪荣甲老师,父母为他找了个对象,要他放寒假前回家结婚。不回吧,怕父母打骂,甚至不让他读书,回去吧,心里确实不愿意接受这门婚事,他为此十分苦恼。当时,提倡婚姻自由,反对包办婚姻,是各级共青团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担任校团总支书记的汪荣甲知道这一情况后,专程去他家做他父母的工作,劝他们不要包办孩子婚姻,不要强迫孩子过早办理婚事。他父母不听,汪荣甲无功而返。婚期那天,朱学堂硬是不肯回家拜堂成亲。寒假期间,他不敢回家,留在学校,与汪荣甲老师同吃同住。汪荣甲老师直到第二年正月初,才送他回家向父母拜年。这时,新娘早已离去。汪荣甲再三做好他父母的工作,让他读完初中。后朱学堂于1957年8月考入常德地区桃源师范学习。
用轿子抬学生参加高考
1961年高考前夕,华容一中高中毕业班学生李子芳腿上生了个大脓包,无法步行到南县(当时华容县没有高考点)参加高考。高考是决定学生一辈子命运的重要关口,汪荣甲深知从乡间走出来的学生,耽误高考意味着什么。他想方设法雇请两名轿夫,用轿子把李子芳抬到南县一中参加高考。成绩优异的李子芳顺利考上了长沙铁道学院。
李子芳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湖北襄樊铁路局工作。2008年,年过花甲的李子芳特意来岳阳看望汪荣甲校长时,动情地说:“快50年了,我一直没有忘记当年您雇请轿夫送我参加高考的恩德。心里早就想来感谢您,今天终于实现了这个长久的心愿……”
1961年,华容一中高一班学生卢孝荣因病未能参加高考。时任华容一中副校长的汪荣甲十分为他惋惜。卢孝荣不仅学习成绩优秀,又是学校团总支副书记,组织能力很强,汪荣甲觉得卢孝荣这样品学兼优的学生将来一定能成为社会的可用之才,便与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商量,把卢孝荣留在华容一中,边工作边治病。
工作一段时间后,湖北石首调卢孝荣回石首担任公社秘书兼团委书记。汪荣甲高兴地欢送学生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后来卢孝荣担任了石首市委书记、荆州地委书记。1993年9月,汪荣甲校长参加由原市教委主任梁文忠带队的城市教育综合改革考察组到湖北荆州考察,卢孝荣热情地把汪荣甲校长接到他家里,畅谈几个小时,共话师生情。
2012年,老校长新作《一路风尘一路歌》付印前,已退休的卢孝荣写来一篇读后感,文中写道:“我作为恩师的学生,虽已年过古稀,但与恩师相处岁月的美好情景,仍记忆犹新:恩师主持开展的生动活泼的团、队活动,走进学生心灵的班主任工作,因材施教的首届高中毕业班复习迎考……一幕幕历历在目,让我仿佛回到了那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华容一中求学的青年时代。”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