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刷朋友圈时,你是不是经常刷到卖牛肉干的、卖内衣的、卖面膜的,卖包包的“创业朋友”,或者是炫富的朋友常常占领你的朋友圈?
近日,本报新闻热线接到一些市民反映,其微信朋友圈中经常出现号称“轻松点击,月入十万”,以及“拉好友进来就能得到奖励”的广告链接。小心这是传销陷阱。
11月24日,记者从市打传办获悉,当前传销手段花样不断翻新,特别是网络传销,就是在微信、微商平台上从事传销活动,采取的手段是夸大宣传、炫耀致富,诱骗的都是“朋友圈”里的亲朋好友,对这类传销行为需要提高警惕。
【市民】
朋友圈好友炫富
拉她一起参与“致富”
只要在朋友圈买一套产品,然后分享链接,便能坐在家中等着钱来。日前,家住北环路华林水岸的彭樱,在刷朋友圈时发现一条链接,称只要购买几百元的产品,就能成为该品牌的微商,然后再分享链接,就能发展“分店”,一些朋友圈的好友还晒出了他们参与后的丰硕“回报”,十分诱人。
据彭樱介绍,这家公司的推广政策和加盟模式,号称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颠覆现有的电商模式,个人购买300多元的面膜,或者不低于300多元的其他产品,可成为拥有个人ID的公司微商。通过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链接的方式,按照1个发展30个的裂变方式,分层发展“一分店”、“二分店”、“三分店”。每一名微商终生可以享有一分店、二分店10%的消费提成和三分店20%的消费提成。
彭樱说,这家公司声称采取团队计酬方式,销售的产品有玛咖、面膜、白酒、红酒、茶叶等。
【部门】
网络传销青睐三种模式“推广返利”最常见
这种轻松赚钱的方式到底是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形式,还是变相的网络传销?市打传办工作人员谢伟表示,从这种表述方式和运营模式上看,应属于典型的网络式传销。
他告诉记者,随着电子商务的兴盛,传销手法也进行了“改革”,从线下走入了线上,多数以“电子商务”的形式骗取网友的信任。如今的网络传销,大多都利用“点击广告可获酬金”、“多层级虚拟传销”以及“推广返利”这三种模式欺骗网友。
“彭女士所遇到的,很有可能就是属于第三种类型。”谢伟表示,如果这家公司对加入的微信用户,按照分享的顺序,采取分层的模式,各层级微商之间形成上下线关系,而且,上线的报酬来自于下线的销售业绩固定比例提成,就符合禁止传销条例规定的“团队计酬”式传销行为。
据他介绍,推广返利的传销模式,一般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再在线下进行实体推广,一方面用网络传播方式推销产品变相收取入门费,并发展下线牟利,另一方面找到当地的骨干代理,再由这些骨干帮助这些人进行网上登记和输入推介人基本资料。
【提醒】
朋友圈玩营销最容易“杀熟”专家支三招识别传销
“朋友圈”为何容易成为传销的“重灾区”?市工商局经检支队工作人员称,生活中,传销已成为社会的公敌,群众的防范意识也越来越高,不再好被“忽悠”,因此,很多传销人员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只能从亲戚、朋友或家人等“朋友圈”熟人来下手,所以“朋友圈”自然而然成了传销人员“杀熟”的首选对象。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传销之所以繁衍滋生,根本原因还在传销组织者抓住了很多人妄图迅速致富的心理,加上绚丽多彩的愿景陷阱,在巧舌如簧者的忽悠下确实令一般人难以辨识。”工作人员称,一些传销组织者“身披”合法直销的名义进行传销活动,更使“朋友圈”的杀熟传销防不胜防。
他提醒广大市民,判断是正常的经营、正常的朋友代购还是传销很简单,就是它的盈利模式是不是靠发展下线、发展人头,或者说是否以一种金字塔型的模式盈利。
工作人员称,识别传销要看三个特征,一是入门费,是否需要认购商品或交纳费用取得加入资格或发展他人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二是拉人头,是否需要发展他人成为自己的下线,并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给付报酬,牟取非法利益;三是团队计酬,是否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报酬,牟取非法利益。
本报记者
侯
勇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