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熊培庚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25岁离开故乡蜀地,出川旅游。在此前已写出了不少诗歌。到而立之年时赴抵长安,拜识秘书监贺知章,献诗得到赏识,并获赞曰:“此天上谪仙人也”。自此,诗仙之名,呼至千年。
关于诗仙,故事很多。岳阳楼上有一副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内容突出“风月”,落款“长庚李白”,相传联为其作。据《新唐书》载:“(白于长安元年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名之。”长庚星即启明星,又称太白金星。宝应元年李白死,也有故事,说法有三:其一《旧唐书》载“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其二郭沫若等考证,乃患“腐胁疾”(脓胸病)病死;其三民间传说:白赴水捉月溺死。后一种说法,广为流传,似乎说明李白与月亮确有缘分。下面笔者特辑出几首李白吟月亮的诗歌以商讨于读者朋友。
吟月,反映正确历史观。诗人勤于学习,知识渊博,能用辩证思维看待事物。如《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瑞。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园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耒其如何?惨怆摧心肝。
此首乃诗人早期的作品,前两联,写出了儿时对月亮形象的认识:白玉盘,色彩清润,形状美观。瑶台是仙境,镜身自然高贵。可证诗人理解不俗。但接着几联,历数了古朗月的传说:仙人垂足,将桂作团,白兔捣药,不能济世、蟾蜍蚀月,使月形变残;后羿射九乌,使生灵涂炭,诗人不愿去观赏这些古朗月的场景,故表现出忧伤的感情。这是辩证思维,实在难得。
吟月,突出同情人民,反对战争的思想,希望杜绝奢侈,使穷人富人平等地生活。请看《初月》: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
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
乐哉弦管客,愁杀战征儿。
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
诗题是写“初月”,联首开头“玉蟾”,即指月亮。何以用“玉蟾”,因蟾蜍蚀缺,尚未吐出。白露湿花时节,离海初升,又恰逢云畔风起,海上飞来卷风龙,“爪”“眉”说明了它的存在。潮涌掀浪,淹没岩岸,但岸西的花园里,仍管弦奏乐。诗人对官宦尽情享乐行为鄙视,因为他想到了北面的战事,那些征战的士兵,血染疆场,多么悲壮,这样对比之下,一种怜人忧民之心,油然而生。但愿自己咏唱的诗歌,能遏绝西园的玩赏,以平等的心态体恤苍生。
吟月,体现尊重情谊,与人友善的品德,热爱家乡,也是爱国表现。《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曰: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向玉尘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滞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此诗写于吴越地,起兴却在三峡时。青年时,李白曾游峨眉山,交友佛僧晏。后晏前往长安,特写此诗相赠。述说帝都虽好,不如故乡的峨眉月好。劝其名就之后,仍回峨眉。一种故乡情的优越感,跃然纸上。难怪他在另一首《静夜思》中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显示出了一种平和与真诚。爱故乡就是爱国家。
吟月,体现热爱自然,热爱生态环境的态度。把许多景观描绘得细致而生动。如《秋浦歌三首》: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白色的猴子,在秋天的水边嬉闹,超越和翻腾就像雪花飘扬,它们还攀牵在树条枝上,饮弄着水中的月亮。这种戏弄的游戏,使人觉得非常可爱。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一匹练”即泻下的瀑布,看去像天一样的平。人们可借明月的光辉,在船上饮着酒,尽情欣赏溅起的水花。这种美丽的景观自然惬意。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这是一首男女间的情歌,在明媚的月光下,清澈的水,衬着飞翔的鹭。情哥陪着采菱劳作的女友,带着丰收的喜悦归家,其情其景自然动人。
吟月,流露喜怒哀乐的感情。诗人能把自己的忧愁和欢乐正常地不掩饰地表达出来,感染读者。如在至德元年冬,李白被定罪流放夜郎,他写了一首《闻王昌龄左迁龙彪遥有此寄》诗: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彪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听说定罪流放,自然是痛苦的事。“子规”是杜鹃鸟,春天出现,其啼声哀怨动人。听说好友王昌龄,调到尤彪任职了,故写诗告知自己流放夜郎的悲哀。特将愁心托明月带给好友,以释放自己的感情。
当诗人在流放夜郎的途中,突遇赦东归,由愁而转乐。乾元二年春经江陵来到岳阳,在此写有《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表达了被赦后的喜悦心情: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诗人写诗,逻辑思维敏捷而规整。前两联从不同的方位来描绘。一句写南面,岳阳一词是指天岳山(即幕阜山)之阳包括平江、汨罗地;二句写西面,指大江从四川而来。三句写北面,大雁在春末带着诗人的愁苦向寒地飞去;四句写美好的月亮从东面五龙山的缺口里升上来,月就像马口里衔的一坨铁,东西南北都写到了。诗尾的“舞袖回”是指诗人在楼上酒醉后的袖舞,说明喜悦到了不可自制的程度。还有一首《陪族叔刑部待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也表达了同样愉快的心境: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到了中秋的夜晚,无烟的南湖太美丽了。怎么能够上天去呢?且就赊来珍贵而明媚的月色,到白云边去买酒畅饮吧。诗人驰骋天际的喜悦而豪放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读李白的诗,知道其歌行完全打破了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达到了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诗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富有浪漫主义精神,可说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