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四射
来源:
-->
青山拥城翠,碧水绕城流,通衢花似锦,绿风戏重楼。岳阳,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有旅游资源590多处;旅游资源品位高,有1处联合国保护湿地和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7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旅游资源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传统观光旅游产品品味高,交通条件便捷……“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强领导下,旅游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发展业态不断丰富,接待国内外旅游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由2011年的1191.8万人次、123.7亿元飙升至2015年的2855万人次,333亿元;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由7家发展到21家,其中5A级1家,4A级6家;星级旅游饭店由31家增加到46家,旅行社由26家增至49家,注册导游370人拓展到650人,旅游运输车队2家到4家,营运车辆由120台到480台,乡村旅游区(点)已达126家,基本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临近岁末,回眸2015年,岳阳旅游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极三宜”的战略发展目标,宜游江湖名城建设惊喜不断,好戏连台:截至目前,全年新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2家,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3家,岳阳楼—君山岛景区被评为国家文明单位,成功举办央视“乡约”栏目走进君山岛和友城结好30周年等活动,从2013年春节推出“背《岳阳楼记》领免费门票”活动以来,有近3万人完整地背诵了《岳阳楼记》,并获得了登岳阳楼的门票,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85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3亿元,位居全省第3位,基本形成了区域性旅游目的地。
顶层设计
“四篇文章”绘就宜游江湖名城蓝图
今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市委六届十一次会议提出了“建设要素齐备、服务优良、人气兴旺、独具魅力、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目的地”宜游江湖名城发展目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国家旅游局汇报,多次调研旅游,全力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深入码头、景区进行调研,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多次听取旅游工作情况汇报,明确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
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文件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市旅游外事侨务办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着力做好“四篇”文章:围绕要素齐备,绘就宜游江湖蓝图;围绕服务优良,优化宜游江湖名城环境;围绕人气兴旺,完善宜游江湖名城体系;围绕独具魅力,激活宜游江湖名城动力。进一步深化旅游改革,强力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一批旅游休闲项目:出台《岳阳楼—君山岛景区激励机制》,探索旅游经营权、管理权、所有权分离模式,推出《君山岛、芦苇荡、君山野生荷花世界景区经营权整体转让建议方案》;积极服务洞庭湖博览园、环南湖“13118”工程、屈子文化园、天岳幕阜山国际度假旅游区等重点项目,推荐12个项目进入全市“621”行动“双百”工程,推进顺天洋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3517文旅新城等4个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推动积极寻求省旅游局、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的支持,推动旅游公厕、旅游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招商引资签订幕阜山、万垅、龙山等旅游开发项目7个,投资总额达63亿元。亚马逊水上乐园于6月13日营运,相思山景区实景剧演出于8月20日正式推向市场和富尔康文化生态园3A级景区创建,填补了我市水上游乐项目、实景剧演出和专项旅游景区的空白。今年,共推进旅游项目47个,投资127.7亿元。
壮大产业
市场营销激活宜游江湖名城动力
今年来,我市加快宜游江湖名城建设,把旅游产业作为我市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来抓,全力推进旅游业发展,重点抓好营销宣传,巩固武汉城市群市场,扩大长株潭城市群、江西、湘西北市场,开拓华北市场,全年共参与和举办协助各类旅游营销活动17场次。
年初开始,我市旅游主管部门就组织旅游行业80人在武汉、长沙举办旅游推介会,签订旅游合作协议210份,与九江、咸宁、宜昌、荆州、荆门、常德建立区域联盟,实现区域互动,达到客源互流、信息互通、互惠双赢的目标,以京广高铁、长江沿岸、洞庭沿湖为主线,参加大湘东旅游经济带,参加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参加“港洽周”等旅游活动;通过成功举办5·19中国旅游日活动、汨罗江国际龙舟节、“天下江湖、畅游岳阳”启动仪式并推出系列活动、湖南旅游节岳阳分会场、中央电视台《乡约》栏目走进君山爱情岛、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协办黄茶节、观鸟节,以及邀请知名专家教授高峰论坛,招徕客源、激活人气、兴旺市场;在华北市场、华东市场、华南市场及华中市场推出了江湖名城游、生态休闲游、洞庭风光游、民俗风情游、红色故里游、森林度假游、湘楚文化游、美丽乡村游及主题游线路13条、日程游线路9条,分别在岳阳客源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游客集散中心、旅行社、媒体推介,将5万份《精品线路指南》送到车站、码头、宾馆、景点及咨询中心;在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宣传推介岳阳12次,开辟“宜游岳阳”专栏发表文章137篇,报道290多条,邀请境内外50多家媒体来岳阳采风踩线,在高速高铁做了户外广告21块,旅游网络全新改版升级,做到了网上营销和网上预订,提升了岳阳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全线发力
特色旅游完善宜游江湖名城体系
连绵的秋雨阻隔不了八方游客畅游江湖名城的热情,尽管“十一”黄金周后几天天公不作美,但是仍有近400万游客纷至沓来领略醉人的洞庭美景,10月1日—7日,我市共接待游客372.64万人次,同比增长23.08%,实现旅游总收入
16.93亿元,同比增长28.55%,分别超过全省平均增幅12.5和20.57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2位。
今年国庆黄金周,龙头景区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岳阳楼—君山岛景区持续举办的背《岳阳楼记》免门票活动,并增加背诵旅游文明用语免门票活动,10月2-3日,有3300多人在5分钟内完整背下368字《岳阳楼记》,并背诵相关旅游文明用语,免票游景区;欢乐祈福游再度繁荣,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活动。圣安寺景区、东山古寺景区、五尖山景区、大云山景区、南泉寺景区推出以“祈福”为主题的特色旅游项目和优惠活动,吸引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到此祈福;红色游人气旺盛,平江起义纪念馆景区、任弼时故居景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景区、每处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品读红色史诗,缅怀革命先烈”。为游客提供了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生态游反响热烈。我市绿色生态旅游以其纯净的空气、绿色的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五尖山、幕阜山、福寿山推出系列活动,提供了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好机会;乡村游持续火爆,感受乡村气息,体验农家生活,一直是我市的旅游热点,生态垂钓,采摘篱园,养生休闲等趣味活动使游客畅游其间,虹宇生态园、“上山下乡”、鸟语林、华容人家等乡村旅游点车水马龙、宾客盈门,让游客体验我市新农村生活,感受新农村建设成果,尽享回归自然的乐趣。
与此同时,岳阳楼景区举办长乐故事会、九龙舞比赛、巴陵戏剧目演出,平江旅游异军突起,纯溪小镇、亚马逊水上乐园人流如织,石牛寨景区140米玻璃栈道竣工营运,受到国内外游客热捧,相思山景区推出了大型实景剧演出,湘阴推出了螃蟹周饮食文化活动都成为旅客瞩目的焦点,受政策、天气各种宜行因素影响,自驾游呈现井喷式增长。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络绎不绝,集聚岳阳,各地自驾车川流不息纷纷涌入,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客人、重复游客人继续增多……
北枕万里长江,南纳三湘四水,怀抱浩瀚洞庭,岳阳是一座人文与生态相融的魅力城市,优越的区位交通、秀美的山水生态、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和谐集结。作为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两个改革试验区之间的唯一接点城市,岳阳正在按照湖南省委、省政府要求,奋力建设“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展望“十三五”,岳阳旅游将强化大旅游概念,做旺旅游经济,把旅游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来抓,用市场手段办好节会活动,提升人气指数,积极构建古城(村)旅游、江湖旅游、山岳旅游等板块,推动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智慧旅游、乡村旅游、银发旅游和休闲旅游,打响“游山玩水登楼逛古城”岳阳旅游新品牌,我们踌躇满志,信心满满。
文
/本报记者
刘
革
通讯员
王治勇
图
/汤志坚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