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窗前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来源:

-->

十八岁迎接高考的一个晚自习里,在翘课去看电影还是做数学题的纠结里,无意坐到了一个靠窗的座位上,心中翻滚的挣扎被窗外馥郁悠远的七里香花香疏解,纸张上的抛物线瞬间变得优雅迷人。好多数学题被刷完,应归于花香,我想。

在晨读背诵古文时,背到《项脊轩志》的“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我突然觉得发明窗户的人应该被感谢,也顿时明白若没有窗户,七里香花香也定然不能被我闻到。发现窗户妙处的我,从此,喜欢坐窗前。

通过一扇扇小小的窗户,我看见了白云悠悠飘,雨脚卜落卜落跳,鲜花妍妍开,远山淡远;我看见了嬉笑的孩童,沉醉在自我世界中的青年人,左右手提着东西匆匆赶路的中年人,悠闲从容银发飘飘的老年人;我看见了篮球场里的厮杀,稻田里劳作的身影,道着家长里短相伴去河边浣衣的妇女;我看见了入世人们的忙忙碌碌,出世人们的安安静静……

能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小窗里有大世界。

果真,在走走停停的观光里,我领略了这个“大世界”的魅力。

当我流连在苏州园林里,一一欣赏了空窗、半窗、长窗、纱窗、合窗、横风窗、漏窗等各种类型的花窗,由衷叹服建筑师们以窗为审美中介,将内与外、人与物、情与景联结起来的匠心时,排山倒海的欣喜汹涌于我的心海:妙哉,美哉,斯窗!

花窗饱满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悠悠哲思,其中的空窗与漏窗更是别有雅意。我站的角度不同,花窗外风物不断变迁,画亦不同,别有趣味,我就在屋内安享美景,漏窗的作用妙在既能单窗自成一景,又能数窗形成组景,更能因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增加景致的深度。

我渐渐认识到,窗是建筑的眼睛和肺。因为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同时也让人透过窗户看到建筑的内心与精神,它还承载了建筑的呼吸。透过窗,我们可以真真切切听到建筑师们与景与物与人的对话。

果真,在读读写写的时光里,我更领略了这个“大世界”的魅力。

譬如,读肖复兴《窗前的母亲》,“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我领略到,可以将叮嘱从窗中漏将出去,可以挥着送别或迎归的手势默契窗前,可以任等待的亲爱灯光透窗而出,总之,窗这个舞台可以将亲情诗意展露。难怪在宋词中,词人常常以窗代家,通过对窗的留恋来表达对家的思念。

譬如,读季羡林的《自己的花儿是给别人看的》,知道了“德国人的窗户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知道了他们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领略到,小小窗儿竟能透视一个民族的境界。

譬如,读到唐朝诗人裴迪《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乔柯门里自成阴,散发窗中曾不簪。逍遥且喜从吾事,荣宠从来非我心。”我领略到,小小窗儿下是可以藏身的,是可以安心做自己的。就像《刺猬的优雅》里的米歇尔夫人一样。

如果窗里窗外都能一样那就是圆满人生了。因此,好喜欢林青霞的散文集名字《窗里窗外》。可是又有几人能享有窗里窗外一致的生活呢?

就像米歇尔夫人,在窗外,她只得装笨、扮丑,小心翼翼维护一个门房的形象;在窗里,她藏身于满屋的书籍中,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有着优雅的灵魂。

窗外的另一个世界或许就是给我们精神能量的另一双眼睛与另一叶肺。领略了“大世界”魅力的我,从此,爱在窗前耽溺。

我在我家餐厅一面墙上挂了个白色的田园假窗户壁挂,窗户和栅栏是一体的,窗框内有两横一竖三根棂条形成的六个窗格子,百页窗扇朝房里开,我在窗格子底里配了个与窗框大小相当的镜子,栅栏里放满了粉红色玫瑰。我的厨房约10平米,窗户较大,窗台上摆有茶花、桂花各一盆,每顿饭菜都是在我低头侍弄饭菜,抬头望窗外的俯仰间完成的。 我的心里洞开了一扇窗户,窗外,有我的独特世界。我在敬谨真诚地活着。

范练娥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