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不同人群最佳补钙策略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药店补钙产品琳琅满目,专家支招——

不同人群最佳补钙策略

来源:

-->

随着市民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补钙来促进身体健壮。不论是正在成长的孩子,处于更年期的女性,还是年过六旬的老人,似乎人人都有缺钙迹象。然而,面对药店里摆放的各种液体钙、XX高钙片,一些市民也犯愁,到底选择哪种好呢?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补钙的误区,并就不同人群如何正确补钙提出了建议。

现状

遇见状况都以为是缺钙

自从今年2月份升级为妈妈后,林女士一直沉浸在幸福当中。然而,幸福的林女士最近却很烦。原来林女士的小宝宝7个月了,头发长得黑黑的,圆头圆脸,一看就是个美人胚子,就是最近她发现孩子后脑勺头发掉了一圈,特别显眼,像孙悟空头上的“金箍”。林女士说:“不知道女儿得了什么怪病,家里人都急死了。”

林女士还告诉记者,在她住的小区里面,不少抱在怀里的宝宝都顶着这个怪圈,有人告诉她说宝宝缺钙了,吃点钙片就好,但是林女士觉得小孩太小,不敢随便乱补。

市妇幼保健院的儿科门诊,几乎每天都能遇见家长询问缺钙的问题。孩子囟门未闭合,这是不是缺钙?孩子胸部有点前凸,这又是不是缺钙?孩子最近没怎么长个子,孩子走路比别人晚一个月……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家长们似乎都归之于一个原因:孩子是不是缺钙了?

稍微仔细一点的家长,或许还会带孩子来门诊咨询检查一下,而更多的家长可能直接给孩子买点相关的口服液、营养补充剂。

调查

药店补钙产品琳琅满目

在南湖大道一家药店内,出售补钙产品的柜台里,各式补钙产品琳琅满目。一名年轻妈妈走进药店,在柜台前徘徊了好一会儿,在导购员的介绍下,她还是一脸茫然,“现在的小孩都在补钙,不知道给我们家孩子买哪种。”她无奈地说道,最后,她买了一瓶国外进口的牛乳钙,但临走前,她仍表示不清楚怎么挑选适合的补钙产品。

记者随即又走访了几家药店和超市,发现大多前来购买补钙产品的市民都不清楚到底该如何选择,大多是在导购员的推介下购买补钙产品。还有一些市民带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只选品牌,而没有意识到产品的成分是否适合自己或家人的身体需求。

在巴陵中路一家超市的药店里,多年从事药品销售的张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市民补钙确实比以前多很多,但是,在购买补钙产品时大多不清楚产品的功能和自己的需求。事实上,补钙产品是有药品和保健品之分的。“像我们店里的牛乳钙和液体钙都属于保健品,自己就可以购买。而像碳酸钙就属于药品了,不能随便买来吃,需按医嘱购买。”她说,药品的“有关”成分含量高,是有一定副作用的,而保健品的有效成分含量低,无法满足严重缺钙者的需求。

专家

不同人群如何补钙

针对市民盲目购买补钙产品的情况,记者采访了市妇幼保健院营养专家罗滔。他告诉记者,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补钙的,在需要补钙的人群中,如婴儿、儿童、孕妇、老人,他们的钙需要量和补钙方法是也不同的。

女性三个阶段注意补钙:28岁以后,骨钙每年以0.1-0.5%的速度减少,到60岁时竟会有50%的骨钙减少,此时易出现骨质疏松症。另外,在女性的一生当中,孕妇、乳母或更年期前后容易发生缺钙的情况,特别是更年期妇女,体内雌性激素陡然下降,造成钙的大量流失,膳食中的钙不能满足需要时,应该补钙。需要提醒的是,女性对于钙的需要量略高于男性,应达到每天1000毫克。

儿童补钙,重点不在剂型:很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补钙产品时还在纠结剂型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强调过,剂型对钙剂的吸收影响不大。给孩子补钙之前建议咨询医生的意见,饮食调理无法纠正的情况下再服用钙剂。建议碳酸钙,副作用小、吸收率高,可以达到40%。关键的吸收问题,补得再多,要补充维生素D,比如鱼肝油,多晒太阳也会帮助钙的吸收。另外,胃肠道系统的不完善,会减少钙的吸收,可以在补钙的同时补充一些肠道有益菌。

老人喝骨汤不如喝牛奶。如果绝经妇女和老年人出现以下症状,就要当心缺钙了:出现老年性皮肤痒;脚后跟疼,腰椎、颈椎疼痛;牙齿松动、脱落;明显的驼背、身高变矮;食欲减退、消化道溃疡、便秘;多梦、失眠、烦躁、易怒等。此时应及时检测骨密度,确定是否缺钙。很多老人喜欢喝骨头汤补钙,其实效果有限。一般来说,骨头汤中的钙含量只有牛奶的几十分之一。平均每100克牛奶中含有104毫克钙质,奶酪中钙含量可达鲜牛奶的7~8倍。大豆含钙量也很高,每500克豆浆约含钙120毫克,每150克豆腐含钙高达500毫克。此外,还可以通过吃海带、虾皮及小白菜等蔬菜来补钙。年纪大了还应多到户外运动,多晒太阳。

本报记者

李弈萱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