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抗日骁将周昆失踪之谜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抗日骁将周昆失踪之谜

来源:

-->

王幼飞

在开国将帅授衔的行列中没有他,在党政高干名册里没有他,在叛变投敌的名单中没有他,在殉难牺牲的烈士名录里也没有他。然而,在中国革命最艰苦的岁月,在工农红军和后来改编为八路军的高层领导序列里,他赫然在列,他就是周昆。

周昆曾经是一位智勇双全的革命骁将,在过去的数十年,有关他的历史却信息寥寥,支离破碎。在平江县财政局工作的周仁杰,体察祖母和父辈们对周昆的苦觅与思念,特别留意搜觅有关伯父周昆的信息。近年,他结合编写族谱《平江周氏通鉴》,有机会多方走访,大量接触知情人,了解到不少伯父的情况,并将收集的资料,在网上建立“周昆纪念馆”,寄托那永远不能忘却的缅怀与哀思。在与周仁杰同志约谈中,他介绍的许多情况,使我们能将周昆的身世碎片串连起来,为还原历史的周昆勾划出比较清晰的轮廓。

投身革命

秋收起义上井冈

周昆,原名周绪昆,1902年出生在平江思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幼时因母亲病故,家贫欠债,其父将周昆过继给族亲秀才周用彬作养子。继父视周昆如己出,悉心对他进行私塾教育。继父的胞弟周丽彬曾在长沙一师附小任教,与毛泽东结识,思想开明,同情劳苦之人,1919年回平江出任平江县立师范学校校长,兴办新式教育。周昆被继父送到县立师范学校读书,师范学校毕业后,又被送到县城西街黄氏姑表兄弟开设的大商行当学徒。

据平江县人社局退休干部翁应生介绍,他堂兄翁怎得当年在黄老板“荣庆斋”商行中当学徒,曾听商行人讲,周昆年少聪明好学,做事勤快,很得老板喜欢。他们晚上收工后,最喜欢到大西门去看皮影戏、花灯戏。周昆记性好,看戏后对那些“隋唐”、“三国”戏本中的人物故事熟记于心,有些段子还能唱出来,常在雨雪天夜晚不能出门,就听周昆讲薛仁贵、薛丁山,讲诸葛亮与赤壁大战,学唱花灯戏、皮影戏。这为周昆后来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参谋指挥、调兵遣将、智勇破敌,起到了军事知识的启蒙教育作用。

那时,周昆的舅爷凌容众是平江著名开明绅士,创办了启明女校,支持革命进步活动,接纳余贲民等到校做工。余贲民是毛泽东1922年介绍平江最早入党的革命骨干之一。1923年陈弗章与余贲民等在启明女校建立平江第一个党支部。周昆和同在店中干活的堂叔周胜德,常到舅爷家和启明女校去,结识了余贲民。受到余贲民的启发影响,周昆思想倾向进步。1923年余贲民发展周昆、周胜德参加秘密革命活动,安排周昆以唱皮影戏为掩护,到县城东南乡村秘密发动山区造纸工人和农民一起开展革命斗争。周昆在革命斗争中表现得勇敢机智,多次出色地完成交给的工作任务。

1926年国共合作中,余贲民从广州农讲所学习回到平江,被党组织派进县团防局当局长,伺机掌握武装。“马日事变”后,平江县委决定将团防局与农民自卫队、工人纠察队合编为平江工农义勇队,由余贲民任工农义勇队队长。因周昆有文化,又有周家亲戚凌容众和黄老板等特殊关系作掩护,余贲民吸收周昆、周胜德加入工农义勇队,任命周昆当班长。

1927年7月,余贲民遵照中共湖南省委指示,率领平江工农义勇队赴长寿街与苏先骏率领的浏阳工农义勇队汇合,赶去江西参加南昌起义,途中得知起义部队已经南撤,只得率部返回平修边界。经修水山口会议整编,平、浏义勇队与平江人余洒度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整编成江西省防军第一师,由余洒度任师长,余贲民任副师长,下辖四个团。平江工农义勇队被分别编入第一、第三团,周昆、周胜德等被编入第三团,驻铜鼓。

1927年9月初,第一师得到上级指示:策应参加中央特派员毛泽东来湘赣边发动秋收起义,配合安源等地工农武装,进攻长沙。

周昆的堂叔周胜德是湘江战役中负伤逃回老家的离散老红军。据他回忆,1927年中秋时节,时任班长的周昆和周胜德等,在第三团驻地铜鼓近郊警戒,截到一个年轻人,他说姓毛,来找团长,自称证件在遭遇民团追捕时丢失。士兵都不认识他,周昆等盘查一番,只好将他押送到团部。团部有人认出他就是来领导发动秋收起义的中央特派员、前委书记毛泽东。团长苏先骏批评周昆有眼不识泰山,毛泽东却表扬周昆警惕性高。这是周昆他们首次见到毛泽东。随后,毛泽东在铜鼓领导发动秋收起义,指挥第三团攻打浏阳白沙镇,旗开得胜。周昆在战斗中表现得勇敢机智,非常突出,引起毛泽东注意。在行军中,毛泽东还察觉周昆的背包鼓鼓的,经询问得知周昆背包里藏有几本书,毛大喜,常借阅,并与周昆交谈相熟。

秋收起义队伍在浏阳文家市会师后,毛泽东根据当时敌我力量对比情况分析,作出放弃进攻长沙,转向湘赣罗霄山脉进军的决策,原警卫团有部分官兵不同意向山区进军,争论很激烈。周昆等平江工农义勇队许多官兵拥护毛泽东进军湘赣山区、保存实力的主张,坚决支持毛泽东意见。周昆积极主动做那些“只想进城,不想进山”的人思想工作,终使大多数军心稳定,同意转向湘赣罗霄山脉。周昆受到毛泽东的称赞,不久便批准吸收他入党,到后来“三湾整编”时,周昆已经是党员骨干了。

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队伍上井冈山,与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会师,成立工农红军第四军。周昆先后任红四军第31团第七连连长,第二纵队支队长、纵队长,参与保卫井冈山和攻打遂州、宁冈、酃县、永新等一系列战斗。1930年周昆任红十二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攻打南昌牛行车站、吉安等战斗,都取得重大胜利。周昆喜动脑爱思考,常在战前征求意见,战后总结教训,并且常向朱德军长等汇报看法,深受朱军长好评。正是在这许多艰苦战斗中,朱德在军情紧急时下达作战命令,常特意将周绪昆的名字简写为周昆,此后他就改名为周昆。

保卫苏区

智勇双全建奇功

1930年10月,周昆任红十二军第34师师长,率部参加第一次反“围剿”,与红军第64师粟裕师长协同作战,活捉了敌前线总指挥张辉瓒,参与指挥围歼谭道源部都取得重大胜利,得到毛泽东等红军首长的表扬,毛并还赋诗纪念战斗胜利:“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战后周昆晋升为红军主力红四军第11师师长。在此期间他不顾个人安危,坚决反对以抓AB团名义错杀红军将士,他冒着危险营救了许多革命战友,为革命保存了骨干力量。周昆后来又任红四军参谋长,开始与林彪军长搭档,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战斗胜利,屡建奇功。周昆率领的部队敢打敢拼,战斗力强,与当时在中央苏区红四军的王良、陈光被并称为对敌作战的“三挺重机枪”。1932年夏,王良军长在闽赣边界指挥作战时牺牲,周昆勇敢担当,果断指挥,率部歼灭顽敌。周昆智勇双全的军事指挥作战才能受到了朱德、毛泽东等红军领导的充分肯定。毛泽东亲自到会昌罗田圩召开王良军长追悼大会,并宣布周昆接任红四军军长。在红军不停的改编中,周昆后来又担任过红一军团第十师师长、第三师师长,闽赣军区第21师师长,还任过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校长。

1934年夏秋,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由于洋顾问李德专横独断的瞎指挥,造成部队伤亡重大,周昆不顾个人安危,严词批评李德的错误战略战术。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周昆仍率部在广昌战役中英勇顽强地多次击溃敌人的疯狂进攻,保存了红军有生力量。周昆参加保卫井冈山、开辟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和历次反“围剿”的战斗,多次负伤,坚持指挥作战,为保卫红色苏区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4年9月下旬,中革军委以扩红和地方武装为主力改编组建红21师、红23师,两师各辖3个团。随后又将两师组成红八军团,周昆任军团长,政委黄甦,参谋长张云逸、毕占云(后),刘少奇任中革军委驻红八军团党代表,罗荣桓任政治部主任。军团领导虽然都是久经枪林弹雨,富有军事斗争经验,但基层指战员多是从地方武装和红军学校的学员中分来,兵员大多的是扩红来的工人农民,没经严格的军事训练,除红21师的61、62两个团富有战斗力外,大多没有经实战锻炼。将这样一个刚创建的军团交给周昆,也足见中央领导层对周昆政治上的信任和军事能力的认可。

1933年和1934年,中华苏维埃中革军委于“八一”建军节时颁发红星奖章,表彰有特殊功勋的红军指战员。周昆连续两年荣获红星奖章。全军共有90位红军指战员获奖。红星奖章分为一、二、三级,湘籍将领中获得一级红星奖章仅有彭德怀一人,周昆、何长工、肖克获得二级红星奖章,建国后授予上将的王震、苏振华、杨勇等荣获的是三级红星奖章。周昆还在193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

率部长征

血战湘江遭厄运

1934年10月,红八军团刚仓促成立20多天,就奉命长征。中央命令红八军团担负中央纵队的右翼掩护。周昆和军团领导人团结一股劲,率领这10920人的部队,历经1个多月,连续奋战,突破敌军三道封锁线后,于11月下旬抵道县。

此时,国民党军先后调集中央军8个师、湘军7个师、粤军6个师、桂军5个师共30余万人,凭借湘江天险设下第四道封锁线,围堵红军。为打乱敌人部署,调动敌军,中央命令以红军一部分兵力进攻永明。随后侦知为保桂林,桂军包围兵力南调,从兴安至全州一线空虚。中央决定命令红军各部立即向全州进军,抢渡湘江。

周昆11月25日接到命令,率领红八军团急速西进,由右翼变成了左翼。傍晚,又接到协同红9军团攻占永明的命令,红八军团26日迅速攻占永明。27日又奉命攻击灌阳,攻击受阻,展开激战。28日凌晨,周昆部又接到命令,要求红八军团务必29日中午到达灌阳水车,30日渡过湘江。只有两天多时间,要突进120多公里,途中要翻越大山,突破阻敌重重的险道隘关,加之部队已日夜奔战,极度饥饿疲困,伤亡不断,按时渡江将十分艰难。

周昆与军团领导紧急磋商后,坚决执行总部命令,带领部队边破阻敌边打追兵,翻山越岭,强行军一天一夜,29日抵达雷口关,当夜到达水车。在水车与红五军团第34师会师时,才知他们与红34师是最后还没有过江的部队。他们与总部已失去联系,这时,红34师转来中央急电:必争24小时内过江,否则有被敌截断危险。30日凌晨,周昆命令部队不惜一切代价,直插湘江。

前有桂军阻堵,后有中央军、湘军尾追,红八军团在前后夹击中突击前进,30日午后抵达湘江凤凰嘴江段。正当周昆指挥部队奋勇抢渡湘江时,追兵赶至,突然岸边杨梅岭又枪声大作,警戒部队遭遇桂军突袭,渡江部队危急。周昆叮嘱其他军团领导指挥抢渡,自己带军团侦察连冲上杨梅山,激战桂军,将其击溃,为警戒部队解围。

午夜,桂军两个师从四面包围上来,红八军团已陷入重围。周昆指挥部队拼死杀开一条血路,向凤凰嘴渡口突围转移。当他们冲到凤凰嘴渡口,才知前面部队刚过江而炸断了浮桥。追来的敌军,朝聚集在河边、江滩和河中的最后一支红军部队猛烈扫射,飞机狂轰滥炸。周昆一边指挥后卫队伍血战阻击,一边督促队伍冒着炮火弹雨涉水渡江。刚突围出来又受到多路敌人袭击的红八军团官兵不断牺牲,尸体遍野,江水血红。湘江凤凰嘴渡口成为了红八军团惨烈的最后一战。

湘江血战,红八军团损伤最为惨重,渡江追上中央红军会合的只有1200多人,周昆自身也伤痕累累。面对牺牲的战友,周昆抑制不住悲愤,直言斥责李德指挥无能。专横跋扈的李德恼羞成怒,反将红八军团损失归罪于周昆,对其拘押审查,要下毒手,幸被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极力劝阻,才幸免于难。

据参加湘江战役的老红军回忆,抢渡湘江的惨重损失本可避免,但李德等指挥犹豫不决,加上中央纵队行动迟缓,耽误了整3天时间,造成了红军刚到湘江一线,敌军的包围又在合拢。整个中央红军经过前三道封锁线,由出发时的8.6万人减至6万多人,减员多为伤病掉队、逃跑。过湘江减员3万余人,多是战死阵亡。此后,中革军委将红八军团余部并入红三军团、红五军团,将红八军团周昆、刘少奇等调回军委总部工作。遵义会议后,周昆被任命为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协助周恩来指挥中央红军主力部队与敌作战。

周昆性情刚直,敢于发表意见。在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周昆坚定支持中央红军北上,明确大胆表达反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受到中央红军领导的肯定。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调整为23 人,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张国焘为副主席,周昆为中革军委委员之一。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周昆曾任中央教导师师长、庆阳步兵学校校长、红军学校校长、红军大学校务部部长、抗日大学第二分校教育长等职。1936年2月,中央军委任命周昆为西北抗日红军大学校长。在办学过程中,周昆将在指挥作战中摸索总结出的实战经验,给学员讲授、示范。周昆还被委任以毛泽东任教委主席的中国抗大教育委员会委员,为我党我军培养大批军政人才作出了贡献。

挥师东渡

抗击日寇扬国威

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国民政府将红军编制压缩为115师、120师、129师3个师,红军高级将领都被降级任命。115师由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15军团和陕北红军第74师编成,下辖343旅、344旅,另有独立团、教导大队、骑兵营、炮兵营、辎重营等,全师约15400多人,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周昆任参谋长,罗荣桓任政训处主任。

周昆智勇双全,担任参谋长参与指挥的许多战斗中,从安排侦察敌情、制定作战计划、下达命令到协调调度、组织攻击,都亲力亲为,部署得当,充分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在长期的实战中,他最擅长的战法是在敌强我弱的战役中,能因势利导争取在局部战斗中快速形成相对优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敌实施分割围歼,往往使敌方正规军精锐部队都难以形成整体作战能力,从而使敌人强大的整体配置攻防能力迅速瓦解,无法逃脱被围歼的命运。他的实战经验与林彪的短促突击“三猛”战术相结合,达到了相得益彰、克敌制胜的最佳效果。115师东渡黄河的几次战斗旗开得胜,周昆与林彪搭档,发挥参谋辅助作用功不可灭。

1937年9月,为了打击日寇侵略军的嚣张气焰,八路军总部决定在晋西平型关地区对日寇发动攻击。115师以3个团的兵力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25日上午,当日寇精锐部队坂垣师团第21旅进入伏击圈后,115师战士居高临下向日寇发起猛烈攻击,日寇遭此突然袭击仍临危不乱,负隅顽抗。在前线指挥的周昆眼见日军依凭优良武器,迅速以战车作掩体展开防卫的顽抗阵势,立即与林彪商量,决定采取分割围歼日寇,及时下达命令。八路军以猛虎下山之势,将在山沟里的日军一字长蛇阵分段切割,使日军顽抗战斗力迅速下降。八路军奋勇激战,进行围歼,大获全胜,取得了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平型关大捷,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毛泽东称赞115师“为中国人民打了一个争气仗”,蒋介石也给八路军发来嘉奖令。

2014年11月18日,长沙干休所百岁老红军张生荣,特约周仁杰去长谈。张老解放后曾任岳阳县兵役局长,曾在红军部队当号兵,在一次负伤后,被调到周昆身边当勤务兵。他深情回忆起首长,说周昆爱护士兵,喜欢与战友打牙祭。长征刚结束,有一次周昆就带人上山打猎,打下野物搞回来改善伙食。当时红军弹药极度缺乏,因为非战斗消耗了子弹,还受到总部的批评。周昆与林彪关系很好。从任红四军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到八路军115 师参谋长,两个配合默契,相互信任。每逢大战前,常看到周昆与林彪或并排躺在床上,或并肩坐在长凳子上,长时间看地图,分析敌我态势,研究战略战术,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在林彪指挥许多战役中,周昆在参谋工作上是非常得力的。林彪被誉为“常胜将军”,就是前有周昆,后有刘亚楼(解放战争任东北野战军、四野参谋长,建国后首任空军司令员、上将)这样得力的参谋长。

骁将失踪

一代功臣留遗憾

周昆,是参加秋收起义首批上井冈山的老红军干部,是中央军委委员之一。建国后授予元帅的林彪、聂荣臻、罗荣桓,都是他的同僚,后来授予开国大将的如115师第344旅正副旅长徐海东、黄克诚等都曾是部属。

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武汉召开全国师以上参谋长联席会议。八路军总部派出彭雪枫、周昆等8人参加。随后,国民政府授予中共部队高级将领31人的军衔。其中,上将为朱德1人,中将是周恩来、彭德怀、叶挺等10人,少将是聂荣臻、周昆、徐海东等20人。周昆是在抗战时期岳阳全市老红军中唯一被国民政府授予少将军衔的将领。

115师是由中央红军改编而来,抗战时期出任115师参谋长,足见周昆革命资格之老,军事能力之强。党中央对其十分器重,如果不是后来发生的失踪事件,周昆完全可能跻身开国大将行列。

据《彭德怀全传》记载:1938年春,彭德怀从汉口返八路军总部,途经临汾,值八路军115师参谋长周昆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的参谋长会议回来。在向彭德怀报告会议情况后,周昆发起牢骚来:“我到办事处要几个零用,才给了我两块钱!人家的参谋长坐的是小汽车,住的是小公馆,下的是小馆子。咱们光打鬼子,身上连个小钱也没有!”“胡说!”彭德怀大吼一声,“那是国民党,你是共产党!”“要碰上我,一个铜板也不给你!”周昆还不住嘴:“这次孔祥熙给了3万银洋,叫我带回做慰劳费,说115师保卫了他的家乡,人家可大方!……”“无耻!”彭德怀拍桌痛骂周昆一顿。

彭总的批评,激起周昆内心何种思考,不得而知,不料却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据115师作战科长王秉璋将军的回忆介绍,1938年2月间,参谋长周昆到第二战区司令部开会,领取了国民党发给115师的6万元军费。会后,周昆将一个大信封交给警卫员,说:“这是重要文件,你马上回去交给王科长。”警卫员将大信封交回后,王秉璋打开一看,根本不是什么文件,而是3万元钱。

周昆从去参加战区司令部开会,再也没有回来,从此不见踪影了。

周昆的失踪,对平型关大捷后威望飙升的林彪,打击非常之大。林彪性格内敛,内心痛苦,却无处发泄。有一天,林彪身披缴获的日本黄呢军大衣,骑着日本大白马出去散心,途中进入晋绥军防区,执勤士兵误以为是日本军官,开枪射击,击中林彪,洞穿右肺。林彪立即被送回延安治疗,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后又转到苏联治疗。

周昆失踪后,一一五师参谋长一职长期空缺。1938年3月,八路军总部任命王秉璋为参谋处长,负责司令部的参谋工作。王秉璋建国后任空军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将。

周昆到那里去了?据王秉璋将军回忆,周昆失踪“一直是个谜。”“说他贪财吧,只拐走了一半经费,事情没有做绝;说他是蜕化变质吧,却没有叛变。解放后,组织上对周昆进行过调查,调查之后证实他没有参加过任何反革命组织,也没有任何反革命行为。”

笔者根据各种传说,简作分析:

一,周昆是否投敌?据平江县去台国民党老兵传言,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在一次与平江籍士人交谈中,问到周昆。由于蒋在武汉召开抗战军事会议曾见过周昆,颇有印象。蒋感叹道:“周昆勇可比马超(三国蜀汉五虎大将之一),智可比马云(明初著名将领),可惜不为我用!”此说证明周昆离队后没有投入蒋介石集团。

二,是否回了老家?1949年夏,林彪率四野大军南下到达平江,曾派人去周昆老家打听周昆下落,回复是:周昆老娘说,绪昆从当红军出去后,再也冒得音信,不知是死是活?祖住老屋都被国民党清乡队、挨户团烧毁,家人到处逃难,不得安生。在天岳书院做事的钟姓工友给林彪住房里送煤油灯时,亲见林彪听后黯然神伤。由此可以说明周昆确实没有潜回老家。

三,传说周昆隐姓埋名经商?抗战胜利后,接着是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经历肃反、土改、三反五反、反右、四清、文革等多次政治运动,若隐姓埋名在国内,一定会被群众挖出来,不会平安隐名下去的。这种传说也不能成立。

四,离队之后被人劫杀?在那个极度战乱的年代,周昆孤身携带3万元巨款离队,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试想,周昆随便走到哪里,就要吃饭,要换装买衣服,要用钱。一用钱就会引起敌特、土匪、歹徒的注意。遭遇到见财生恶意的歹徒,被谋财害命,这是最有可能的。

历史没有如果。周昆如果没有发生后来的失踪事件,以他的革命资历和聪明才智、卓著战功,必定会对革命事业作出新的贡献,其个人历史也会熠熠生辉。曾经光耀灿烂的一代将星就这样陨落了,周昆失踪事件给社会留下诸多的教训,给历史也留下沉重的遗憾。

我们党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今年我们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对于一个在中国革命最艰苦时期投身革命,在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过程中出生入死,立下功勋的抗日少将,不应忘记,应该缅怀他、铭记他。周昆的英名,将永远刻在中国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的历史大册上。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