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办工业荒山生金、滚动开发打造新型城镇
来源:
-->
在刚刚闭幕的弼时镇第十三届人大三次会上、镇长汪望三自豪地说,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弼时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镇域经济良好发展,国地收入全市亚军;全镇上下人心思治,民调步入全市第十;班子团结坚强有力,五大建设遍地生花……
三年前,汨罗市弼时镇政府在财政状况刚刚“脱贫”的情况下,转变发展思维,通过争资争项、大办工业、快速推进飞地工业园的落地生根,对越来越升值的土地采用“滚动式”、“饥饿式”的土地供应方法,大力推进“五大”建设。如今其城镇化蓝图变为了现实,居住环境优化、集镇承载能力增强。全镇中小学的教学条件、教育质量成为岳阳市条件最好的农村中学。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3个承诺”定调发展目标
2012年10月份,弼时镇党委、政府正式换届。这个距离长沙最近的汨罗乡镇,群众见识面广,对政府要求和期望值很高。历年来,当地凡作为不大的班子,常常有被群众“挤兑”的情形。
如何吸取教训?如何成就事业?从镇长岗位上就地提拔的党委书记许波向班子成员提出:将横穿镇区的107国道改道,并由此拉开镇区骨架,既推进城镇化建设、又缓解镇区的交通压力,改善集镇品质;强力落实汨罗市委“招商引资、上争项目、大办工业”的思路,打造亿元产业园,让城镇具有造血功能,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镇区学校建设,让城乡一体、共同发展。
“总的计划需要2亿元”!——镇人大副主席刘专说,镇里的部分负责干部对于新任领导的构想持怀疑态度,甚至认为是天方夜谭!此时镇财政才刚刚从以往1200多万元的负债中恢复元气,以前发不出工资、经常只能靠干部集资搞建设。干部们过怕了这种苦日子。
“不集资一分钱!干部待遇逐年增加!本届党委政府不给后任留一分钱债务!”在全镇镇村干部统一思想的大会上,许波郑重做出“三点承诺”。与会的支部书记既不反对也没人赞成,他们像其他负责干部一样,不愿当面戳穿新书记的美梦。
新班子的宏伟构想在干部群众狐疑的眼光下登场!那是2012年年终,弼时镇的干部和家属们在惴惴不安中过完了新年。
“3大步伐”建成规划蓝图
发展需要钱,而弼时镇最缺的就是钱。
新的一年,许波打上背包搭上了去北京的火车。作为开国元勋任弼时同志的故乡,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从2007年起开始找交通部,许波用不折不饶、用勤劳和朴实,最终拿到了国道绕镇改线工程的立项的批件。
尽管项目资金只有600万元,尚有1600万元的亏空需镇财政弥补。而却从此打开了弼时镇的“发展之门”。
面对资金压力,许波心中有谱。2012年5月,总投资2200万元的镇区段绕镇改线工程正式启动!并于2013年10月竣工通车。
——国道改线后,新老国道之间留下了一个半月形的集中地带,整个面积约1平方公里。这里有土地升值,这里有市场商机!。
按照弼时镇的镇域发展规划,新老线之间将建设三纵五横8条街道,建好拆迁村民安置区和住宅区。同时,通过建设一条红色旅游游路,将弼时纪念馆、任作民故居、序贤小学等连成一线,增加旅游景点。
在集镇规划和建设的鞭炮声中,大办工业也在有条不紊的节奏中推进。
按照汨罗市委市政府确定在国道107线建设相对集中工业小区的要求,弼时镇选址大里塘村和上任村建设工业小区,凭借区位优势、凭借配套的基础设施,2013年,弼时镇的工业土地出让金已达25万元/亩,新引进了18家企业——荒山生金。
如果说“上争项目”为弼时镇掘了第一桶金,工业化的推进、土地生金让弼时镇走向了发展的第二阶段。
2014年底,长沙经开区与弼时镇共建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的飞地工业园,打造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和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基地。按照飞地工业园的产业规划,弼时镇镇区规划面积将达4平方公里,超过先前的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不仅为镇域经济提供了发展后劲,也将为新型城镇化带来了10万常住人口、年均50亿元以上的税收。
记者曾听到这么个说法,即弼时镇的巨大变化完全搭帮飞地工业园。此话显然失之偏颇,要知道,至今,飞地工业园还没有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至今,在本届政府的努力下,弼时镇已建成高标准、管理规范的集贸市场,拥有在乡镇中为数不多的工业小区和商品房小区。镇村水、电、路全面完成升级改造。
据介绍,3年来,弼时镇从教育部、环保部、建设部、财政部、交通部、国家发改委“争资争项”资金达5000万元;通过盘活土地收入,分期推进土地供应,筹集发展资金7000万元;引进18个企业完成约1亿多元资金的建设,加上每年近2000万元的国地两税收入,显然,本届党委提出的城镇化、工业化、新农村、兴学校的“2亿元”建设梦想已超额完成。
如果说全国的房地产经济正走向下坡路,而弼时镇的一个普通市场内的铺面达8000元/㎡,且一售而空;普通商住房价格在1900元/㎡左右,供需两旺。在这里丝毫感受不了房价的秋天。弼时镇政府的发展魄力、工业化推进速度给了当地群众以发展的信心。有效地拉动了农村内需。
弼时镇已步入快速发展的第三阶段!今天,或许很少弼时镇的干部和群众还记起三年前的“3个承诺”。而本届党委政府3年已销赤化债1200万元,而集镇建设、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进入良性循环,在更快的速度中大范围地推进。
“5大建设”遍地开花
弼时镇这才过上“不差钱”的日子!
有了钱干什么?“还不是为了农民、为了农村、为了孩子、为了民生”。许波说。2014年,弼时镇政府将“集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学校建设、工业园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5大建设作为全年工作的抓手,大力推进——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这里可以说是“全国最忙”的乡政府之一,因为负责干部人手有一项大工程。如主管集镇建设的副镇长邹振雄,牵头负责的是投资9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建设、1000万元的集镇提质改造建设和投资700多万元的敬老院建设,像他这样,弼时镇的几十个干部天天忙得不可开交,个个苦于分身乏术。而每到夜晚,这里灯火通明、加班开会是成常态。经常可见到负责干部们下班后,还在操场上、食堂里研究工作。
集镇提质改造正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春节前可全面竣工,两年中,集镇改造包括古典风雨楼走廊建设、临街人行道仿大理石地坪、污水管网铺设、强弱电入地、强电主线增容等,完成投资2000多万元。
城市配套能力增强。一条长达600米的连接新老国道的金沙路商业街路基建设完成了600万元投资,盘活的原供销社和镇政府存量土地上建起了7栋17层商住小区。目前项目一期的铺面、房子基本销售完毕。新完成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5000吨。
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水:全镇水库整险完成投资2000多万,完成了100KM的渠道疏浚;电:基本完成农网改造,新建了110千伏的变电站;路:完成了通村主干路1000万元建设任务;2015年,该镇政府重点引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白沙河整治项目,计划投资3000万元,开年就进场建设。
值得弼时镇中小学老师们引以为自豪的是,这里有他们认为“最关心教育的书记、镇长”。弼时镇也因此连续几年被评为全市督政督学检查的最佳单位。2013年以来,镇财政在中学投资了近2000万元。2014年,镇财政继续在学校建设上持续发力,投资320万元建了两个公立幼儿园、投资120万元为中心小学建了6间教室、投资500万元兴建学生宿舍、投资10公里道路确保学生上学便捷安全。
在镇里的安全检查中,镇干部发现弼时中学一栋三层楼房上只有一个楼梯间,镇财政当即投入22万元新建一个梯级。许波介绍说;投资教育,多少都不为过。投资教育,既是投资镇区发展的未来、投资家长的未来、投资孩子的未来。因此其他民生实事可以缓办,但不能耽误孩子的教育。为此,镇财政不仅在改善教学环境、教师居住环境、教师待遇上不遗余力。政府每年召开4次议教会,严抓教学质量,给优秀教师奖励。弼时中学也因此成为全市教学环境最好、中考成绩年年上台阶的农村中学。
值得全体村民自豪的是,这里的村民以从纯农民的身份中摆脱出来,他们能大摇大摆地点着一扎扎钞票,购买商品房、购买国有出让土地上的安置房,目前有1000多失地农民由经开区负担购买了社保。为了让精神文明建设改善政风、民风,让农民远离陋习、养成城市化、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今年,该镇举行了全镇范围内的羽毛球、篮球赛,举办了书画赛、象棋赛、广场舞大赛。排演了《情满三湘》花鼓戏。目前,镇政府正积极策划春节文艺活动,计划邀请市内书法名家为村民写2000副春联。
汪望三说,党委政府已达成共识,今年,一旦财政状况变得宽松,镇里将建设文化站和文化礼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由政府常年出资免费为孩子们开展写作、英语、舞蹈、体育等特长培训,让大人小孩共享发展成果。
记者
刘克宏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