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太空辣椒
抱全国大奖
来源:
-->
本报讯
(记者
刘志恒
通讯员丁群芳)岳阳县张谷英镇中心学校的师生们种植太空种子竟然“种”出了全国大奖!昨天,从张谷英镇中心学校传来喜讯:该校开展的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太空种子种植活动获全国二等奖。
启梦“天宫”——太空种子种植是2014年“开启天宫的梦想——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普系列活动”的重点活动,也是2014年由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中的拓展活动,活动旨在让中小学生在体验太空种子种植过程中,了解太空育种的有关科学知识和方法,体验科学过程、培养科学兴趣。
2014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主题为:创新在我身边。活动组织中小学生以家庭、学校(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围绕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领域开展调查体验活动。
今年4月份,张谷英镇中心学校收到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育种中心提供的六种太空种子:分别是红皮南瓜、宇番一号番茄、宇番二号番茄、深农一号尖椒、宇椒一号甜椒、烟航优三号黄瓜。
全国科技体验学校——张谷英镇中心学校是我市唯一分得“太空种子”的学校。收到太空种子的那一刻,科技老师袁雪峰、丁群芳、丁艳、刘章时感到压力很大。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他们分组带着学生开始育种、种植,每天都对太空种子的生长情况进行记录。看着太空种子一天天长大、开花、结果,他们感到非常辛苦,但很有价值。学生付芊说:有劳动就有快乐,通过太空种子种植实践活动,我们品尝了太空黄瓜的美味,更增加了知识,收获了喜悦。
有付出就有收获。他们的“太空种子”种植活动在2014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评审中获得二等奖。另外,该校的学生作品《环保健康分层垃圾篓》也在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中获三等奖,学校荣获全国优秀示范单位。
上过太空的种子都叫“太空种子”?
在许多人心目中,只要某粒种子在太空中转了一圈,就是“太空种子”。对此,丁群芳老师表示,“这是一个误区,实际上,种子上天走一遭,受空间环境诱变使其产生变异只是完成‘太空升级’的第一步,真正繁复的工作,是随后进行的地面培育、筛选和验证。搭载回来的种子与地面对照种子享受同等的栽培条件,在光、土、水、肥等方面没有特殊要求,只有这样培育,才能筛选比对出‘搭载种子’的变异情况。”
据了解,搭载回来的种子至少要经过三四代的筛选,然后到多个省份的试验点去试种。试种成功,还要拿到品种审定委员会去审定。“品种委员会还要试种3年,如果3年的表现都超过对照品种,才能够得到审定证书。这时,种子才能叫‘太空种子’,才能合法地推向市场。”“从搭载种子‘晋级’到‘太空种子’,至少要经过4—6年的周期,其中会有大量种子因为不符合期望而被淘汰。”
吃太空种子长成的作物安全吗?
太空育种和转基因育种是不同的。太空育种没有外源基因及其载体的导入,而是通过空间特殊条件引起的染色体的断裂、基因重组重新排列和组合引起形状变异,这与地面的辐射育种和常规育种相类似。辐射育种和常规育种是在生产上大量应用的措施,因此不会产生不良的物质,可以安全食用。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