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要会运动
来源:
-->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然而随着气温的降低,为提高抗寒能力,不少人又燃起了早起运动的兴致,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在户外运动的时间也有所增加,而年轻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似乎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变低。对此,专家称,其实现在体育锻炼的方式有很多,健身中心、跆拳道馆、室内足球等各种各样的室内体育场馆的出现,为人们的健身方式提供了多元化选择的同时,更是冬季解决室外运动太“冻人”的好办法。秋冬季节经常参加健身活动,不仅可以调心养肺、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
入冬后锻炼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在王家河的一家健身会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说健身房常年保持在一个舒适的温度环境,但入冬后来健身的人却明显不如平时多了,“我们是会员制,但不少办了年卡的会员来健身的频率变少了,肯定还是因为冷了,我们还是室内,室外的肯定人更少。”
天冷了就不健身了?常在金鹗山上锻炼的刘爹爹不这么认为。已经退休的他平时就喜欢在山道上慢跑,“又当跑步又当登山。”不过入冬后,老刘不太跑步了,改打了太极拳,“还是要注意点,冬天跑步吸进去的空气都要冷些,估计对心肺还是有影响。”刘爹爹说,以前在金鹗山跑步时会有很多“同道之人”,天气冷了后锻炼的人少多了。“来锻炼的基本都是老人家,年轻人好少。”
27岁的小李一下班就待在家里烤火。“以前我还会和朋友去南湖散下步或者打羽毛球,现在天气这么冷,都不想出门。”
初冬锻炼可提高耐寒能力
市一医院急诊科主任易峰介绍,冬季运动有很多好处。寒冷天气中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使血液循环加速,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提高人们的御寒能力。所以坚持冬季锻炼的人,抗寒能力比一般人增强8~10倍,且锻炼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外进行,不断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人体造血机能发生明显变化,身体对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
此外,冬季进行体育锻炼,接受阳光的照射,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仅能杀死人体皮肤、衣服上的病菌,对人体有消毒作用;还能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尤其对正在长身体的中小学生来说更为重要。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比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身高要高4~8厘米。同时,冬季锻炼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增加大脑氧气的供应量,这对消除大脑长期工作带来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都有积极的作用。
平缓运动防止身体损伤
易峰提醒市民,冬季运动还需把握好度,并非运动越多就越好。运动量不宜过大,“切勿大汗淋漓,以防出汗过多造成元气耗损,因此,每天运动量要适当。”易峰强调,穿得过多,运动之后出了汗,衣服便是湿的,很容易让人受凉引起感冒。易峰提醒,所有人都适合运动,运动对人身体有好处,但要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素质和条件的运动。对于一些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患者,以及身体素质较差的人,冬季运动不宜剧烈,这类人群适合更柔和一些的运动,才会对身体健康有帮助。
易峰建议,可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如慢跑、散步、登山、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等,适时有度地进行。这样既不会因出汗多而耗损元气,又可以舒展筋骨提高身体素质。此外,冬季锻炼早上运动的时间不宜太早。早上室外气温较低,空气质量较差,会刺激呼吸道,引发呼吸道疾病。上午10时以后进行锻炼比较好,特别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适合早睡晚起,不适合早起进行锻炼。
本报记者
刘
康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