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刘燕林
“喂!喂!我是51号,请问你找谁?”接着“哎哎哎”一连串惊天动地的咳嗽声。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向阳院传达室最常见的景观。潘爹,是这道风景线上最重要的主角。
潘爹名叫潘易法,这个名字,也许只有搞财务的人才记得。院子里的人,男女老少都叫他潘爹。潘爹,小小的个子,眉眼笑眯眯的,嘴角是一层层括号样的皱纹,穿着黄色的或蓝色的棉大衣,戴着大棉帽,和蔼可亲的话语,以及一连串惊天动地的咳嗽。“喂!喂!我是51号!请问你找谁?”这个声音常常响起。最初机关没有几部电话,潘爹要放下话筒去喊人,或者把电话内容记录下来,用一个厚厚的大A4纸般大的电话记录本。他经手记录的电话登记本,不知存了多少。
在大家眼里,一天二十四小时,潘爹有二十个小时守在这里;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他有三百五十六日守在这里;1964年至1975年,他在这里守了十二个年头。
白天吃饭的时候,他守在这里,此时院子大门口是进进出出的人最多最杂的时候。孙子给他来送饭。这个潘家的小孙子,就在院子里大人小孩眼中,长高了长大了。现在人们忆起潘爹,总不忘记要问一声:那个送饭的孙崽,现在在哪儿?
晚上睡觉的时候,潘爹和衣睡在传达室的小床上,传达室有一个通往马路的小木门,他为出勤的干警和三班倒的家属开门。后来,潘爹发明了一个装置,门用强力弹簧扯着,门闩子是一块铁片插着,铁片用一根绳子吊着,绳子走门上、天花板、折向床栏杆,因此,可以睡在床上扯绳子来开门(这个成为小孩子们玩耍的一个经典项目)。首先与敲门的人对暗号:“哪个?”来者答:“潘爹,我是某某某”。只听得咔嚓一声,小门开了。灯亮了,潘爹撩起蚊帐,看一眼。来人走出传达室,身后灯熄了。潘爹每天晚上的睡眠,就是由一次次敲门、开门串起来的。
已故的老公安局长张大尧曾说:老潘守传达的时候,我家清静多了。很少有上访户找到家里来,他在传达室就把来访者的思想工作做好了。原来在传达室隔壁信访办工作的宋声友回忆说:经常听到老潘在传达室与来访者讲话,和声细气地询问情况。跟来访者讲道理,把来访者说得心服口服。如确定有具体政策问题,潘爹就把他转到信访办来。
潘爹还兼收发。每天把报纸分门别类,送到每间办公室。老同志谢继森回忆说,有一次看见潘爹搬一叠报纸上楼来,走到楼梯转角处把报纸托在扶手上,大口大口地喘气、咳嗽,一边咳,一边摇手不要别人帮他搬。
潘爹主动搞卫生。扫大门及门前的大坪。他先用大扫帚扫坪,再用小扫帚打扫角角弯里。有时间,小孩子玩着玩着也要来打扫,潘爹说不用不用,小把戏们抢过扫把来扫,潘爹就笑呵呵地让孩子们扫。然后,小把戏们扫着扫着,用扫把作武器,打起仗来,潘爹也不恼,劝着,然后“哎哎哎”一连串惊天动地的咳嗽声,小把戏们吓得赶紧住手,把扫帚一丢,跑了。潘爹还身兼保管。传达室的红色长条椅下面,经常放着妈妈们的一篮菜、一袋米,长条椅上放着孩子的书包。“潘爹,东西放一下啊,我去去就来”。
潘爹有老黄牛一样的精神,每一份工作都兢兢业业。1959年他以53岁的“高龄”从乡下调到公安局来,就是缘于他扎扎实实、任劳任怨、克勤克俭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潘爹是岳阳县柏祥镇明淑村人,是解放后明淑村首任村长。后来在关王乡和步仙区任炊事员。他不仅做得一手好饭菜,更是比巧媳妇还能干。田里摸泥鳅、山上扯野菜,沟里拦鱼虾,硬是能做出一桌子菜来。饭后茶余,潘爹养鸡养猪种菜,还做一坛一坛的腌菜。当他终于被县公安局调走时,时任区委书记的吴希成动情地说:“潘爹,县里好几次要调您去,我就不放您走。可这次没办法了,只能服从上级,真舍不得您走啊!”
潘爹在公安局食堂里做了五年炊事员。那时公家做事经常晚上加班,潘爹也陪着熬夜,做好夜宵送到各个办公室。后来患上哮喘,于1964年被安排守传达。1963年政府给职工加薪,因名额有限,潘爹主动要求把机会让给同事老徐和老朱。最后局里研究,把加薪名额给了潘爹。潘爹就把每月加的六元钱分成三份,自己及老徐、老朱各二元。公安局领导知道后,只好向政府打报告,将老徐老朱报升一级。这件事在局里被传为佳话。
乐呵呵的潘爹,外人见过他三次掉眼泪。一次是文革期间。1967年春夏之交,造反派进入夺权的混乱武斗中,公检法受到造反派的冲击,院子里的大门封起来了,三家的干部职工都走光了,唯有他一人坚守在值班室看守大院。并想办法与张大尧局长取得联系,报告机关院内有关情况。1967年7月16日,外来造反派“工联派”冲击公安局,与公安局的部分留守人员发生了激烈的交战。许多人的身上挂了彩,终于在“工联派”冲进来之前把手枪转移走。公安局院子被“工联派”占领了。那天晚上,潘爹回家了,潘爹的女儿福英说:爸爸流眼泪了,我第一次看到他哭。
潘爹的第二次掉泪是1974年。他退休了。他是院子里第一个退休的人。潘爹对老乡谢继森说:“我退休了,就是老了,不能做事了,我成了没有用的人呀。”边说边哭。谢继森劝他:人老了也能作贡献啊!潘爹又在传达室值了一年多的班,直到病重才离开。
1978年隆冬,潘爹住进市人民医院。张大尧局长前来看望他,要他安心养病,有什么困难说出来。潘爹泪流满面:我只担心我走了,儿女不在身边,我中风多年的老伴没有人照顾。请求组织把我在江西公安局工作的女婿调过来,让他和我女儿福英替我好好照看我老伴······“铁面”局长张大尧眼睛潮湿了,当即表态:老潘同志,你放心!不久,潘爹的女婿调到岳阳市公安局。他既是一位优秀的警官,更是一个任劳任怨的好女婿,精心照顾病瘫岳母。
回忆潘爹平凡而普通的一生,我想起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中的一段话:“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诚。”原来,毛泽东赞扬的精神,就储藏在千千万万平凡而普通的人身上。
向阳院里的每个人,也许不记得当年传达室的电话号码是“51”,但每个人,都记得潘爹。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