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又闻蝉声起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又闻蝉声起

来源:

-->

炎炎夏日,暑气逼人,但如诗如画,美仑美妙,这样的季节,找个悠闲的时刻,搬一张藤椅,拿一把孔明扇,沏一壶清茶,坐在阳台上聆听那迷人的蝉声……“知——知了、知了、知——了……”

先是一只蝉发出轻轻的、短短的一声知了,当这声知了变得绵长而嘹亮时,便有第二只、第三只……歌声就会如同行云流水般涌现,有时长,有时短,有时明,有时暗,时而单独低吟,时而合唱共鸣,时而轻软,时而急切,高低起伏,韵律分明。轻软时,如清风拂柳,让人宠辱皆忘,乐在其中,给平静的心境,更添几分宁静;激越时,又如惊涛骇浪,拍打着心扉,时而汪洋澎湃,时而泉水叮咚,让人多了一份神思与灵动。我爱听蝉鸣。感谢大自然的美好赐予,八尺男儿的思绪,就这样被时下这些小精灵牵引,引向空间的跨越和地域的穿越,回到童年有趣的时光。

孩提时的记忆长河中,蝉声总喜欢在午后鸣起,像是在给劳累的大人弹唱安逸优雅的催眠曲,又像是给我们的玩耍演奏进行曲。那时,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疲倦和劳累,等大人们呼呼入睡,就偷偷溜出门去找小伙伴玩耍。在榕树下弹珠子,在池塘边捉泥鳅,在溪水里摸鱼虾,在树荫下看小人书,在墙角处逗蚂蚁……耳旁相伴的总是蝉儿无休无止的叫声。在悠缓安然的鸣叫声中,时光的节奏慢了下来,一分一秒都被拉长,太阳在天空一动不动地发着呆,一切都在静静地午睡。小伙伴们有足够的时间和无人打扰的空间,尽情玩耍,不知疲倦、兴趣盎然、全神贯注、得意忘形、手舞足蹈……

这时,免不了总有人提议捉蝉。于是,我们蹑手蹑脚来到树下,爬到树上,寻声觅迹,伺机靠近。往往爬到离地四五米高,心生胆怯,而又恰恰这时,微风吹来,人随树身都在空中摇摇晃晃,结果是鸡飞蛋打,一场空,“嘶——”的一声,眼望着小精灵飞到另外一棵树的树梢,只得放弃作罢。回到地上又被蝉声逗引,望蝉生勇,再次攀爬。这时,蝉声给我们一种勇气。在力量充沛的鸣叫声中,惧意被驱逐,果敢被放大。也不是每次都能捉到,蝉有极好的视觉,失败的时候多,但经过多棵树多次攀爬,总能捕获。在捉蝉的过程中,人亦锻炼得愈加勇敢。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蝉声也喜欢在黄昏暮归时鸣起,这时的蝉声,别有一番风味,连绵不断,激情澎湃,像足了运动员进行曲,欢迎归来的农民。而这时的农民,在悠闲的蝉声中,也忘记了湿透的衣衫和疲惫的身心,将丰收的喜悦写满了笑脸……

事过经年,蝉声在我心中,不再只是快乐、幸福的写照,伴随更多的是离别的忧伤和痛恨。14年前的深秋黄昏,我那慈祥的母亲,在医生的失望声中,送到了乡下老家,作第二步安排。母亲痛苦的呻吟和干瘦如柴的身躯,让我痛苦不堪,泪流满面,别母返回时,我一步一滴泪。这时,听到的蝉声也是断断续续,低沉忧虑,没有了往日的明亮和爽快,多了一份忧伤和凄惨,像是母亲的呻吟。而这次的离别也成了我和母亲的永别……

一曲蝉声,让人在不同的时刻和不同的心境,听出不同的人生况味:或得或失、或喜或悲、或直或曲、或成或败……这里,蝉声给我们一种追求。将自身比作蝉虫,饮清露而向高洁;将话语喻为蝉鸣,求知音而得遂愿;将生命化羽成蝉,借脱壳而获新生。走过人生的万千丘壑,蝉声变成了高远的意象。顾城的《蝉声》就是最好诠释:“你像尖微的唱针,/在迟缓麻木的记忆上,/划出细纹。/一组遥远的知觉,就这样,/缠绕起我的心。/最初的哭喊,/和最后的讯问,/一样,没有回音。”这是一首不需要解释只需反复阅读便有各自领会的心灵诗作………

窗外的蝉声又起,连绵不断,高低起伏。我的心已经飞向了蝉声外的母亲……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