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四中教师张露
来源:
-->
22年里送了十届高三毕业班,所带的班集体都有一些共同特点,如行为规范、学风浓厚、性格阳光、家校和谐等。市四中张露老师自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始终把“努力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到教育教学中,忠于事业、勤奋工作、热爱学生,用辛勤汗水浇灌出满园春色。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张老师这样说,更是这样做。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她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自己先做到。当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时,她首先做到了忘我工作、刻苦钻研;当叮嘱学生遵守纪律时,她首先做到了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当提醒学生珍惜时间时,她总是提早到校最后离校……于是,在她的影响下,有人主动弯腰拣废纸了,有人早晚主动开关电灯了,有人主动下课帮助学困生讲解难题了……看到学生的可喜变化,她感觉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这就是榜样教育传递的正能量。
爱“金凤凰”更爱“丑小鸭”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教育艺术,要培养优良的班风和学风,就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但张老师深深体会到,光严不行,更要严中有爱,发自内心给予学生爱,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赢得学生的信赖。教师的爱必须是平等的,“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要爱。学困生的自尊心非常脆弱,张老师总是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一样格外小心,对学困生做到了多谈心、多帮助、多鼓励,经常与家长沟通,并努力寻找、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伺机表扬,促其发光。“上课提问要多鼓励;课后辅导要耐心;犯了错误不急躁;错误严重不发火;屡次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这是张老师总结出的学困生教育“两要四不”法。在教学过程中,她结合教材实行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不让一名学生掉队。班上一名方同学,因父母离异,从小由奶奶照顾,娇惯成性、自由散漫、不求上进。性格暴躁的他就连班干部也不大敢管他。张老师了解情况后,首先找他谈心,表扬他上课积极发言、关心班级等优点,帮助他树立了信心,消除自卑感。同时利用他数学的优势让他担任数学学考过关小组组长,协助课代表管好那些数学学考有困难的同学。这让他感到非常吃惊,从那以后,他不但自己不随便打闹,而且还能劝阻其他同学,遇到同学之间发生口角,他就马上加以制止;对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能热情帮助。2011年高考他顺利考入湖南科技大学。
好习惯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上课讲话、下课乱丢、不穿校服、逃避劳动等现象,经常让老师们头疼,但这些情况在张老师班上却很少出现。不是张老师班上学生天生自觉,而是喜欢琢磨的张老师在长期班主任工作中,摸索了一套自己的班级管理方法,其中让学生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行为习惯训练法。张老师每次接手班级,就要开展为期两周的集中习惯训练。严格训练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常规、集会常规、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着装常规等,经常利用班会课,就班上出现的不良现象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反思,出主意、想办法。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使每个学生既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呈现“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又具有“个性张扬、百花竞放”的个性特长,把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学生管理和课改理念下的治学之道有机统一起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能成为一名教师,这是我人生一次美丽的邂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后面的路还很长,我丝毫没有懈怠,也不敢懈怠。”张老师正是凭着对教育的执着与激情,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她年年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走出拓展教学的误区》等4篇论文获省级二等奖,《端午节赛龙舟》校本教案获市级一等奖。参与研究的课题《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中的任用》获省级一等奖。(方
炜)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