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水滋润了我,也滋润了我的儿子”
来源:
-->
本报讯
(记者
黄
梅)2月16日,实力派演员廖凡凭借电影《白日焰火》在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男演员银熊奖“影帝”,成为首个夺得柏林影帝的华人演员。
今年40岁的廖凡祖籍是岳阳新墙人,他的父亲廖丙炎是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曾先后担任湖南省话剧团副团长、团长等职,现任湖南大众传媒影视艺术学院名誉院长。从事表演事业以来,主演和参演了《雍正王朝》、《走向共和》等30多部电视剧,曾荣获“中国话剧演员金狮奖”、中国文化部颁发的表演奖、中国话剧研究会颁发的“最佳演员奖”等。
廖丙炎小时候曾在华容生活,初、高中就读于岳阳市一中,1958年开始学习表演,1960年来到湖南省话剧团工作。廖凡出生在长沙,不到一岁时,曾随父亲回过老家。
“天道酬勤,儿子的成功在于天分+努力”
在廖丙炎的印象中,儿子廖凡从小就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天赋,2岁时开始背诵唐诗,普通话说得标准、纯正,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小时候,我在省话剧团排练,儿子就经常趴在窗台上看,大人们不排了,他和小朋友们就在搭好的布景台上做游戏。”廖丙炎回忆,尽管他工作很忙,但还是会抽空给儿子看一些片子,使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
“记得有一次他的妈妈带他去看露天电影《挺进中原》,看到大进军时,才几岁的他坐在高高的靠椅上,兴奋得大声喊:‘好威壮啊!’引起在场很多人的关注。”廖丙炎说,儿子从小对表演的兴趣很高,虽然夫妇俩都从事艺术表演工作,但他们并没有限制儿子从艺,“从小我们对他没有特殊要求,就是要诚实、守信,然后尽可能地为他提供一些资源和良好的艺术氛围。”
银熊奖影帝的荣誉让一家人十分高兴。在廖丙炎看来,“天道酬勤,儿子的成功在于天分+努力。”1993年,廖凡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时,专业成绩靠后,通过他的勤奋努力,第二年便进入前十,毕业时被评为优秀三好学生,还在全国的艺术学院教学小品比赛中拿过第一名。拍戏这些年来,他也总是刻苦钻研,爱琢磨。“儿子,在外面注意安全,不要太高兴,悠着点,以后还有更多奖等着你拿!”短信中,廖丙炎给儿子鼓励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期望。
“洞庭湖湖水滋润了我,也滋润了我的儿子”
因工作关系,廖凡回老家的次数不多,家乡人总是在荧屏中看到他。“老家的人很关心他,有时候打电话过来问,电影、电视中的那个是不是廖凡。”廖丙炎说,老家曾有人来长沙续家谱,两次提到他,现在家谱里都有他的名字呢!
记者最初拨通廖丙炎的电话时,他正在忙碌,“现在长沙好几家媒体等着采访我,要不你过几个小时再联系我,家乡的媒体我还是比较重视的。”一席话道出了他浓浓的乡情。
大约1个小时候后,他就主动回电过来,他从外面回到家中优先接受记者的采访,此时还有其他媒体正等待采访他,这种“殊荣”让记者颇受感动,采访从最初约好的15分钟进行了近1个小时。
廖丙炎说,儿子获得如此殊荣,不仅是岳阳,也是湖南乃至全国的骄傲,“是洞庭湖湖水滋润了我,从血缘关系上讲,也滋润了我的儿子,感谢岳阳人民,也感谢培养我的母校岳阳市一中。”最后,廖丙炎深情地说。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