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艺术之路推陈出新
来源:
-->
“每段不同的历练,觉得都有收获,让自己成长,让自己成熟。正是在坚守过程中的不易,让我更为珍惜,也更懂得艺术道路上,从没有平坦的路,只有辛勤、执着、热爱才有撑下去的坚强。假如没有大家的坚守,散了,今天就是莫大的遗憾。”陈新发出肺腑之言。
头戴官帽,身着官服,长相俊俏,表情丰富,开腔:
滕子京分明是倚老卖老为贬官仍不改狷介桀骜岳州府无人祝寿事还小怕只怕成了他的小王朝纵便当年为主考
如今也该识低高朝廷早有密旨到要对那滕子京洞察秋毫不把他的威风扫一扫日后拿他怎开销?!
声音柔刚相济,吐词铿锵有力,道破官场玄机。这就是陈新在巴陵戏《远在江湖》中扮演的王钧第。登场,亮相,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唱腔,一步步将人物立体起来,一切都在表演中。掌声送给演员,骂声送给王钧第,观众爱恨交织。
1979年到今天,陈新度过了他本工靠把、兼工三生的艺海之路,最大的特点是表演细腻。37年,时光转瞬,他在无数的巴陵戏传统剧目中担纲主演。在舞台他唱罢这人唱那人,却唱不出自己对巴陵戏的热爱,唱不出同行们37年来的酸甜苦辣,唯唱成了一名真正的名角。
陈亚先评价他:书卷气,俊朗,柔和之美。
现在的他已是湖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岳阳巴陵戏传承研究院副院长。与宋卫东、李政红、李源同入艺校,同时毕业,同进巴陵剧团,同台无数。那批有30多个学员,目前在团的只有八、九人了。苦也苦过,乐也乐过。偶尔想起来,无比酸楚。坚守到现在,终于看到巴陵戏的希望,回头想想一直以来的经历,一切都值得。于是,便有了开头那段感想。
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其背后一定写满点点滴滴的付出与毅力。陈新学戏有自己的特点。耐得住寂寞。为演好戏,有事没事对镜自己揣摩,寻找角色的切入点。一举手,一投足,一转身,一亮相,一表情,他对着镜中的自己也是“别人”一呆几小时。老师的指点重要,导演的指导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自己。都说师傅带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这个道理。陈新虽然说不出这么多大道理,但他做出了这些道理的实质内涵。当然,守得住寂寞守住心,还要守得住清贫,那就是守着苦涩的生活。工资几百元一月,还常常发不齐。正如台词所唱,布衣褴衫干革命。他革命37年,有了今天的作为,一个守字道个中。
说起来,陈新也不年轻了,越往后可演的越少。“那更要时刻有为艺术献身的精神。”他开着玩笑。2009年,2015年,《今上岳阳楼》演范仲淹、再在《远在江湖》演王钧第,两次拿下“田汉大奖”。靠把老生行当,获奖并非易事。当初自己定位小生,但这次《远在江湖》的小生与老生有很大的区别。他为了演好王钧第这个“坏人”,多次请教编剧、导演,关门闭户苦思,推陈出新。自己再排练、彩排、演出,每天每次都在思考,一直不断改进。看似微不足道,但他希望一步步能让自己满意,能让观众满意,能演出一个活龙活现的王钧第。
“接到晋京演出的消息,有些丑媳妇要入大堂的感觉,压力山大啊。”他觉得自己还需要对角色不断挖掘,希望《远在江湖》能晋京演出成功。“希望不辜负各级部门领导的期望,不辜负院里的重托,不辜负观众的期待,能为岳阳的文化艺术出点力。”
朴实之人,朴实之语,朴实见真情。
台上一幕戏,台下无数功。
记者
张峥嵘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