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夏至不妨多“吃苦”适当早起做运动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夏至不妨多“吃苦”适当早起做运动

来源:

-->

 

6月21日,进入夏至。中医认为,夏至节气后进入阳气最旺的时节。知恩堂国医养生中心中医专家刘建淼介绍,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饮食清淡,每天午后最好小睡片刻。

天气炎热,首先做好避暑

“夏至之后,天气逐渐炎热,市民首先要做好避暑。”刘建淼说,外出时大家要根据自己的体力决定行程长短,不要过度疲劳,否则抗暑能力会下降。刘建淼建议,市民出门要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做好防晒措施,戴上透气、散热及通风性能好的凉帽,打上太阳伞,涂好防晒霜等。在家中,还可以准备一些防暑药物,比如消暑平肝的菊花,清火的金银花、荷叶、桑叶、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等。

此外,夏至时节,有的人会有全身困倦乏力以及头痛头晕的症状。“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出汗水分减少而引起的人体血容量减少。”刘建淼进一步解释说,此外,头疼的另一种原因是人体出汗时体表血管会扩张而使血压偏低的人血压更低,从而发生头痛、头晕。这时就要补充水分,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但是,一定不要饮用大量凉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

除此之外,还得保持一个平和乐观的好情绪。天气燥热,人也火气大,尤其是开车的人,千万不要“路怒”,要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运动不宜大汗

每天温水洗澡

运动调养,是各个节气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夏至时节,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最好选择空气新鲜的地方,而且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刘建淼说,夏季锻炼最好以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项目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如果运动过激,会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易损阳气。运动之后,出汗过多,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绿豆盐水汤,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症、黄汗等多种疾病。

刘建淼介绍,夏至过后天气日益炎热,提倡每日温水洗澡。“温水澡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由于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

“晚睡”早起

中午最好补个觉

在中医养生理论中,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要顺应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刘建淼介绍,春夏季节,自然界阳气处于升发状态,人体的阳气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应该保持一个充沛的状态。但在养阳的同时,还得兼顾养阴,这样才能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状态,避免三伏天出现阴虚的问题。固阳养阴,一个很好的做法是晚睡早起,中午补觉。当然,这里说的晚睡并不是熬夜,只是适当晚睡而已。

刘建淼还特别建议说,夏至之后,市民最好每天中午午睡片刻。“午睡时间一般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午睡醒后,还可以活动活动洗洗脸,一下午都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现在上班族午睡时往往趴在办公桌,这种坐姿午睡的时间更不宜过长,因为头部若长时间枕在手臂上伏案而睡,会手臂麻木、头昏脑涨。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要夜晚露宿。

饮食清淡

宜适量“吃苦”

夏天炎热,人体出汗多,水分和矿物质流失大,因此应注意膳食营养摄入均衡。“只要不偏食、不挑食,注意好饮食中荤素、粗精的搭配,就能全面均衡地摄入营养。”刘建淼介绍,可以多吃瓜果类应季蔬菜,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会比较好。与此同时,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等疾病。这段时间还可多吃苦瓜、香菜。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促进食欲等作用。不过,苦味食物均属寒凉,虽能清热泻火,但体质虚弱者不宜食用。

夏日里,很多人喜爱贪食冷饮,对此,刘建淼也提醒,如果频繁地进食各种冷冻饮品、冰镇瓜果、雪糕、冰淇淋等寒凉食物,就会使胃部受到强冷刺激而造成胃部急剧冷缩,胃部需要的气血急剧增加,心脏和脾脏调动大量的血温热肠胃。经常如此,不仅脾胃受损,心脏也跟着受累。体内寒湿加重,水湿、废物和毒素又无法及时、顺畅地排出体外,身体免疫力下降。同时还会引发毒素堆积,导致颜面生暗疮、长色斑。有的人脸色总是苍白或发青,就是因为体温偏低造成气血停滞、流通不畅导致的,传统医学称之为“寒湿”重。脸上长痘和斑,是脾胃阳气不足,不能迅速代谢体内垃圾,造成不良垃圾存于体内,并且随着经脉巡行到面部而生。

本报记者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