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记者实地调查:不少形同虚设
前段时间,电梯事故频发,不少网友直呼“乘电梯都有心理阴影了”、“还是走楼梯安全”。当各类“电梯内遇困如何应对”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里被疯传时,大家也把视线投向了自己身边的电梯:小区、商场、办公楼、医院……在我们经常活动的区域里,这些24小时全天候运行的电梯安全情况到底如何?
为此,记者随机对市区多处电梯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部分电梯内的紧急呼叫按钮、报警电话装置等“救命设施”无法接通,有时还会遇到手机信号断断续续的状况,着实令人捏了把汗。
警铃声筒音量“轻如蚊”
地点:步步高广场
步步高广场共有9层,设有8台电梯,在电梯内,贴有应急救援标识和安全检验证。记者在电梯上升过程中按下黄色的警铃按钮,发出警报声音,但无人回应。通过多次长按警铃,才等到有工作人员回应,而在负二楼手机信号也断断续续,很不稳定。
那么检验合格的电梯,为何按了警铃没人响应声音很小呢?“我们的电梯都是很规范的,每个电梯都有一个对应的电话,对应的监控,电梯出口处都有警示带提醒顾客等电梯的站位和安全隐患,24小时之内有问题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同时通知电梯维保人员。”该广场设备监控室的工作人员徐文华称:接到警铃回应的慢是因为有很多次顾客不小心按错按钮,按到紧急呼叫的按钮,接到警示铃首先会通过监控确定顾客没有按错按钮,电梯运行情况才会和顾客对话,所以时间会耽搁一下。声音小是因为这里有时候会有干扰,但听顾客的声音还是很清楚的。于是,记者再次试验,发现警铃被接听后,监控室里的声音还是听的比较清楚,但电梯内的音量还是“轻如蚊”。
警铃不响,无法与监控室通话
地点:长燃大厦
市区长燃大厦内有一部客梯,记者进入客梯按响了电梯内的警铃按钮,但是等了许久,没有听到有人通过电梯内的对讲装置与记者沟通,也没有人来查看情况。记者在长燃大厦找寻保安监控室,这里的工作人员表示这里一直都没有监控室。
记者来到租住在长燃大厦7楼写字楼的一家环保公司,公司负责人张子浩告诉记者:“我们没有按过这个按钮,因为电梯没出过事,也就没有特别在意了。”当记者询问若是遇到电梯出故障没有相关人员如何处理时,张子浩表示电梯里留了一个电梯救援的电话号码。
应急话机没声音
监控室无人看守
地点:三辉大厦
位于市区五里牌的三辉大厦共设有电梯两部。记者随机进入一部电梯内,却没有发现本该张贴的“检修合格证明”标识。记者按下装在电梯内的警示按钮,只有报警声音,传话筒没有人传话。随后记者找到三辉大厦的监控室,监控室里灯是亮的,却没有工作人员在里面看守,记者在监控室门口等了大约10多分钟,依旧没有工作人员回监控室。
求助渠道畅通,有专业人员常驻
地点:市一医院东院、花生茂潮流广场
市花生茂潮流广场共有3部客梯,客梯警铃完好,且配备了求助电话,拿起话筒就自动接通保安室。花生茂的工作人员姚女士告诉记者,监控室有值班人员,一旦电梯发生困人事故,会第一时间赶到。
市一医院东院的电梯使用频率也很高,共设有9部电梯,设有警铃按键,旁边还有一个对讲装置,里面还有专门负责的电梯操控员。正在电梯值班的工作人员毛爱君告诉记者,医院配有专业的电梯技术人员,还有专门负责操控电梯的电梯班,轮班24小时在这里,万一电梯故障,他们会第一时间赶到排除故障。
报警装置必须接通部门
记者了解到,在电梯企业必备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上显示,每部电梯都强制要求安装应急通话装置,不管是警铃还是电话机,都必须能正常连通到消控室,并有专人24小时接听。电梯内的“检修合格证明”、“96333应急处置电话”的标识,必须张贴在显眼位置。电梯维保单位与物业有责任维护维修好装置,必须确保报警系统有效接通。
市民万一被困电梯,不要惊慌,电梯并不是完全封闭的空间,不会发生窒息的情况。通过电梯内报警装置通知消控室,并拨打96333求助。电梯内部与外部都是安全区域,内外门之间的缝隙才是最危险地带,切勿自行扒门自救。
本报记者
方
璐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