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副刊与平江酱干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副刊与平江酱干

来源:

-->

潘刚强

《岳阳日报》“岳阳楼”副刊优秀作品集《楼高声自远》问世。芳梅说这些年来你发稿多,得应点声。我说好。依愚见报纸副刊就像平江酱干,虽非主食,却是能够吸引大众喜欢的副食。

我与“岳阳楼”副刊结缘,最初从写平江酱干开始。1991年我调中心城区工作,空闲时试笔写篇短文,投稿给当时的《岳阳晚报》。副刊编辑易淑新老师我熟,我岳阳师专毕业分配到平江一中教初一语文,那时易老师就是初三的知名教师。稿子她帮我修改润色,8月28日《豆腐的回忆》首次见报。不到500字的豆腐块,区委书记张治雄读后很高兴,表扬我。我多年从事办公室工作,最怕领导批评不务正业。治雄书记为政儒雅,他又把作家彭东明从平江调来组建区文联。伯乐之遇加上入门有师,从此我走上散文创作之路。

我说副刊像平江酱干,并非说它容易写好,就像平江长寿街顶尖级老酱干,它得黄豆好、豆腐好,还得用土鸡汤、香文火慢慢蒸烤。名家大家都说精品越短越难写,何况读报纸副刊的读者各具慧眼众味难调。这就涉及到副刊的文章写什么、怎么写,给谁写、给谁读等基本走向。它应当短且精,具有特别的地方风味。近年来我经常走汨罗江跑洞庭湖,挑选喜欢的土特产食材,适当调理酸甜辛辣佐料,自己觉得品质拿得出手,能够带给读者愉悦的感悟,从而快乐地传递真善美正能量。

还是说平江酱干,我先后写过《水豆腐、老豆腐》《一片酱干》《平江长寿酱干》等七八次,我的短章从“岳阳楼”副刊走上省级和国家级报刊,《湖南日报》《三湘都市报》等副刊编辑有的成为朋友,有的虽未谋面可以说见稿就发。1997年,我的《牌坊》一文刊发《青年文学》杂志;《平江长寿酱干》刊发1999年1月2日《人民日报》,并获全国报纸副刊专栏评选一等奖,入选中国青年出版社《云游民间多味斋》。

芳梅“后记”提及《楼高声自远》书名由来,书中收录了李元洛、余光中两位大家的作品。我还想对此补充点轶事:2005年端午节,我市举办汨罗江国际龙舟赛,盛邀余光中先生。余光中先生来岳阳全仗李元洛老师相约,时任报社社长的段华先生当时主导大型文艺晚会,他便和芳梅商量,点名让我参与采访余光中先生。我没有当过记者、编辑,也没有见过宝岛来的著名作家,诚惶诚恐自然不敢懈怠。余光中先生《汨罗江神》手稿传真而来,附注此诗专为国际龙舟节而作。我们抓紧准备功课,拟定采访提纲,准备十个问题特用繁体字打印。“岳阳楼”副刊先期发表我的《诗人的故乡:屈子祠》《解读余光中先生心中的汨罗江》。龙舟节的前一天,我们与《长江信息报》记者刘朝阳等驱车赶往汨罗,等候余先生一行的到来。晚上的见面,却出乎我们的意料,余光中先生和蔼可亲,听元洛老师一个一个地介绍,笑眯眯地为我们签字,合影,思维敏捷,谈笑风生。那天晚上汨罗市区所有宾馆爆满,采访完毕,我们只好到朋友家的客厅打地铺休息。我与芳梅赶出特稿:《端午节前夜,余光中先生在汨罗》。第二天开幕式后又是记者采访活动,经李元洛老师鼓动,我们促成了余光中先生赴平江杜甫墓祠祭祀诗圣。我的《乙酉端午,先生朝蓝墨水上游走去》,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下写出来的,那年获得全省报纸副刊金奖。加上《见证:〈楚人赠砚记〉背后的故事》,那次采访活动,我接连撰稿五篇发表。

副刊编辑对发现、培养、鼓励、推介文学新人至关重要,甚至可能改变热爱写作者的人生。编辑除了读稿、改稿、编稿、审稿,有时发稿还得承担风险敢于担当。记得已故编辑王和生先生给我连载《深圳有个平江村》纪实就曾引起过争议。彭东明在报社当总编辑时,他特地给我开设专栏:《2008,感受洞庭湖》,连载24期5万多字,有人戏称它是“建国以来最翔实的洞庭湖采访笔记报纸连载”。李芳梅编辑给我开设“汨罗江笔记”连载专栏,连续五、六年选稿申报全省及全国报纸副刊评奖。真诚地说,我加入湖南省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岳阳楼副刊”功不可没。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