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清苦童年里的甜心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洋姜,

清苦童年里的甜心

来源:

-->

葛取兵

有一种人,是需要深入细致地了解之后才能真正懂得他的好,就像植物中的洋姜。向日葵喜欢把它的果实张扬在脸上,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它的价值所在,而洋姜花虽然也十分艳丽,却难以让人一下子就了解到它除了表面之外的好处。

洋姜的真名叫菊芋,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呈块状。但它绝非姜类植物,没有一丝辣味,反而有一种甜,其根因其形状有些像姜而得名。在江浙一带,也叫姜不辣、鬼子姜、鬼子山药。

其实,洋姜是一种很贱的植物,大江南北处处有其身影。它不需要良田沃地,不需要水乡泽国,农家的房前屋后的角落、旮旯、废墟,都可成洋姜的安居之地,简单,朴实。乡下人说,洋姜很皮实,生性很顽强,种一年可终身受用。洋姜的生命力很强,只要有土就能扎根,不需栽培它也会自然地长出来。只要先一年在挖洋姜,不一窝窝地捡干净,第二年春回大地时,准又是一轮绿叶新芽。一场春雨,一点雨水它就窜出茁壮的嫩芽来,数日便是蓬蓬勃勃,恣肆着生命的旺盛。

洋姜如大自然的所有的植物一样,春天来了,发芽;夏季到了,开花。洋姜,其身影极像向日葵,唯一不同的是洋姜花小而繁密,花开时屋前屋后都是一片金灿灿,花朵娇嫩又俏丽,嗡嗡的蜜蜂络绎不绝。秸秆和枝叶上,与葵花无异地布满着硬硬的毛刺;只是,其叶最大也只有手掌般的大小,与葵花相比就大相径庭了。洋姜生长得高高大大,挺拔茁壮,其茎可达一、二米高,成片成片的姜,有青纱帐的姿态。微风吹动洋姜叶会发出沙沙的响声。秋天里,洋姜叶变黄了,一片一片掉下来,地下的根,却是呼之欲出。在这个季节,乡下,正是收获的季节,稻谷黄了,包谷摘了,瓜果也进入尾声了。洋姜也不例外,却深藏在地下不露声色。直到深秋,父亲空闲下来,抄一把锄头,把冷落在一边的洋姜细细地挖出来,一锄头下去,翻过来,都是可爱饱满的洋姜。

母亲会做很多关于洋姜的菜,炒的,拌的,腌的,味道清脆爽口。挖出来的新鲜洋姜炒出来很重的土腥味,最好的吃法莫过于腌制。腌洋姜特别的出众,又脆又嫩,清香爽口。洋姜的最好归宿是躺在红彤彤的剁辣椒坛子里。母亲的经典语言永远难以忘怀。

洋姜腌制过程很简单,也如它的生命。母亲把完好无损的洋姜选出来,放在荫凉通风的地方。几天后,泥土干了,用小刷子刷净。母亲告诉我,鲜洋姜一定要晒透水分,否则,水多,易酸,不脆,且难以储藏。洋姜不能沾水,否则会变黑发烂。干净的洋姜再放坛中,加入剁辣椒、醋、盐、生姜和大蒜等,盖好放上几天就是一坛上好的菜肴。此时,原本是黑黢黢、软蔫蔫的洋姜被酸辣鲜红的剁椒浸泡,便脆生生、水汪汪,让你唇齿一紧、生出不少口水。

母亲是腌菜的高手。在乡下,姑娘媳妇如果不会做几道腌菜,乡亲们会在背后指指点点,落下一个不会持家的骂名,在婆家做不起人,挺不直腰杆。所以在乡下未出嫁的女孩子,一定会学会做几道拿手的腌菜。那时乡下粮食拮据,尤其是在冬天,本来瓜菜就少,雪一飘,白茫茫的一片,难免会有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一到秋天,正是瓜菜丰收之际,乡下的女人就忙着霉豆腐,做剁辣椒,腌酸豆角、酸黄瓜、酸菜等等。从冬天到来年的春天,这些腌菜就成为农家的下饭菜开胃菜。炊烟升起,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会摆下一两碟香扑扑的坛子菜。乡下的腌菜,大抵是酸、辣、咸,唯有腌洋姜却是甜甜的又脆又嫩,清香爽口。正是洋姜的甜、脆、爽,一直以来它便成了我童年记忆中的美食佳肴。

至今记得某一个冬天的夜晚,喝着母亲熬制的一锅喷香的玉米红薯粥,再就着一小碗脆生生的腌洋姜,点上几滴香醋和麻油,真是暖到心坎里。窗外雪花儿飘,室内却是满屋生香。这是多么温暖惬意的生活。

腌洋姜,已成为了童年中记忆力最深刻的味道。于是格外的怀念,清晰而温馨。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