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2名孤寡老人的六旬“亲闺女”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发生在汨罗古仑乡敬老院里的温情故事

32名孤寡老人的六旬“亲闺女”

来源:

-->

图为李松桃为老人洗脚

在汨罗市古仑乡有这样一个由32位孤寡老人组成的“特殊家庭”,那就是该乡古仑敬老院。“家庭”的主心骨就是60岁的敬老院护理员李松桃。她34年来悉心赡养32位孤寡老人的美德和义举,感动并激励着十里八乡的乡亲们。

敬老院解散,她将老人接回家

李松桃,1954年出生,1980年,26岁的她开始担任古仑敬老院护理员,1989年敬老院停办解散,眼看住在院里的三名五保老人面临无家可归的困境,李松桃二话不说,把三名老人都领回了家。虽然当时家里条件非常拮据,但是李松桃非常乐观,逐一做通家人工作。

三名老人行动都不方便,年级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也快70岁,他们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都靠李松桃一个人。除了照顾老人,李松桃还要下地做农活,操持家务,还要带好自己的孩子。可李松桃从不叫累,总是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把三位原本跟自己毫不相干的老人照顾的妥妥帖帖,直至他们相继离世。

敬老院重建,她以敬老院为家

2008年,乡敬老院重建,在家多年的李松桃主动请缨担任护理员,敬老院的老人们一听到这个消息都非常高兴,村里有些老人还慕名要住到敬老院来。

敬老院中32位孤寡老人年龄最大的90岁,最小的63岁,他们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全靠李松桃一个人。消息传出,有人劝道:“李松桃,这么大岁数了,你何必接这趟苦差。”可李松桃拿定了主意,把自己家里的鸡、鸭、油米,只要是能吃的、能用的都往敬老院搬。“孩子、丈夫都在外工作,这些东西也用不着,我住到敬老院来,敬老院就是我的家。”李松桃说。

敬老院老人:“她比亲闺女还亲”

“没有比她还好的人了,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她。”蒋红甫老人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他不小心摔伤了手,生活十分不便,一个多月来,他的日常生活都是李松桃一人照料。吃饭、吃药都是她送到手里,倒洗脚水,洗衣服那些事情都不在话下,而且她总是一副笑脸,从来没有半句怨言,真是比亲闺女还亲。

敬老院里有个叫刘选的老人,85岁高龄了,每天早上李松桃都会先去到他的房间。有一天早上李松桃去老人房里,老人正好倒在了地上,想爬却爬不起来。老人是上厕所时摔倒的,粪便等秽物弄了一地。李松桃把老人扶起来洗干净后,并把脏地拖了几遍。类似这样的事情,李松桃有时候一天要重复好几次。

肢体二级残疾的五保老人胡爹深有感触。一次不小心摔倒在地,疼痛难忍,全靠李松桃跑上跑下送医院治疗,回敬老院之后已是晚上七点多,李松桃顾不上吃饭,先给胡爹弄上一些热饭菜服侍他吃下后,自己才吃点冷饭菜。胡爹感激地说:“要不是小李,我早就见阎王去了。”

陪30多位老人走完“最后一程”

要照顾好32位孤寡老人的生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些孤老无儿无女、无依无靠,到敬老院过得惯吗?生活有保障吗?可李松桃用行动向大家证明了,她就是老人们的“亲闺女”。

李松桃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精心照料这些老人。她每年至少要圈养50多只鸡鸭,每年每到大年三十,李松桃就带着大家一起做饭,各种美食佳肴做好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唱着歌,聊着天,吃着团圆饭。“到晚上我们就坐在一起看春晚,还会放鞭炮庆祝,就像在家里一样。”逢老人生日,她都要杀一只大公鸡给老人祝寿。2010年,孤寡老人张婆婆80岁寿辰那天,李松桃专门邀请邻居为老人祝寿,还放了一串鞭炮庆贺,活到80岁头一次有这样的热闹场面,感动得张婆婆热泪盈眶。

李松桃动容地说,这里的老人们没有地方去,我走了他们怎么办。34年来,李松桃已陪着30多位老人走完了他们人生的最后旅程。熊婆婆在敬老院生活了20多年,最终在敬老院安详地离开人世。老人走后,李松桃和院里的工作人员一起,帮她洗净身体,穿上寿服,召开追悼会,最后再把老人风风光光地送上山。“老人家就怕百年之后没人来料理后事,我们做这些,也是帮老人完成最后的愿望。”

文/图

本报记者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