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李
杏
中秋佳节越来越临近,大街小巷渐渐弥漫起月饼的香味,超市、美食专卖店的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各色月饼陈列得煞是美观。望着这些花样繁多的月饼,我不由想起小时候中秋节母亲亲手为我们做月饼的情景,那又香又甜的味道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月饼。
那时候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物资匮乏,但逢年过节,母亲还是会想方设法给我们准备不少好吃的。家乡有句俗语:大人望插田,小孩望过年。小孩为什么会望过年呢?最主要的还不是因为能够吃到好吃的?中秋是仅次于春节的节日,我们自然也是翘首盼望的。
母亲的手很巧,擅长做各种美食,当然也会做月饼。母亲做的月饼很美味,能够让我们解馋,而做月饼的过程也是非常有趣的。做月饼时,母亲会系上一条蓝底白花的蜡染布围裙,母亲在温开水里加面粉,再加点白糖和猪油,三下两下就将面团揉好,再在面团上盖上一条半干的毛巾醒面,等面发酵好了,母亲开始做月饼馅,用花生、芝麻、葵花籽仁、桂圆肉、红枣肉,加上一些敲碎的冰糖,再掺入一些熟糯米粉,搅拌均匀,馅就做好了。接下来,母亲将面团捏成一个个小圆面疙瘩,用擀面杖用力来回擀,就成了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圆圆的月饼皮。包月饼时,我们姐妹几个跃跃欲试,想帮忙,主要是觉得好玩吧。但是母亲不允许我们拢边,说我们只会搞破坏,越帮越忙。我们便只能在一旁看着母亲包:母亲先取一个饼皮放在左手上,再取一坨五仁馅放在上面,将饼皮慢慢向上推,使其包住馅料,一个月饼就做好了。
傍晚时分,月上柳梢头,母亲一声“吃晚饭咯吃月饼咯”,这是我们等待已久的召唤,我们一窝蜂地围拢桌子,桌上已经摆上了一大盘月饼,香喷喷、黄灿灿的,特别诱人。除了月饼,桌上还摆满了很多平常难得一见的美味佳肴,像粉蒸肉、排骨烧芋头啦,桂花糯米藕、菱角煨麻花啦,尽管我们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可还不能开吃,我们必须将爷爷奶奶请到上座坐好,又挑上最漂亮的月饼双手递给爷爷奶奶,他们一声“开始吧”,我们才能开怀享用,不然,母亲要拿眼睛瞪我们,说我们不讲规矩,不懂孝顺的。
记得我十二岁那年,家乡遭了水灾,连糊口都很难。中秋前的一天,晚饭时,父亲望着餐桌上简陋的饭菜,愁眉苦脸地说:“马上要过节了,这节怎么过啊,没有什么东西做月饼,也没有钱买,怎么办呀?”母亲笑笑,轻描淡写地说道:“把心放回你的肚子里,到时候,保证我们一家有月饼吃。”我们都望着胸有成竹的母亲,将信将疑。中秋节那天到了,母亲用家里仅剩的几毛钱卖了两斤面粉,还买了一点很廉价的野菱角,面和好,野菱角米剥出来,母亲又变戏法似的拿出一小块腊肉,边说:“幸亏腊肉挂得高,水没有淹到。”这也能做月饼?我们表示怀疑。因为那个年头,家乡的月饼就只有一个款式:五仁的。母亲信心满满地说:“怎么不行呢?我在书上看到过,广东那边还有新鲜肉做月饼的呢。”又吩咐父亲去池塘将留下来的一点藕挖出来。腊肉和菱角做馅做出来的月饼味道如何?我们很好奇,加上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吃着缺油少盐的饭菜,实在是馋得很了。眼巴巴地看着母亲将月饼做出来,又将剩下的一点腊肉和藕做了藕丸子。只待爷爷奶奶一声“开始吃吧”,我们几姊妹一阵狼吞虎咽,奶奶满是疼爱地说:“不急不急,慢点吃,别噎着。”真香啊,月饼皮的面粉香味夹着菱角的清香,腊肉的浓香,真是吃得我们齿颊留香。我边吃边说:“妈妈,你真是田螺姑娘,什么都难不倒你。”母亲爱怜地摸着我的头说:“今年是遭了灾,以后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一转眼,母亲已经离开我们十多年了,我们很想念母亲。虽然我们如今吃不到母亲的月饼,但是,回忆起母亲给我们做月饼的情景,满是温馨,而母亲快乐开朗的性格也传给了我们,让我们总是笑对生活。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