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荼蘼不争春

寂寞开最晚

——序小说集《冰封长河》

来源:

-->

◎蔡勋建

胡国民先生七十岁那年出版第一部文学作品集《去天堂前的开戒》时,请我帮他作序,老实说,我还真是诚惶诚恐,虽然我们是忘年之交。当我把小序写完当面念给他听时,他居然伤心抽泣起来——肯定是有文字“击中”了他,这个“多愁善感”的“糟老头”,害得我陪着他也潸潸流泪。

前些日子,胡老先生一连给我发了几个短信,说还想出第二部小说集,取名《冰封长河》,还想请我帮他再写几句话。面对他的恳切,我没敢婉拒。人呐,不惧让友情劫持,就怕被信任俘虏。况且,再冷峻的汉子,你未必能抵得住胡爹的那一种执着,那一份真诚。

平日里联络,胡爹总爱跟我发个短信,他是想给我节约话费,怕我人在上海“长途加漫游”,费钱。这次他发一则短信吓我一大跳:我的自卑导致自我封闭甚至有了抑郁症……我赶紧回复:你要走出去,多与人交流,有什么可自卑的呢?文章写得那么好,发言那么有口才,华容有几人可比呢?!我一时智窘,找不到适当的语言安慰他。

有趣的是,就是这么一个“自卑”、“抑郁”的人,居然又捣鼓出一本书来。我知道,他所谓的“自卑”,就是人老巢空的滋味不好受。我心里明白,胡爹心里头一直没放下一个人,那是他的糟糠结发妻,他的鹣鲽情深、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伴。老伴遽归道山,已好几年,可他就是一直没从那种椎心泣血的思念中走出来。他压根儿就不想走出来!这人呐有时就在眷念之中寻找慰藉。他的确短篇小说《流水鸡蛋》读来让人饮泣,实际上是他对夫人的默默追思,无限的轸念带着无限的遗恨,永远的思慕伴着永远的呼唤……呜呼,天夺爱妻!皤皤胡爹仿若庄周“鼓盆而歌”。

胡爹写了一个“自序”,名曰《不想羞愧》。他将诉求全部付诸这篇文字,与其说这是他的创作告白,不如说这是他的人生宣言。人到七十古来稀,而且“功成名就”,有什么可羞愧的呢?可他竟然搬出了保尔·柯察金,还有保尔的那一句曾让多少中华儿女激动过的励志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胡爹想说什么,这不是很明白了么?

当下微博式微,微信流行,我也算一介“信”徒。有一则微信故事给我教益良深。说是一位禅师将不久于人世,他的弟子们围坐其身边,期待师父告诉他们人生真谛与大千奥秘。禅师闭目沉默许久后突然问众弟子:“怎样才能除掉野草?”弟子们说了许多办法都不能让师父满意,禅师最后把草地分成几块,命众弟子各按各的办法除草,要求明年此时此地再聚。翌年,众弟子相会,都说用尽各种办法都不能铲除杂草,只想看看禅师用什么高招。然大家没见到师父,看到的是师父那块地上杂草不见了,上面长满丰稔的庄稼。大师脱缁了,庄稼成熟了,众弟子恍然大悟:要想除掉地里的杂草,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种上庄稼。读过胡国民的自序《不想羞愧》,我仿佛感到胡爹这几年,他的“地里”也长出了一些杂草,但最终他用自己的方法“种上了庄稼”——《冰封长河》,一部十几万字的小说集,有中篇,有短篇,还有体量蕞尔的小小说,就像有高粱、有玉米、有水稻,好大一片让人生羡生妒的庄稼!

齐白石是现代中国画巨匠,而且书法、篆刻和诗歌方面卓有成就,独树一帜。但齐白石的绘画和书法,是到了六十岁以后才趋于成熟,精彩纷呈的,人称“衰年变法”。后来,人们尤其是美术界对齐白石到老年还改变自己的画画风格特别激赏与推崇。我亦想,胡国民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衰年变法”呢?他可是花甲之岁才肇始文学创作,而且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一起上。这就是属于胡爹的“衰年变法”,——换一种活法,改变的不止是艺术,还有人生。

想起了荼蘼。人们常说“花到荼蘼花事了”,这是说荼蘼花是夏季最后绽放的花,当它盛开的时候就意味着夏天的结束,秋天的开始。胡国民先生可谓老树着新花,他在人生的迟暮之年,如此花事动人,教人叹服。这也预示着一种结束,一种开始。因而他的状态更让我动容:寂然斗室,抱椠怀铅,陶然忘机。这又让我想起大诗人苏东坡的诗言名句: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