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张步真
大约两年前的初夏,我给好友熊先生去电话,打听到黄陵庙的路线。熊先生是个热心肠,说:什么时候来?我陪您去。几天后我们来到了湘阴县城,他果然在约好的街边头等候。寒暄了几句,就由他领路,直奔黄陵庙。
我是为韩愈而来。
韩愈,赫赫有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他排第一。但他的正式身份是国家公务员,担任过许多高级职务。比如,吏部侍郎,管官的官,人称“韩吏部”,也就是“人事部韩部长”。还做过京兆尹,京兆是现在的西安,唐朝的国都,相当于直辖市的市长。韩愈享年五十六岁,却在他五十四岁的时候,将自己的全部积蓄,捐给了湘阴的黄陵庙。
黄陵庙现今地属湘阴县三塘镇,在湘江与洞庭湖的连接地段,西面是青山岛,东面是汨罗江古道。清波银浪,一望无际。当年舜帝去南方巡视,在苍梧因疾病去世,他的两位妃子,娥皇与女英,闻讯悲痛欲绝,她们一路追寻而来,相传就在这一带水域,投水而殉情。
千百年来,人们都为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深感忧伤,但在同时,也夹杂一些奇谈怪论。影响最恶劣的是
《山海经·中山经》。云:“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出入必以飘风暴雨”“状如人而载蛇,左右手操蛇”……在《山海经》作者的笔下,美丽如仙女的二位妃子,竟是极为丑恶的妖怪。这无疑是抹黑善良的娥皇和女英!
最早为她们打抱不平的是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因有人进谗言告了黑状,屈原于顷襄王二年(前297),被流放到湘沅地区。长时间生活在湖湘乡野,很快被娥皇与女英的故事所感动,写成《湘君》《湘夫人》两首诗。
在屈原的笔下,娥皇与女英,是善良的化身,是美的象征,是世间妻子的楷模!而屈原,是将娥皇、女英的爱情故事见诸文字的第一人。他同时又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署名发表诗作的诗人,在此之前的《诗经》只能算集体创作。可以肯定地说,屈原笔下的爱情诗,是开天辟地第一原创。娥皇与女英的故事也就随着屈原的作品,走进了少男少女们的心扉,世世代代历久而不息!
后来,又有西汉经学家刘向著《列女传》,肯定娥皇女英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她们孝敬性格古怪的公婆,友爱嫉妒心极重的舜的同父异母的弟弟。舜登上帝位后,鼓励丈夫以德报怨,宽待那些过去的政敌。她们是当之无愧的女性的典范。
到了东汉末年,刘表任荆州牧。那时的湖湘地区,属荆州牧管辖。为了休养生息,刘表奉行“爱民养士、从容自保”的政策。于是在这里竖起了一块碑“湘夫人碑”。又经过一些时候,此地又修起了纪念二妃的黄陵庙。从此,南来北往的诗人,如李白、杜甫……都曾来这里祭祀,还留下许多优美的诗篇。
不久,韩愈也来了。只不过韩愈的这次南行,不是官员出差公干,也不是闲云野鹤作自助游。而是走了厄运,他是以罪臣的身份去南方贬谪任职。
事情起因于元和十四年(819)正月,朝廷决定隆重迎接佛骨,韩愈却觉得这是劳民伤财的事情,于是发表了一些措辞过激的意见。皇帝十分不满,一怒之下,撤去他刑部侍郎的职务,贬谪到广东潮州当刺史。“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因言获罪,只得狼狈上路。经汉水,进长江,入洞庭。那时的潮州还是化外之地,加上气候炎热,北方人视之为畏途。一路上,韩愈心里总是惴惴然。
一天,他乘坐的官船,即将由洞庭湖进入湘江。在江口岸边,一眼就望见了李白和杜甫祭拜过的黄陵庙。这时,他记起围绕娥皇、女英的种种纠葛。对于“妖怪”一说,韩愈嗤之以鼻。他想得更多的是二妃的美德:脱舜之厄,成舜之圣。舜以德治国,声名远播,功劳有她们的一半,于是心里顿生敬意。他说:“二妃宜当为神,官民都应当来祭拜。”
韩愈到了潮州,工作竟然十分顺利。潮州有一条鳄溪,常有鳄鱼为害,把老百姓的牲口都要吃光了。韩愈到任后,一方面组织百姓驱赶,同时写了一篇文章痛斥鳄鱼的恶行。限令鳄鱼至迟七天之内离开,回归大海。否则,“必尽杀乃止”(《祭鳄鱼文》)。奇就奇在这里,很快地,鳄溪之水竟然西迁六十里,从此再无鳄鱼出现。估计是海潮退了,鳄鱼进不来了,老百姓却把功劳记在韩愈的头上。甚至将鳄溪更名为“韩江”,以表达对他与百姓同心的敬意。
九个月后,韩愈调任袁州刺史。袁州在江西,自然条件比潮州要好,特别是与京城又近了许多。次年十月,更是喜从天降,他被朝廷调回,升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国家考试中心主任!韩愈又春风得意。当他静下来时,忽然想起途经黄陵庙时的情形。那天天气很好,岸边芳草萋萋,山头树木翠绿。别人说娥皇、女英是妖怪,奇谈怪论沸反盈天;而他,则是第一个将她们尊为“神”的人。韩愈那会儿想:一定是两位神仙在冥冥之中提携了他,要不然,怎么会有这样好的运气?韩愈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于是当即决定,将历年私房钱存款十万,全数寄往岳州,作为维修黄陵庙的费用。
一年后,庙宇修葺一新。
长庆元年(公元821),韩愈的好友张愉自京师调任岳州刺史,行前,韩愈拜托张愉说:“请赐一块石碑给我,让我来写一篇碑文,记下黄陵庙的事,使后世知道娥皇与女英的高贵品德。”张愉自然照办。《岳州府志》记下了韩愈的盛举,韩愈的《黄陵庙碑记》,也一直传诵至今。
当然,韩愈的好运气可能是一种巧合。但话又说回来,向善向美这本身就是一种美德。有着美好品德的人,运气总是会很好的。只是由于山川地理的变迁,昔日那个香火旺盛的黄陵庙,早已在风雨侵蚀中不见了踪影。日月不居,春秋代序。经过历史长河的浪花淘洗,我们仍然会记住那些曾经美丽的遗迹,于是便有这一次黄陵庙之行。当年吹拂过韩愈的微风,吹在我的身上,引起我无尽的遐想……
2021-05-22
00:00:00:0428410http://192.168.99.30:8088/pc/content/202105/22/content_4284.htmlnullcontent_4284.html11湘阴黄陵庙故事/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