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家河看雪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王家河看雪

来源:

-->

◎易石秋

尽管早有天气预报作为铺垫,但当岁末的那一场雪到来的时候,心中还是涌起了一种说不出的惊喜。头天晚上还很难看出下雪的迹象,总觉得缺少了一点古人“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雅韵,让人不禁生出些微的失落来。谁知第二天一睁开蒙胧的睡眼,赫然发现窗外的光线要远比平日敞亮许多,立即条件反射一般地意识到:真的下雪了!

迅速穿衣起床,推窗一看,房前绿化带里的树木早已披上了洁白的盛装,玉树琼枝之类耳熟能详的描述,已经难以曲尽其中的风韵,还真有些“千树万树梨花开”“千朵万朵压枝低”的味儿。特别是那叶子密集、叶冠硕大的玉兰树上,堆积着一大团一大团的银卷,一树一树高低错落地排列着,俯瞰之下宛如跳伞比赛时一个个飘浮在空中的降落伞,又如碧空中那一朵朵巨大的蘑菇云,充满了一种别样的情趣。而那些小叶片的树枝,如香樟树、桂花树等,微黄的绿叶之上点缀着微微的雪痕,恰恰与那一团团的雪球形成错落有致浓淡相宜的布景。

地上的积雪已有好几分后,目光所及,到处都是白茫茫的,已经丝毫看不到地面的底色。连绿化带里平时显得颇有些张扬的草皮,此刻也已被遮掩得严严实实,丝毫不见半点裸露的痕迹。而大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雪化在朔风中飘飘悠悠的乱卷,似乎要把整个天地都网罗在它洁白的帷幕之下。

有好几年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大雪了,在颇有几分陶醉的同时,我不禁好奇心大起,想起相隔不足百米的王家河来。在这样漫天的飞雪里,一定会有另一番光景吧。于是仿效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兴致勃勃地前往王家河看雪。

一路上,雪没脚踝,风卷雪舞,颇觉冷涩迷茫,行进也很有些艰难。但地面已经有了不少杂乱的脚印,想来应该是更有早行人了。登临王家河二桥一看,果不其然,已有三三两两的男女在那儿当起了拍客,不同色泽的衣服,特别是那在风雪中飘动的各色围巾,成为茫茫雪野里最具暖色调的点缀。大家呼朋引伴,指指点点,拍这拍那,似乎要将全部的美景一并收归胶片之中。更有些小情侣变换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想因着这纯洁无比的底色,留住爱情里至清至纯的倩影……

因为气温过低,河水中的雪来不及融化的部分,已经固化为一层薄薄的冰花。而众多冰花的沉积与聚集,把王家河变成了一条长长的冰河。此时远看已非往日清澈的模样,变得有些墨绿,在白雪的映衬下更是对比鲜明,似乎就是传说中王羲之洗墨池一般的颜色。不过河边的树叶上倒是堆满了积雪,仿如千万朵银白的棉球,洁白晶莹得十分可爱,根本不需要像王冕一样大声嚷嚷“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急着去为那“个个花开淡墨痕”的花朵声辩了。

河面上不时有一小群一小群的鸟儿上下翻飞,像黑色的闪电,时而掠过水面,时而又箭一般穿过空中,然后消逝得无影无踪。遗憾的是,既不知道它们的名字,也不知道它们究竟是要在水中觅食,还是有意展示自己凌风斗雪的风姿。不过它们成为了此时王家河上空最为灵动的布景,最为美丽的诗行,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高尔基笔下那在暴风雨中展翅翱翔的海燕。

颇为耐人寻味的是,柳宗元曾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来描写江雪,张岱《湖心亭看雪》也说“湖中人鸟声俱绝”,而此时的王家河,人与鸟成为了雪野里最灵动无比的精灵。这种背景上的巨大反差,我想除了与他们特定的生活境遇,与他们作品中所要抒发的独特情感有关以外,江山异代不同时也应该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吧。如果他们也像我们大家一样,能有着这种休闲的心态,不知道又将书写出怎样的诗文。

漫步沿岸的环河游路,脚下悉索有声,前边白光耀眼,两旁冰枝玉叶,自有一番远异于往日的情趣。路旁不时有几朵盛开的茶花,在晶莹的雪与碧绿的叶的覆盖之下红光灼灼,成为特别惹人眼球的点缀。然而最让人震撼的,还是梅花树那片叶无存的枝干上的腊梅,一串一串的,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傲然绽放,那朵朵鲜红在白雪的映衬下越发明艳,让你心中突然涌起无限的温情与暖意,难怪古往今来的人们都要把它当成傲霜斗雪的勇士与报春的天使。

2021-01-30

00:00:00:03786601王家河看雪/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