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抗战重大战事纪实
来源:
-->
君山区位于岳阳市西部,北靠长江,南绕洞庭,水路通三江达两湖,陆路西联华容古道,有“河西走廊”之说。其湖口是“云梦通渠”和“子胥渎”的重要部分,为古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该区域成为湘北地区抗战的最前线,也是抵御日军进攻大西南的前沿阵地。
1938年11月,岳阳城区沦陷后,巴华地区战略位置更为突显。日军被困于这一区域长达二年之久。为打通岳阳至宜昌的长江航道,加强对湘川两省的战略攻势,1940年6月,日军调集约15000兵力,分五路渡江渡湖,大举进攻河西地区,以此清除进攻大西南的屏障,拔掉君山(河西地区)这个“钉子”。
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国军以七十三军(第十五师、第十七师、暂编第五师)和四十四军一部(第一四九师,一五○师)加上巴华地方武装共约10多万人,在河西地区沿江沿湖一线布防,同日军展开了新河口之战、壕子口之战、君山岛之战等11个有影响的战斗,歼敌上万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新河口之战:军民一心战日寇
新河是华容河在君山境内的河段,新河口指罐头尖至六门闸这段水域。日军占领上海后,南京国民政府调派北方第五十三军驻守长江以南洞庭湖以北(今君山区境内)。六九六团负责采桑湖一带防御。当地老百姓与战士一同挖战壕,做工事,筑河坝,建立水上封锁。团部决定在新河口与文家湾河段筑木桩栏护坝7处,所用竹木均由老百姓捐献,并派一个连的兵力值勤守卫,主要巡逻在新河口这段水域。
8月一天早晨,日军乘20多只汽艇突袭新河口守军。六九六团获知情报后,立马组织全团官兵,进入战壕,与企图登岸之敌展开顽强抵抗,加之护拦坝和水下暗桩限制了日军汽艇作用的发挥,守卫团多次挫败敌人的猛烈进攻。至傍晚时分,日军见久攻不下,又损兵折将,随即撤退。此次战斗,守军共击沉敌汽艇4艘,毙敌70多人。
壕子口之战:芦苇丛里设埋伏
壕子口在今君山区广兴洲镇境内。1938年11月11日,日军侵占岳阳城区后,企图跨过洞庭湖,突破巴华(今君山区境域)防线向华容县城进犯。当时,通往华容县城的陆地路线必经广兴洲壕子口。驻扎在广兴洲的国军是改编后的东北军第五十三军一一六师六九六团。壕子口由一一六师直属侦察营营长王兆华将主要兵力部署在壕子口,并在广兴洲码头附近的危家墩驻扎一个连,以防日军以江北盐船套为跳板,过江偷袭广兴洲集镇。1939年2月24日,营长王兆华获日军准备过江进攻壕子口情报后。于子夜率两个排进入阵地,6挺机枪呈一字形排开,在芦苇丛中设下埋伏。第二天凌晨,日军分乘3艘汽艇在壕子口登岸,向大堤突进,踏进淤泥地,进入埋伏圈。国军立即开火,日军慌不择路,多数深陷泥中,只有少数日军逃回。此次战斗,消灭日(伪)军3个排70多人,击毁汽艇1艘,活捉日军官2人。不久,日军又进攻,王兆华带领战士居高临下,打退日军两次进攻。数日后,王兆华带领全营战士主动出击,在三家店应战从壕沟进犯的日军,打死日军27人,俘获数人。王兆华因指挥有功,第六战区开会嘉奖他,提升为上校团长。
君山岛之战:“三克君山”收失地
君山岛在洞庭湖口中央,岛上有72峰。岳阳城区沦陷后,君山岛成为进入长江水道和洞庭湖腹地以及借道湘江深入长沙的战略据点,有水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为此,中日双方军队在此展开拉锯战。1938年11月,日军舰在飞机的掩护下侵占了君山岛。
1939 年4月驻守钱粮湖一带的五十三军某团乘民船登岛击退日军,不久又被日军占领。6月23日第九战区中国军队组织多艘战船,夜袭驻岛日军。一时枪炮声起,日军惊慌失措,损失惨重。第二天白天,日军集结停靠在本地的舰船攻占君山岛。7月24日,中国军队躲过日机白天的轰炸,再次夜袭君山岛,击败了日军,收复了君山岛,史称“三克君山”。
(郭显斌
涂山河)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