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知识早知道
来源:
-->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长假里与亲朋开心团聚的同时,也应防范疾病的突袭。记者昨日从岳阳各医院急诊科了解到以往春节期间发生的急诊故事,希望这些典型案例,能引起广大读者重视,以防春节期间常见疾病的发生。
“甜蜜杀手”——糖尿病
案例:62岁的余爹患有糖尿病多年,一直靠药物控制血糖。去年春节期间,在外地上班的女儿、女婿回家过年,孝顺的女儿每天陪余爹外出尝美食,春节几乎没在家吃过一顿饭。初五上午,余爹的女儿发现父亲昏迷不醒,忙将他送到市一医院,检查发现,余爹的血糖是正常值的五六倍,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过静脉输液、补充胰岛素后,他的血糖才逐渐下降,意识慢慢清醒。
市一医院内分泌科王晓岳主任称:“糖友”在开心的春节也要注意生活习惯,要做到三点。一是心中有病:糖尿病患者要时刻明白自己的病,哪怕在家人团圆的春节,也不能因“放纵”饮酒导致进食减少,造成低血糖;不要抽烟,这会使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血管痉挛,危害巨大。二是管住嘴:春节期间家里用来招待客人的坚果、蜜饯等都较多,面对各类美味的诱惑要尽量控制住自己,少吃或不吃零食。三是吃对味:如吃水果尽量选择血糖指数低的水果食用;口味要清淡,少食或不食含盐多的腊鱼、腊肉,少吃含脂肪多的食物等等。
“致命伤害”——气管异物
案例:年前,3岁男孩真真在家中玩耍时不小心摔了一跤,一阵剧烈的咳嗽后,父母发现真真出现了喘憋、呼吸困难症状,随后立即将他送至市三医院五官科,通过紧急手术,医生从真真气管里取出导致其窒息的核桃,方才让他顺利脱险。
市三医院五官科主任沈林雄告诉记者,气管异物发生时,若孩子尚能说话、发音,家长应鼓励其自行咳嗽和用力呼吸。对较小的孩子或通过孩子咳嗽不能排出异物,采取拍背法:让孩子取立位或坐位,头部低于胸部以下,家长站在孩子侧后方,一手围扶患儿,另一手在肩胛区脊柱上给予6-8次急促拍击,以驱除异物。或采取海氏急救法:双手抱孩子腰部,一手握拳以拇指抵住腹部中间,另一手握该拳,用力快速向内向上冲击6-8次,驱出异物。如果孩子出现意识不清,应立即将孩子仰卧,仰头拉直气道,给予6-8次拍背和手拳冲击,配合人工呼吸,直到异物排出;如通过家庭急救未将异物排出,应立即拨打120,转入医院急救。
“死神来了”——急性胰腺炎
案例:去年年前,家住南湖湖畔新村的蔡先生和公司同事聚餐,豪饮了两大瓶白酒。回到家后,便感到头昏脑涨、上腹疼痛,并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以为是喝酒过多导致酒精中毒,喝了一杯牛奶后昏昏入睡。第二天上午蔡先生的妻子下班回来,呼其不应,并发现其额头发烫,满嘴酒气。急忙呼叫120,送至市一医院急救治疗。医生诊断其为急性胰腺炎,迅速采取禁食、止痛、胃肠减压、预防感染、抑制胰酶分泌等抢救措施,才保住了他的性命。
市一医院肝胆科主任陈鹏称,预防节假日急性胰腺炎的发生,需避免暴饮暴食,控制烟酒。一旦出现酒后腹痛疑似胰腺炎症状应立即禁食禁水,否则会加重病情,同时立即就医治疗。胰腺炎患者应待腹痛消失、体温正常后才能逐渐恢复饮食,以少量流食开始,禁肉类和蛋白类饮食。如进食引起病情复发,需继续禁食禁水。
“冲动魔鬼”——心血管疾病
案例:去年春节期间,市一医院接诊了一名76岁的高血压老人,入院时老人呼吸已经十分困难,经过医生紧急抢救后,才转危为安。事后,医生询问老人病情时才知道,因为他迷信“大年初一吃药,一年都要吃药”的说法,所以从初一就偷偷将降压药给停了,这次子女带着孩子回家一“闹腾”,老人的血压就直接飙升了。
市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徐细平称:春节期间,是老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因为高兴操劳,走亲访友,子女回家了又走,不少老人情绪反复波动,再加上作息时间被打乱,很容易让旧病复发。老人要学会管理好自己情绪,不要大喜大悲,本身有躯体疾病的,一定要坚持服药和治疗。
本报记者
李弈萱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