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年“乐”与“礼”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张家界日报
□百华

阿林

“新年钟声九州鸣,无边风光一呼新。”新的一年来到了。

新年快乐!在这一天,每个人都会感觉到,那些旧的日子,那些曾经走过的路,那被叫做“过去”的时光,永远地过去了。

在新的一年,人们将继续着对学业、事业和生活的付出;在新的一年,同样也会如同过去的一年那样,收获着在付出之后的得到。在新的一年里,会得到友人的帮助与关爱、会收到礼物;当然,自己的心里,也同样,在关心着、在牵挂着亲朋好友,在为理想而每天、努力着、付出着极不平凡新的一年里。新年里将遇到很多好事,会得到很多欢笑。在的一年中品读着生命的种种滋味和乐趣。

在新年的这一天,该为过去打个结。为过去打个结,错误也好,过失也罢,过去了就过去了,不要回头去看、去计较、去在意。放下旧的、不合适的、不再喜欢的、不再愿意继续的——只有放下过去,这样,才可以轻松地迎新新鲜的日子。

在新的生活里,千万别要以旧的人生态度来应付自己,以惰性来让自己继续活在以前的日子里,活在过去的束缚之中,不敢开始新的生活,不敢寻求真正的自我?在这崭新日子开始时,有位哲人道出一个人生真谛就是:当你不再应付自己的时候,真正的“新年”才会来到。这样的新年,才是快乐的新年。辞旧,迎新,就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在自己的心里,点燃几串响亮的爆竹。然后,开始新的生活,在新的一年里,继续着自己的理想,感激着自己的生命!让新的一年,成为生命中真正意义上的“新年”!

人们都知道,新年的“乐”与“礼”是相关的词,既有“乐”也有“礼”。

我们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何谓“礼”?东汉刘熙《释名》:“礼者,体也,得事体也。”说的是语言行为要妥当得体。东汉许慎《说文》又讲:“礼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古代讲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的本质在于敬,故《墨子》又说“礼,敬也”。礼无不敬,法无不肃。礼就是围绕“敬”所形成的(个人的)品德修养和(社会的)规范制度。所以宋儒朱熹讲:“礼,谓制度品节也。”

礼其实是一种规范。人们常说“礼乐”二字,乐主内,礼主外;乐求同,礼辨异。音乐打动人的内心世界,礼仪规范人的外在行为。音乐体现人的本性与真情,礼所规定的是理所当然的语言行为。孔子问他的儿子小鲤,可曾学《诗》习《礼》否?并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左传·哀公二十七年》有一句很深刻的话:“多凌人者皆不在。”横行霸道胡乱折腾的无礼之徒,折腾来折腾去就把自己折腾掉了。有道是,人心似铁,官法如炉。礼失去约束力,法就会顶上来。然而,礼是一道“罪与罚”的“防火墙——“礼禁将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律一旦在谁身上施行,那就已经造成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悲剧与耗损。所以《孔子家语·贤君》才讲:“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诗经·鄘风·相鼠》亦云:“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礼是用来传递美好情谊的。礼的最高境界是德义,懂得回报,即《礼记·曲礼上》所谓“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也就是民间所看重的“还礼”,讲究“礼不过月,债不过年”。礼可以是礼节礼数,也可以物化为礼品礼物。俗话说,礼多人不怪,话多人不爱。小到亲戚间走动,大到国际上交往,既少不得礼数,亦少不得礼物。《礼记·表记》云:“无礼不相见也。”东汉郑玄注:“礼,谓挚(贽)也。”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都是讲的这个意思。

礼物,贵在其所体现的意义,不在乎它本身有多么贵重。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辩证地看,礼重了反倒可能把情义变得轻了,或者彻底变了味儿了。尤其是公务交往以及上下级之间,礼品太昂贵,出手太阔绰,即有攀附、夤(yín)缘、贿赂、收买、交易等之嫌,属于“金玉其外,炮弹其中”之类。这些年来,由于没有过好“礼关”而栽了跟头的大小官员不知多少。

俗谚云:“走得亲,放得生。”礼的作用就是让人往来亲近。礼的意义更在于使人事和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天下和平,幸福快乐。

2020-12-31

00:00:00:0382950http://118.254.9.122:8081/zjjrbpc/content/202012/31/content_38295.html1新年“乐”与“礼”/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