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抹橘红色绽放文明花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张家界日报
本报记者

李成义

通讯员

向巍

三千奇峰云遮雾绕,城市干道洁净如新。在张家界市城区的主次干道上,一群身着橘红色制服的市环卫人始终默默奉献,笑迎海内外游客开启美好的山水之旅。

橘红色是他们的底色,大街小巷是他们的战场。他们传递文明,用辛劳的汗水浇灌出文明的花朵,在这座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山水之间荣耀绽放。

1.目标导向——找准文明创建的切入点

文明是城市的窗口,是机关单位的一张闪亮名片。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城管局的坚强领导下,市环卫处以“努力把张家界打造成国内最干净旅游城市”为目标,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在不断提升环卫各项工作的同时,努力开创文明单位建设工作新局面。

“四一”“三二”工程是市环卫处文明单位的核心抓手。围绕该工程,市环卫处在“四抓一促”“三为两争”方面率先下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先手棋。

“四抓一促”即“抓好党建引领、抓好安全生产、抓好技术创新、抓好学习强国,促清洁卫生有序可持续发展”;“三为两争”则是“我为环卫添光彩、我为环卫树形象、我为环卫作贡献,争做最美环卫工人,争创模范党支部。”

深入推进该工程的过程中,市环卫处切实做好了“物质、精神、政治”三个文明的齐抓共管,在“组织领导、思想建设、学习教育、业务工作、文化活动、关心关爱、社会新风”方面定下“六好”工作目标,扎实推进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为城市的干净和整洁奉献力量。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创建伊始,市环卫处便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主任向平华同志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的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把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单位创建纳入环卫各项目标管理。

有了领导核心,就要擘画好蓝图、落实好责任。通过对创建工作进行认真研究,市环卫处制定了《市环卫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规划》,全年专题召开工作会议6次,定期研究工作,传达上级有关文件和精神,总结各阶段的创建工作,安排布置近期工作。

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事关全盘,从组织领导到业务工作再到文化活动,抓好细节才能做好保障。以文化人的工作是否卓有成效是一个文明单位重要的衡量指标。在文化活动中,市环卫处认真开展各类志愿活动,首先就以党员为核心组建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三导”和重大节日及活动期间的志愿服务。

此外,市环卫处深入开展的“我是党员标杆”“党员示范岗”“雷锋志愿服务”“社区疫情摸排”和“一个党员一面旗、

群众就向我看齐”等党员公开承诺践诺活动,至今仍为环卫处诸多党员津津乐道。战斗在一线,和工人心相连,市环卫处的党员们实实在在地让党旗在街道、社区高高飘扬。

疫情期间,市环卫处干部职工纷纷响应单位号召,自发为疫情防控工作捐款共计32248元。后来,又走访慰问“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认领“微心愿”,送去温暖。

文明是一种尺度更是一股强劲的动力,只有明确了文明单位创建的工作目标,工作方法才能更精准,党群关系才能更密切。一系列的举措和成效表明,市环卫处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文明单位创建正如火如荼,迈着坚定的步伐前进!

2.以人为本——培育文明创建的环卫铁军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环卫工人的生动写照。文明创建,人是重要因素,人的素质充分体现文明单位的形象。

市环卫处1994年成立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支1000多人的大队伍。二十多年来,市环卫处以人为本,持之以恒地让每位环卫工人,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争当城市环境卫生的义务宣传员、讲解员,做好城市文明的传递者,并时常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和退休人员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促进了全体职工的身心健康。

一直以来,环卫工人起早贪黑,风雨无阻,步行清扫路面,驾车清运清洗,穿行于市城区各个主次干道、街巷、垃圾站、公厕之间,时刻扮演着“城市环境管理卫生主人翁”的角色。一种默默奉献、扮靓城市的文明精神早已在环卫群体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日积月累培育出了一群出色的环卫铁军。

氛围文化是环卫文化的“传播器”,发挥着承载和辐射作用。市环卫处尤其重视氛围文化的营造,扎实做好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两篇文章。

今年,市环卫处持续为干部职工注入新知识新理念,通过聆听全国“两会”精神专题辅导和传统教育党课,组织党员前往怀化芷江等地接受红色教育充分拓宽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同时积极开展主题党日和“学习强国”学习评比活动,通过党小组会、部门会、个人自学等方式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环卫行业标准、人事管理条例和财经法律法规等内容。通过学习,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以及业务水平得以提高,环卫队伍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树立。

新时代的环卫人当有新面貌和新作为。市环卫处紧扣“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分别在春节、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组织开展2020年迎新春文艺汇演、为环卫工人送春联和“庆中秋、迎国庆”等各种活动,并召开张家界市庆祝湖南省第二十五届环卫工人节暨环卫工作大会,邀请典型代表上台发言,在各大媒体平台对优秀环卫代表进行宣传报道,大力弘扬环卫工人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全社会树立起尊重、理解、支持环卫工人的良好风尚。

让张家界环卫人值得骄傲的是,在2019年湖南省“守护一湖四水,建设生态强省”住建行业职业(机动清扫工)技能大赛中,市环卫处受省环卫协会邀请,选派优秀特种车司机参赛,并以“我们的城

我们的家”作为闭幕式节目,充分展示了张家界环卫人的风采。2020年,市环卫处又选出了三名优秀代表参加湖南省住建行业职业(保洁工)技能大赛,誓要再创佳绩。

正如市环卫处党支部书记、主任向平华所说,张家界环卫队伍正以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为契机,不断夯实业务技能,切实让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和环卫事业高质量发展齐头并进。

3.保障有力——探索文明创建的良好机制

健全的工作机制是搞好工作的保障。

思想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先导。创建之初,市环卫处就组建了网络文明传播志愿小组,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重大网宣活动。

良好的思想从宣传教育开始,市环卫处大力倡导文明上网,要求职工恪守网络道德,文明上网,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网页,不制造、不传播网络有害信息,全年无不文明现象发生。这一做法为市环卫处创建文明单位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舆论保障。

走进市环卫处,悬挂在大门东侧墙上的各项工作制度和进度图表十分醒目。制度即铁律,市环卫处坚持做好制度文章,对标对表将文明创建工作有机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去,为文明单位创建营造了你追我赶的工作作风。如今,在街道冲洗保洁、垃圾清运、站厕管理、水上环境管理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市环卫处正蹄疾步稳推进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今年国庆期间,在官黎坪竹园里公厕,官黎坪环卫所环卫工人从早上6点半到晚上12点,坚持在岗维护公厕卫生的同时,还担当起志愿服务的角色为游客提供帮助。这是市环卫处千余名环卫人的一个工作缩影。作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环卫人,市环卫处广大职工认真落实岗位职责,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城市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善,获得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高度评价。

对于街道冲洗和保洁工作,市环卫处探索总结出了高效运行的“3321”工作方法,即“三道冲洗、三道机扫、二次普扫、全天保洁”。在张家界市城区,每天约有202辆环卫大小车辆和1000多名环卫工人(含市场化公司)美化这座城市的环境卫生。同时环卫工人既当好城市卫生员,又当好城市宣传员,还当好文明的传递者,每年都有20多起环卫工人拾金不昧的事迹发生。

每天,道路冲洗的作业时间长达19小时,白天还增加洒水压尘频次,有效控制了扬尘污染,并严格做好巡回保洁以及公交站台、果皮箱和桥梁护栏擦洗工作。

在站厕建设中,在市城区新建(改造)了63座公厕,每座公厕都配备了母婴室和残疾人厕位,还完善了视频监控系统和除臭设备。实行专人管理,定人定岗,做到督查日志和工作制度牌上墙,公开投诉电话,接受市民监督。推行24小时值守制度,还要求每名值守人员在遇到老、弱、病、残人员如厕时,要主动搀扶。现在,公厕已经成为我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真正实现了“一厕一景、一厕一品”。2019年,台湾彰化市公所共12批次约400余人来参观我市公厕建设,并给予高度评价。

此外,在垃圾分类工作、疫情防控阻击战、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迎检等工作上都有环卫群体所作的贡献。今年11月,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10月湖南省环境质量状况,张家界市优良天数比例为100%,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全省第一。这一优异成绩的取得,与全体环卫人的努力密不可分。

创文明单位,谋行业发展。在市环卫处,文明创建犹如一个支点、一面旗帜、一声号角始终贯穿于工作的始末,文明精神在建设发展中相得益彰,创建过程中所探索积累的工作方法正逐步形成常态机制,久久为功。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向平华表示,

文明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市环卫处将以争创文明单位为契机,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努力在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环卫为民、环卫便民活动,当好这座城市的环境卫生管理主人翁,开创市环卫处精神文明建设新天地!

(本版图片由市环卫处提供)

2020-12-10

00:00:00:0——市环卫处争创2020届市级文明单位工作纪实376320http://118.254.9.122:8081/zjjrbpc/content/202012/10/content_37632.html1一抹橘红色

绽放文明花/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