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出墙凌霄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张家界日报
□醉冬

楼下单元门口那堵黛瓦粉墙上,有一蓬越墙而过的凌霄。繁枝倒挂,覆盖面积足有一平方有余。

十余年前的深秋,我刚搬来居住时,仅有三两个枝条探出头来,还没完全越过墙头。没曾想到,十余年里,它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竟悄悄地匍匐向前,越墙而过,将繁花绿叶编织的美延伸到了另一方天地。

春夏之交,这蓬凌霄叶茂花繁,那内面鲜红,外表橙黄的花冠,在油光绿叶陪衬下,格外惹人喜爱。一到花季,喜赏花观月,爱美爱诗的左邻右舍,似诗人叶绍翁春日游园般,步履轻盈,纷沓而至。他们或倚于花旁、或蹲于花下,静看花开花落,乐观蜂蝶嬉戏。那充满绚烂诗意的花叶、虬曲黯黑的枝条,与嬉戏中的蜂蝶,相映成趣,自然而然别有一番情趣。

凌霄就在我家楼下。每天出入家门或推开窗棂、或出入阳台,都会映入眼帘,几乎随时都能领略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境。下楼打花旁经过,偶尔还会欣赏到难得一见的落花凋零之胜景,真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越墙凌霄的主人,与我们小区一墙之隔,是一户独体别墅人家。我猜想,应该也是爱花人,因为在他的门前屋后,不仅种有凌霄,还种有桂花、紫薇、三角梅、牵牛花等各种植物。好多次,我伫立在单元门楼上的平台上,朝那户人家眺望。一则为赏花,另则也想见识一下种花人。但这么多年,一直未能如愿。

初秋一日凌晨,一场秋雨让渴望雨露滋润的人间万物得到了舒展。当然,越墙而过的凌霄也不例外。那天清早,我途经此地,只见绿叶繁花上散落的水珠,似水银点缀,剔透晶莹,使得花叶犹为娇艳。

“唐哥,在拍照呀?”

“嗯,上班去?雨后的花,好看,拍几张!”我回头,微笑作答。

与我打招呼的是住我家楼上的姚女士。作为邻里,经常相遇,自然熟识。妻子曾多次提及,住我们这栋楼的左邻右舍,都很懂礼数,相遇皆能互致问候,一脸笑靥。所以,一提及邻里,妻子总是满脸堆笑。

正当我拍花入神时,墙外传来隐隐约约的说话声。

“小龙,种这棵凌霄时,我记得那时你才读小学,一下子上大学了。”

“嗯,好快!”

“上大学后,要自信,不要因为家庭贫困而自卑,特别是不要埋怨父母,他们一辈子在山沟里辛劳也不容易……”

“放心吧,伯伯这么多年资助我们,我会记住您的话的!”

因墙头高过头顶米余,无法目视。我一溜烟儿往单元门楼上的平台跑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背影高大、右手拖着一把扫帚的中年男子与一名女孩往别墅前院走去的背影……

“难道别墅主人也在资助山区贫困莘莘学子?”想到这,不仅想起了我的一位兄弟。十多年来,他也一直在资助山区贫困学子。今年他资助的一名学子竟以598分的好成绩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得知喜讯,一日,他专门开车去山里,邀请资助生和其母亲前来城里家中小住,设宴祝贺。

“多种花,少栽刺。”每当看到这蓬越墙而过的凌霄,看到满脸笑靥、前来赏花拍照的邻里,就会想到一墙之隔的凌霄主人,也会想起这句我早已烂熟于心的民间谚语。

其实,打小时起,就经常听父亲在饭桌上说起这句民间谚语,于我而言,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了,因为,直至现在,回家看望八十有余的老父亲时,他偶尔还会提及。儿时不懂,加之父亲也没进过几天学堂,也未能解释。直至明事理后,才方知其真正意义。

哪天,真想去登门拜访一墙之隔的凌霄主人,就因为他喜欢种花。

2020-11-20

00:00:00:0369450http://118.254.9.122:8081/zjjrbpc/content/202011/20/content_36945.html1出墙凌霄/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