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为何日本会有超过25000家百年企业?(下)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张家界日报
后藤俊夫

工匠精神

2016年至今,中国领导人多次在很多场合提到过“工匠精神”一词,备受社会关注。

关于工匠精神,我想提出四个问题:

什么是工匠精神?

为什么在今天的中国,工匠精神很重要?

哪些企业是工匠精神的最佳体现?

如何实践工匠精神?

首先讲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工匠精神?我总结了中国提出的工匠精神的四个方面:①

精益求精;②严谨,一丝不苟;③耐心,专注,坚持;④专业,敬业。在这四点的基础上,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还要再加一条,那就是要有服务社会的精神,也就是利他之心。

那么为什么在今天的中国,工匠精神很重要?我认为中国不断地强调工匠精神,讲的并不仅传统工艺品的工匠精神,2016年底,李克强总理曾明确表示,工匠精神与《中国制造2025》有关。所以弘扬工匠精神是为了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是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精神动力。

那么,哪些企业是工匠精神的最佳体现呢?

制造业

我认为在制造业中,日本至少有这三家企业:丰田、资生堂和东陶(TOTO)。

丰田企业一直努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商,因其管理实践而闻名,丰田创始人丰田佐吉提出的“五条训诫”是丰田公司一直践行的纲领。其纲领总结起来就是:获得的利润不是用来改善生活,而是要增加生产投资。

第二个企业是资生堂,自1872年创业之后,百年至美不变,一直致力于对美的追求。为了发展中国化妆品市场,做了大量的研发工作和长期的市场研究。

第三家公司是东陶(TOTO),1917年成立,主要致力于水坐便器的尖端技术,始终追求高品质,使用户享受卫生健康舒适的生活是TOTO一贯追求的目标。如果没有他们的工匠精神,半个世纪前日本就无法实现厕所革命。在中国的地标性建筑如水立方、鸟巢等,都可以见到TOTO的身影。

非制造业

在非制造业中,工匠精神也非常重要。我认为至少有这3家企业一直在践行工匠精神,他们分别是7-11便利店、新干线和帝国饭店。这里我重点给大家讲讲新干线和帝国饭店。

“奇迹七分钟”

以1874年开始建设的铁道为基础,新干线在1964年在东京首届奥运会上开始投入运营。因其速度、安全和出色的服务闻名于世,但其实,它的高度清洁也是非常重要的特点。

哈佛商学院研究人员对新干线的保洁情况进行调研后,制作了一个“奇迹七分钟”的教科书。列车停车到开车之间有12分钟暂停时间,除去上下车的5分钟,只有7分钟清洁时间。在平均年龄50岁的新干线的保洁人员高效作业下,

5分27秒就完成了列车的清洁工作,并且清洁的质量还非常高。

他们能够制造这“奇迹七分钟”,主要是因为他们有为乘客服务的骄傲和乐趣,他们的工匠精神使得奇迹能够发生。负责欧洲高铁运营的法国国铁总裁曾自负地说过,“与新干线比,在技术上我是不输的”。但是参观完新干线的服务后,他幽默的说:“这个我模仿不了,必须要把日本的超级清扫员带回去才行。”

帝国饭店

帝国饭店兴建于1890年,1923年地震后,饭店周围很多房屋倒塌了,但帝国饭店经受住了考验,并且在地震之后的火灾中成为了一个安全岛,庇佑了很多人。

当时,帝国饭店还给英美法意大使馆,中瑞等领事馆提供了临时工作场所。地震之后的前4天,每天为人们免费提供食物,多的时候每天有2500人。

这是帝国饭店的历史,我再给大家讲讲帝国饭店有关工匠精神的两件事情。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在回忆录里面写道,帝国饭店的擦鞋人是他的老师。这个擦鞋人在帝国饭店工作,不仅擦鞋技术一流,对于那些每年只来一次的客人,他都能有很良好的记忆,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尊重客户,这正是这个擦鞋人工匠精神的核心,所以李光耀称他为老师。

在帝国饭店有一个客房服务人员小池幸子,在50年的工作中,她服务7万多客人。她一直在尽心尽力为客人服务,作为完善服务的证明,传说她清扫完毕之后会亲自喝厕所里的水。所以总结来说,工匠精神不是上级要求下级做,而是自己主动去实现。

那么究竟如何实践工匠精神呢?首先,经营者必须充分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其次,员工层面也要有这样的意识。如果公司里做不受人待见、最不干净的工作的人也有工匠精神,也为自己的工作骄傲的话,那才是成功的工匠精神。

日本企业里,工匠精神是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的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长寿企业都是在传承工匠精神并将其作为员工长期的共同价值。

工匠精神与长寿企业究竟有何关系呢?

六大长寿成功要素和工匠精神相辅相成,工匠精神成为企业的文化,企业就更有可能长期发展下去。一般来说,一个企业如果越长寿,它的工匠精神积累得就越多,当企业工匠精神文化很强的时候,它就越有可能成为一个长寿企业。

利他之心的意义

大家都知道松下幸之助和稻盛和夫的故事,这里我就要讲讲他们的企业管理理念。他们都认为要摒弃一己私欲,体恤他人,要有利他之心。

“利他之心”并不是他俩首先提出来的,在日本,1500年前就有这种“利他”的思想。

大约400年以前佛教的僧侣铃木正三提出了“所有的职业都和佛教的修行一样有价值”的思想,他的思想成为了利他经营的起点。

距今300年的时候,石田梅岩融合了佛教、儒教和神道教思想,提出了“商人道”的思想,否认商人获取暴利和不正当利润的行为,提倡“以营利为善”的伦理价值概念,强调追求自己合法利益的同时要造福于全社会。

他的思想体系给当时处于社会地位底端的商人提供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提高了商人的责任意识。直到今日,石田梅岩都被认为是日本经济发达的原动力。

距今200年左右,出生于农家的二宫尊德一生致力于农村的改革和复兴,他在全国各地开展“报德社运动”,对兴办信用事业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大约在150年前,明治维新的重要人物涩泽荣一将中国的儒家精神和欧美的经济理论相结合,创办了500多家公司,为日本的商业理念奠定了基础,被尊称为现在资本主义之父。

松下幸之助创办过松下电器、松下政经塾与PHP研究所,在日本被称为“经营之神”。他强调的是要把自己的企业、事业纳入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中,共存共荣。

稻盛和夫是日本“经营四圣”之一,他一直强调的就是“利他之心”。稻盛和夫曾在与马云的对谈中提到:“我的思想,京瓷哲学,并不仅仅来源于佛教思想和儒教思想,而是把为人之道作为京瓷哲学的根基,所以在哪个国家都能运用,都不会有矛盾。”推荐他的两本书《成功方程式》和《提高心性,拓展经营》给大家。

日本其实向中国学习了很多知识。

日本大丸百货店的家训是“先义后利”,这来源于荀子的《荣辱篇》;来源于《易经》中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句话,也是日本很多百年企业的家训。这些思想从古代中国传到日本,日本不仅传承还一直在践行这些思想,这也是日本能有这么多长寿企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结

为什么那么多人关注长寿企业呢?在我看来,长寿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与美国派短期胜负型的模式相反的。无论从何种意义上来说,当美国型资本主义出现破绽的时候,人们便开始寻找全新的商业模式,所以长寿企业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各种问题的出现,我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对长久企业关注的程度会越来越高。

大家知道新津春子这个人吗?她被称为“中国大妈”,她其实是沈阳人,日本人的后裔,17岁才来到日本,刚来的时候甚至都不会说日语。她在日本当清洁员,在她的努力下,日本羽田机场多年位居全球最干净的机场行列。她是大家公认的“清洁女王”,被评为“国宝级匠人”。

所以说,并不是只有日本人,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保洁女王”,所有人都可以践行工匠精神,只要我们有一颗赤诚之心,有一颗利他之心。

我认为日本之所以成为长寿企业大国,全凭认真学习了中国的思想。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全部都是源于中国的儒家思想。中国经典思想里有很多是非常值得深思和传承的,日本人就是学习了这些经典思想并进行了长期的实践,才能创造出世界上最多的长寿企业。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我们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尊重。我非常希望中国的企业能够重温经典,实现企业和生活的圆满。

(注:后藤俊夫,日本经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事业继承研究所所长)

2020-08-18

00:00:00:0340170http://118.254.9.122:8081/zjjrbpc/content/202008/18/content_34017.html1为何日本会有超过25000家百年企业?(下)/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