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钱币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广见于各类史书,文献资料和一些专著,还在浩如烟海的历代诗词中,有不少反映钱币与社会生活的诗篇。现在读来大有益处,别具意义和情趣。
“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计算单位为“朋”。因而,在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就有“箐箐者我,在彼中陵。既见君子,赐我百朋”的诗句。西汉才女卓文君在《白头吟》诗中云:“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男女重义气,何用钱刀为。”椐传,司马相如为官后,打算用金钱纳妾。卓文君得知丈夫变心了,以《白头吟》诗相劝,司马相如读诗后深感羞愧,放弃纳妾念头,两人和好如初。诗中的“钱刀”,是战国时期流通的刀币。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兴盛时期,题咏钱币的诗颇多。诗仙李白,一方面高唱“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答友人》),一方面又低吟“黄金散尽交不成,自身为儒身被轻”(《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圣杜甫在《最能行》中说“速今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不知当时的酒有多贵?他在《漫兴》中又说“糁径扬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他将青钱比喻荷叶的想象之妙,值得称赞。可见唐代已广泛使用青铜币了。唐代诗人张谓的《题长安主人壁》诗云: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曾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作者是唐代进士,曾任尚书郎,后升礼部待郎。他看到当时的社会状况是“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而发出感叹,写下这首言简意深的讽喻诗。
“五铢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长寿钱。它大小适中,铸造精美,深受人们喜欢,不少文人咏诗赞美。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蜀先主庙》咏古诗中写道: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此诗中说:当时形成了“蜀、魏、吴”三足鼎立的形势,人们都要求“业复五铢钱”。由于三国混战,刘备儿子刘禅无能,导致蜀汉被灭亡,“业复五铢钱”未能实现。民间仍流传着“黄牛白腹,五铢当复”的民谣。
宋代姑苏城内有一姓李的民女,略通诗书。一次她在途中拾得一枚破铜钱,檫掉尘土后,便作了一首《咏破钱》诗:
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
想得青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
诗中的“开元”二字是指唐朝开元年间铸造的“开元通宝”铜钱。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破铜钱的形象,后两句运用联想,对铜钱未破时的情景进行推断,说它被人当作“权钱交易”的工具,制造了人间许多不平事。此诗对当时的物欲横流,贪官当道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元朝研究钱币的学者吴莱在一首关于古钱的诗中写道:
我观泉志颇识钱,古今钱品不一传。
历史铸金史蘼记,泉府职币开其前。
五铢半两日已变,榆荚鹅眼争相绿。
重轻子母信有制,周郭肉好俱完全。
我知圣人利世用,要在百货得贸迁。
农夫红女置不易,尽布斗票储为渊。
此诗说:自古以来流传的铜币很多,历代有关铸币的历史书都有记载;从周朝以来就有专门管理财政、商贸和铸币的政府机构—泉府,开始铸造货币了。“半两”钱是秦朝铸造的铜币,“五铢”钱是汉武帝时铸造的铜币,“榆荚”和“鹅眼”是汉朝和南北朝时铸造的两种分量不同的小铜币。同时,此诗还简述了我国古代铸币的变迁和钱币在上品交易中的作用。
明朝著名画家唐伯虎在他的《言志》诗中写到:
不炼金丹不坐禅
,不为商贸不耕田。
日来写就青山卖,
不使人间造孽钱。
这首诗道出了画家的志向:一不修道求仙,二不静坐养生,三不经商,四不种田,靠出卖自己的画来度日为生,即使贫困潦倒,也不搞邪门歪道去贪梦钱财,立志“不使人间造孽钱”,表达了自己的高尚情操。
明代诗人沈周写了一首《咏钱》诗,历数了“钱”的功过,其诗曰:
个许微躯万事任,似泉流动利源深。
平章市物无偏价,泛滥儿童有爱心。
一饱莫充输白米,五财同用愧黄金。
可怜别号为贿赂
,多少英雄就此沉。
诗人在诗中指出:个把微小的铜钱,担负着无数次的交易重任,象泉水一样流动,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便利:衡量市场物价公允不高不低,连天真的儿童都喜欢;虽不能直接饱腹却胜过白米,若各种钱币同时使用方便交易,使黄金感到惭愧。如果将它用来行贿
就会使世上不少英雄为之沉沦
。作者以含蓄的手法历数钱币的功过,告戒人们不可惟利是图,行贿受贿,否则,就会因此而身败名裂。
古往今来的“拜金主义”者历代屡见不鲜;有的人为钱卖身毁誉折节;有的为钱违法拐骗;有的借发生自然灾害之机哄抬物价牟利;部分为官者搞权钱交易贪污索贿,或出卖国家机密成为汉奸叛徒走上不归路等。这些人为何败落到如此地步?都是因钱迷心窍所致,成了金钱的奴隶与“金钱拜物教”的牺牲品,值得警醒。
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何谓取财之道?依靠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获取合法收入,乃是正当的取财之道。清代诗人袁子才的《咏钱诗》云:
万物皆可爱,唯钱最无趣。
生前常不来,死后带不去。
劝君常读咏"钱"诗,正确处理金钱的关系,把准取财之道,千万莫取不义之财。
2020-07-24
00:00:00:0331520http://118.254.9.122:8081/zjjrbpc/content/202007/24/content_33152.html1钱币入诗趣话/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