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们这个民族缺乏英雄?还是我们这个民族缺乏对英雄的敬仰与膜拜”?这是《孙九——清末名将孙开华传》(以下简称《孙九》)的作者杨慈安先生提出的命题。当你读完《孙九》这部人物传记时,就会深深感觉到: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每当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无数仁人志士为和平正义和民族未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清末名将孙开华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之一。
杨慈安先生在《孙九》这部厚重的著作中,以其生动凝练的文笔、跌宕起伏的史实故事,记述了我市清末名将孙开华精忠报国的戎马一生,讴歌了孙开华博大的家国情怀和伟大的英雄精神。在孙开华身上所表现出的精神,值得我们今天敬仰、铭记和弘扬!
一、
家国情怀值得敬仰。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深情大爱,是中华民族家国天下的精神信仰。“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国破家则亡,国兴则家昌”。孙开华在晚清封建统治腐败没落的“内忧外患”之际,把家国情怀深深融入自己的精神血脉中,化为舍家为国、舍生忘死的不竭动力。他在近40年的戎马生涯中,把自己的小家,奉献给国这个千万家。
一是以爱国之情,为国征战,抵御“外患”。爱国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优秀传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孙开华以深厚的爱国之情,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为国征战,抵御“外患”之中。16岁就以武童身份投入军营,在随霆军平定“内忧”的南征北战中,浴血奋战、每战必胜,屡立战功,荣升漳州总兵。他驻守台湾淡水,在史称“沪尾之战”(或称“淡水大捷”)的战争中,为抵御法国入侵,他运石塞港、精心布防。战斗打响后,他与法国入侵者斗智斗勇,以致战斗达到高潮时,孙开华舍生忘死、身先士卒,率众将士与法军展开近身战,血肉相博,致使法军阵容攻散,纷纷亡命奔逃。激战结束,孙开华淡水之战,大获全胜,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军事经典案例,表现出极大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英雄精神。沪尾之战,是清代晚期唯一的一次取得彻底胜利的战争,对法国侵略者是一次沉重打击。
二是以爱民之心,挚爱人民,凝聚力量。“爱民是爱国之本。”孙开华在他为国尽忠的戎马生涯中,有着深厚的爱民情怀。在出任漳州总兵后,对平息叛乱一改过去的“征剿”为“安抚”,以保护人民,不伤无辜。他在平息漳浦县因纳税引起的叛乱时,同情纳税农民,拟定“五不杀”政策广泛宣传,极大地保护了不明真相的参与平民。他在驻守台湾平息叛乱时,兴修学堂,深入番民之中,为番民治病,与番民联欢、交友等等,深得台湾人民的拥戴,以致番民族长、台湾民军首领张李成在淡水之战中主动协助孙开华抗击法军。值得一提的是,孙开华在带兵打仗中,以其爱民之心,凝聚着一群同甘苦共患难、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他们随孙开华南征北战、出生入死而无怨无悔。
三是以兴国之责,为国尽忠,满门英烈。“天地为限,唯存忠良。生当报国,死亦鬼雄。”这是孙开华临终前以《赠儿孙》为题写给子孙们的遗言,表达了他精忠报国的人生追求。孙开华恪尽兴国之责、竭尽为国尽忠的思想抱负影响着全家人。几位夫人为不影响他为国征战,把家事料理得井井有条,以确保孙开华在前方安心打仗;大夫人范氏为支持丈夫抗法,冒着法军围剿与封锁的危险,与二儿子孙道仁乘船押运军火横渡台湾海峡至台湾;大儿子孙道元率抗日保台义军,与日军展开近身肉搏,临危之际,“他紧紧抱住一个日军,死死咬住喉咙,滚下坎去……日军已毙,孙道元睁开鲜血模糊的双眼,嘴角露出微笑”,留下震撼天地之遗言“吾力已尽,可以见先人于地下耳”!孙道元之妻张秀蓉闻讯丈夫牺牲,将两个儿子托人护送回大陆,然后变卖所有家产后投入台湾民军和擢胜营,她的行为感动不少血性男儿聚集在她身边,她便打出了“淡水抗战队”的旗帜,与擢胜营、台湾民军一道抗日。她与日军作战奋不顾身,在一次战斗中,遭到无数子弹扫射,临死之前死死抱住一个日军,直到最后一刻,嘴巴仍然咬着那个日军的半只耳朵。二儿子孙道仁,当年十六七岁,为支援父亲台湾抗法,主动承担起组织押运军火到台湾的任务,他运用智谋,与大妈范氏一道冒着法军的炮火,绕过法军的封锁,将军火运到台湾,送到父亲手中。后来孙道仁成长为福建水陆提督、掌握福建新军军事权第一人。武昌起义爆发后,被众人推举为福建都督。孙开华大哥孙开荣、弟弟孙开富均于孙开华组建擢胜营时,投入到驻守台湾抗击法军入侵之中,英勇抗法。
二、民族英雄值得铭记。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英雄下了定义,“近代以来,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者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建立的不朽功勋。”我们把孙开华家国情怀,置入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民族英雄定义中去考量,孙开华就是我国近代史上,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他在保家卫国中所表现出的民族英雄精神值得我们称颂和铭记。
三、英雄精神值得弘扬。
“英雄精神就是民族精神,就是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孙开华一生为国尽忠,勇于担当,舍家为国,浴血奋战,抵御外患,舍生忘死,在他的人生中充满了忠诚和担当,他用一身英雄胆,铸就了中华民族魂,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英雄精神。他的英雄精神,反映的是核心价值观,体现的是时代精气神,值得我们倡导和弘扬。
“缅怀英烈祭忠魂,抚今追昔思奋进。”
在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今天,缅怀我市保台护台晚清名将孙开华、刘明灯等民族英雄,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英雄精神、推进张家界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意义深远。
掩卷之际,为《孙九》感动不已,写下这段文字,以表达对清末名将孙开华的敬仰与膜拜之情!并为作者杨慈安先生点赞!
(作者系原张家界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编者按:我市作家杨慈安的历史小说《孙九——清末名将孙开华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生动凝练的文笔、跌宕起伏的史实故事,记述了我市慈利籍清末名将孙开华精忠报国的戎马一生,讴歌了孙开华博大的家国情怀和伟大的英雄精神。在孙开华身上所表现出的精神,值得我们今天敬仰、铭记和弘扬!该书的出版,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英雄精神、推进张家界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意义深远。本期特分享我市历史文化专家李海洲、戴楚洲以及文艺评论家罗建辉等人的读感评论文章,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书里书外的孙九。
《孙九——清末名将孙开华传》
杨慈安
著作家出版社
内容简介:孙开华,又名孙九,是晚清“湘军”的后起之秀,他16岁投入湘军劲旅“霆字营”,一生经历战斗无数,屡立军功。本书从孙九在湘军中崭露头角讲起,全方位展现了这位名将的成长之路。他是中国近代史百位民族英雄之一,为了民族不受外敌欺侮,为了祖国领土完整,他率领军队与倭寇浴血奋战,舍生忘死;他所领导的抗击法军的“淡水之战”,是清代晚期唯一一次取得彻底胜利的战争。
作者杨慈安,系原张家界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省作协会员,工作之余坚持文学创作三十余年,已发表中短篇小说、纪实文学、散文等作品百余万字。其代表作有《中华大侠杜心五——一个人的武侠梦》等。
2020-05-14
00:00:00:0——读《孙九——清末名将孙开华传》有感304940http://118.254.9.122:8081/zjjrbpc/content/202005/14/content_30494.html1博大的家国情怀
伟大的英雄精神/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