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蓉
二○○八年五月十一日晚,二伯父弥留之际,念着伍英健的名字,牵着李秀梅的手久久不愿撒手。李秀梅是伍英健的未婚妻,她明白,这是要托付她和远在南宁武警部队的伍英健替他照顾二伯母和瘫痪儿子。李秀梅心疼地说:“二伯,我和伍英健会替您照顾好二伯母和堂兄的,您放心吧!”听完这句话,老人松开手,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五月十二日,伍英健赶回永定区教字垭三军村,他没能见上二伯父最后一面,满是愧疚和自责。五月十三日,伍英健披麻戴孝,在亲人的阵阵怮哭声中,在亲人的搀扶下,跪在棺材上艰难地挖下三锄土,把二伯送上了山……
伍英健今年三十九岁,年富力强,英武有内涵,是个充满朝气的热血汉子。承父辈秉性,孝悌忠信,修身齐家,友爱和睦,呵护亲情。他说:“‘夫孝,德之本也’,尊老敬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是家庭美满幸福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在单位,伍英健是一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爱岗敬业的好同志;在家庭,他是一位恩爱亲人、孝敬老人的好榜样。他在平凡的生活中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孝老爱亲”。
伍英健父辈五兄弟,二伯是茅溪电站职工,为人大度随和,热情好客,乐于助人,村里人都很敬重他。二伯母虽是农民,但性情温和,贤惠善良,通情达理。爷爷过世后,奶奶住二伯家,三伯四伯工作生活在吉首,逢年过节回来,一大家人常常聚二伯家,那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一直感染和熏陶着晚辈们。但苍天不长眼,二伯的两个儿子患先天性残疾智障,瘫痪在床,吃喝拉撒都要人服侍,这对二伯打击很大。后来二伯爱上了酒,常借酒麻醉自己。伍英健出生后,二伯有了情感寄托,视他如同己出,有空就抱他逗他,五六岁还顶在肩上举高高。伍英健的父亲在村上教书,母亲忙于农活,二伯把伍英健带在身边,他成了茅溪电站的小“职工”。二伯在单位每年分的肉食年货都要给他家一半。上学后,交学费给零钱买好吃的,更是万般宠爱千般娇惯,不是父子胜过父子。
你疼我小,我敬你老。这是伍英健的道德信念,他深怀对二伯的感恩之情,长大后对二伯敬重疼爱,凡遇到新鲜东西特别是好酒好烟,定要为二伯捎上一份。天有不测风云。二○○六年二伯突然患病。伍英健在部队服役,不能及时回家,便托付未婚妻李秀梅替他尽孝,带二伯去看病。李秀梅当时在商场上班,她父母在城区开饭店,伍英健家亲人进城办事或看病就医,都吃住在李秀梅父母饭店。李秀梅贤淑端庄,蕙质兰心,谦逊温和,知书达礼。为了照顾伍英健的二伯,她和同事换班,到市人民医院跑上跑下找医生做检查。二伯查出直肠癌晚期,住院期间,李秀梅每天送饭,买这买那,别人都以为李秀梅是他亲闺女。伍英健两次请假回来探望,床前尽孝两个多月,端水、喂药、送饭、倒尿盆、陪他说话、给他按摩,那一刻,二伯脸上写满了幸福和感激。别人称赞伍英健是最体贴的好儿子。
二伯走后,二伯母和二堂兄的天塌了(大堂兄在四十二岁时病逝),二伯母整天以泪洗面,加上患小脑萎缩,人也变得痴痴呆呆。对此,伍英健夫妻和他父母亲主动承担起照顾伯母和堂兄的责任。在伍英健一家人呵护下,伯母和堂兄过着安定舒适的生活。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病多。二伯走后,年迈的二伯母也常常生病。当月就因白内障到人民医院手术治疗。术后,二伯母无法用眼,身边不能离人。伍英健坚持单位、医院两点一线来回跑,与李秀梅轮流到医院照顾病人,侍候茶饭,端屎倒尿,洗澡穿衣,直到二伯母眼睛痊愈。堂兄的生活起居由伍英健的父母负责照顾,堂兄个子粗饭量大,除准备一日三餐,还为他接屎接尿,就像照顾自己的儿子一样无怨无悔。
二○一二年七月,二伯母老胃病发了,在教字垭镇医院治疗三天无效,伍英健下班后,连夜将伯母接市人民医院住院,夫妻俩夜以继日地在病榻前轮换守护,煲汤熬粥、变着花样为伯母做可口饭菜。在他们的精心护理下,伯母病情一天天好转,十天后伍英健带着伯母回到教字垭,四邻八舍交口称赞。
二○二○年九月的一天,二伯母因小脑萎缩严重,身体失去平衡,在公路上摔得头破血流,伍英健接到父母的电话,第一时间将伯母送到中医院。看着满脸鲜血一头银发的伯母,头部缝了十一针,伍英健心如针扎。这次住院,住了十三天。
二○一九年,黔张长铁路隧道从伍英健老家路过,房屋拆迁,他大伯俩口子、二伯母母子及父母亲,都借住在旧村部。本不打算在乡下建房,但形势所迫,伍英健夫妻便出面为大伯、二伯母、父母亲共建了一栋两层楼房,目前正在装修。新居落成,三家老人和堂兄将如愿搬进新屋,享受生活,安度晚年。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因李秀梅身体原因,伍英健夫妻俩婚后几年都没有孩子。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影响,李秀梅父母劝伍英健离婚,李秀梅也主动提出离婚。伍英健对妻子说:“是未婚妻时,你就替我行孝,照顾我的亲人。结婚时,也没要我一分钱彩礼。你敬我一回,我爱你一生,找到你这样的好妻子,是我八辈子修来的福,我伍英健岂能做忘恩负义之人?”他俩没有离婚,反而更加恩爱有加、相敬如宾,后来通过治疗,终于有了孩子。
二伯母今年已是七十五岁,身体一年不如一年,老年痴呆,生活无法自理。堂兄四十三岁,身体健壮,能吃能喝,但常年瘫痪需要照料。伍英健的父母及岳父岳母也进入老年,他夫妻俩不久将要照顾5位老人、1位瘫痪病人,还要照顾儿子,深感肩上担子沉重。伍英健在工作上也担子重责任大,非常繁琐和辛苦,节假日经常加班加点,特别是逢年过节和防汛季节,更是繁忙。二○二○年汛期,他曾三天三夜奔波在一线抗洪抢险。曾经连续三年,因值班除夕他也没能回家吃团圆饭。除夕之夜,九岁的儿子听到鞭炮声,冲出家门大喊:“求你们别放了,我爸爸还没下班哩!”……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源于心。伍英健的二伯离世十三年了,这些年来,伍英健夫妻共同守护着二伯母和堂兄的健康和平安。冬天,为她母子送御寒衣物,送棉被,送烤火的木炭;夏天,及时督促伯母勤换衣物,搞好个人卫生,经常送小吃,送水果。三天两头送生活用品,协助父母为瘫痪的堂兄换衣洗澡,洗脸洗脚、理发剪指甲。每逢二伯母、堂兄的生日,或逢年过节,都要提前买好礼物,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回去陪他们过生日、过节、团年。堂兄有语言障碍,对其他亲戚从不说话,但每次见到伍英健全家,他会激动地喊出含糊不清的称呼:“小伯父……小伯母……你是伍英健……她是李秀梅……这是航宝儿(伍英健儿子乳名)……”
人间有真情,天下有大爱。伍英健待伯母如亲妈,待堂哥如亲兄,十三年来不离不弃,始终如一。他敬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九岁的儿子,每到双休日他就说:“走,回家看爷爷奶奶、二奶奶和二伯伯去!”还常说:“爸,我长大后不仅要好好孝敬您和妈,还要替您照顾他们。”
2021-09-03
00:00:00:0464220http://118.254.9.122:8081/zjjrbpc/content/202109/03/content_46422.html1你疼我小
我敬你老/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