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涛先生有一个经典的理念:人生发财靠“康波”。
康波就是所谓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指的是大概60年一个轮回的最长的那轮经济周期,核心的驱动因素是技术,比如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
对于人一生的财富来说,康波的确是最关键的因素,但普通人基本没有选择的机会。当出生的那一刻,康波周期基本上已经确定了。
如果要获得财富增值,比较实用的一个方法,是把握3—5年的中周期。
一方面,它不像康波那么长期以至于没有选择;另一方面,它又不像几个月甚至几天的周期那么短以至于没法预测。
而中周期的基础逻辑就是“投资时钟”。每一轮中周期都可以分成很多相似的阶段,就像春夏秋冬一样循环往复,每个季节都有相对应的风口行业,由此形成了非常有规律的行业轮动。
比如2014年到2018年就是一轮完整的经济周期:2014年偏金融;2015年偏成长;2016年到2017年偏周期和消费;2018年则什么行业都不行。
想把握住好的投资机会,第一步就是要知道当下处于经济周期的哪个位置,以及对应适合投资的资产及行业。
今天,小巴要给大家分享的是股市中的几个投资机会。
衰退后期和复苏前期的消费股
第一个机会是衰退后期和复苏前期的消费股。
比如,在上一轮经济周期当中,2018年开始衰退,2019年基本进入衰退后期。
如果按从2019年到2021年初的高点计算,中信消费风格指数整体涨了140%,作为核心消费的食品饮料行业最高涨了271%。
按照中证白酒全收益指数计算,其中最强的白酒更是大涨395%。
消费股的投资机会有几个特点。
第一,持续时间较长,择时难度没那么大。
大消费属于跨周期板块,从货币宽松升级、估值牛开启到货币实质收紧、业绩牛结束,大消费板块基本都有绝对收益和明显的超额收益。
比如2014年到2017年,2019年到2020年基本都是牛市,只有2018年随市场整体进入熊市。
这种相对持久的特点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择时的问题,而这恰恰是造成投资者亏损的一大原因。
第二,确定性高,有较强的安全边际。
消费股是股市中的长青树,而且消费龙头的格局相对稳定,具有很深的护城河,所以消费龙头在长期内的确定性和安全边际是很高的。
第三,弹性空间相对较大,不像周期股那样有天花板。
消费最大的优势是相对稳定、风险小,按照风险收益原则,应该相应地弹性较小。但由于目前我们正处于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再加上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所以现阶段的消费股弹性一点都不差。
虽然以短期视角来看,消费股的弹性肯定比不上那些动辄一年几十倍的科技股,但那些都是暂时的。
拉长周期看,大消费股的弹性并不比科技股弱。从过去十年的数据来看,大消费是收益最高、牛股最多的行业,尤其是其中的核心消费赛道。
第四,回撤相对较小,持有的体验相对较好,比较容易拿得住。
散户投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拿不住,而拿不住的原因也很容易理解,股票的波动的确比较大。
即便是牛股,出现明显回撤的时候,很多投资者就被甩下车了,所以看一个机会好坏不仅得看收益的弹性,还得看它的波动和回撤。
从这个角度看,消费股虽然也免不了回撤,而且2021年春节后消费股回撤得还非常多,但是横向对比来看的话,这和科技、周期等板块的回撤相比不值一提。
衰退后期的科技成长股
第二个机会是衰退后期的科技成长股。虽然没有消费机会性价比那么高,但它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弹性非常大,算是每一轮周期里最刺激的一波机会。
比如2019年到2020年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成长指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涨了70%,而消费只涨了50%,其它的金融、周期板块涨了不到30%,稳定板块更是基本没涨。
如果看科技龙头板块的涨幅,这个优势更是碾压式的。比如作为核心科技的电子行业,2019年到2020年中最高涨了160%。
其中,半导体行业最高涨幅达到了320%,同期的消费龙头白酒行业指数也不过才涨了187%。
不过,它也有几个明显的缺点。
第一个缺点: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科技股的机会来得快,去得也快。一般只在衰退后期表现较好,到了经济复苏前期,就会遭遇明显的冲击。
逻辑也很好理解,科技板块靠的不是业绩,而是流动性。很多科技股股价都翻了好多倍,业绩依然是亏损的。而经济复苏时,货币宽松会逐步退出,流动性是趋紧的。
第二个缺点:波动相当大,几乎没有安全边际。
科技股更新迭代非常快,一个今天站在山顶的企业明天就有可能掉入深渊。别说是企业,一个行业都是如此。
2015年的时候,科技板块的龙头是传媒、计算机、互联网+,但现在这几个板块基本成了大科技板块中表现最差的几个行业,取而代之的是电子、新能源。
未来科技的风会往哪吹,哪个行业会成为风口,谁都没法准确地判断。
第三个缺点:投资门槛相对较高,普通投资者很难把握。
消费股基本都是老百姓身边的东西,不管是白酒、调味品,还是免税品、家电,它们的商业模式和行业格局都相对清晰,投资者很容易理解。
但科技股完全不同,技术门槛高,普通投资者看不懂甚至根本没听说过。
比如,很多投资者即便买了半导体,可能也分不清半导体的设计、晶圆代工、封测到底是什么,其中的公司又有什么不同,这样投资就变成了“抓阄”。
因此,想要把握住这个相对更刺激的机会,就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去深入研究行业,找到真正的核心科技。
来源: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2021-08-31
00:00:00:04629801周期轮动中,抓住这4个股市投资机会/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