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然
为记录中国全面小康的奋斗历程,也为展现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湖南卫视把目光聚焦于当地的脱贫故事,创作出了《江山如此多娇》的扶贫大戏,谱写了一支记录山乡巨变的地方歌谣。剧作将青年挥洒汗水实现梦想的过程与国家的发展紧紧贴合,宣扬出了“深爱沃土,不慕远方”的积极观念。在整体的艺术特色上有现实主义的美学旨趣和注重地方性的创作倾向。剧作洋溢着青春色彩,充满了正能量,感染与鼓舞了大量观众。
多元化的人物形象塑造
中国扶贫攻坚的图景是极其复杂多元的,因此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要求极高。剧作没有为了传达出献礼剧的主旨而落入大段说教的窠臼,没有使人物形象过度抽象化、理想化和概念化,而是从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里塑造出了有血有肉的形象。例如撒泼耍赖的麻长顺,沉迷赌博的田老八,固执老派的惹阿公,这些人物本身的特征加上其特有的着装和日常用语,都使其人物本身刻画得精细且生动,观众看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而不是某种概念的传声筒。这种避免了席勒式倾向的创作方法,维护了人物本身的真实性,更能够让观众体会到剧中的真情实感。其中,主人公濮泉生身上有着家庭与国家的双重责任,母亲起初出于保护和忧虑而不支持儿子投身扶贫工作。这是一种小家与大国的隐含矛盾,带给了他人生情感上的冲突。锁定在濮泉生的命运选择上,更是涉及到了当代青年的人生观与价值选择。濮泉生的情感附着了观众的情感选择,这种附着力对观众的感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濮泉生的确是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他选择了一条难走的路。为得到群众认可,他主动转移户口到碗米溪村。他的矛盾和挣扎与沙鸥的职场选择困惑相呼应。两个主要人物在记者和扶贫干部、儿子和书记的双重身份下,最终选择了一致的道路。主人公的形象也由其选择而得到升华。他传递出的价值观念不仅仅体现在剧作本身的语言上,也触及到了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的话语体系。国家战略布局和故事发展情节有机结合,主人公主动担当责任,加以回应现实。剧作处处营造出了国家“在场”的情景,碗米溪小学校旁主人公严肃地向国旗敬礼,这也体现了作为党员的濮泉生忠党爱国的价值取向。濮泉生的父亲形象也是对前辈扶贫干部的追述,唤醒了碗米溪村民们的记忆,产生了对扶贫干部整体的认同与信任。这种代际传递的共同价值理念也将中国跌宕的扶贫之路隐隐表达了出来。而最终,濮泉生达到了一种内外和谐的状态。家庭不再制约濮泉生,而是促使他在事业上获得更多的成就。如今,道德观的异化,价值观的浮化都使某些青年逐渐走向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再看濮泉生带领村民一锄头一锄头地改造尾矿地,颇有“愚公移山”的勇气与坚持。再看沙鸥书记脱下高跟鞋和华丽的衣装投身碗米溪。这些人物形象的外在表现形式积淀了众多基层干部们复杂的内心世界,而他们的内心世界的观念积淀投射为了观众的情感体验,寻唤着观众对于家国的选择与担当。此外,剧作中的女性群体立体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亮点。真性情的沙鸥书记、敢爱敢恨的喜妹、纯洁似水的白百灵、外刚内柔的田慧……这些女性身上也有对美好生活浓浓的信念感,她们不是被压迫与被拯救,不再是一味的孱弱与悲情,而是在追求事业和人生的道路上表现出了无限的坚韧与朝气。
问题化的故事结构延展
聚焦于扶贫攻坚的话题下,本剧细致地表达出了碗米溪的脱贫过程,还原了扶贫干部工作的核心难题,涉及到了农村治理的肌理,也辐射到了留守儿童、农村卫生、农村医疗等问题。如此一来,密集的问题要在剧作有限的空间内发挥就需要创作团队更为精细的设计。从剧中看来,叙事过程围绕一个话题扶贫核心,拓展到多个层面,交叉融合多种观点。在故事主核的表达中,插入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悬念。这种问题接踵而至的表达方式富有弹性,使剧作的话题讨论更加饱满,同时也使其情节推动更加合理。观众看到了濮泉生遇挫的遭遇,面对了主人公生活的暗面。扶贫路上的部分官员不作为、搞形式主义、推卸责任还有百姓对工作的不理解,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冲突、乡村的权力代表不配合工作、村支书中饱私囊等问题。一个工作的开展要想获得部门的审批,需要花长时间进行请示和报告。扶贫工程资金多用于面子工程,忽略了工作开展里真正需要的地方。上级不断地追究挪用公款问题,没有灵活地考虑现实情况。剧中略带痛感的问题,调动了观众的理性思考和情感共鸣,激活了观看者的自我沉浸。在艺术化呈现下,观众获得了舍勒曾言的“享受”痛苦般的体验。在现代文化同质化现象的背景下故事如何突破“整体的普遍”来表达“特有的地方”?问题的同质化和经验性的故事表达这些问题都出现在了主题剧的创作过程中。这就都要求创作团队辩证地看待地方与整体的差异性,细致地观察地方存在的具体问题。在另一个层面上,扶贫干部本身面对的“地方”与“普遍”的复杂矛盾冲突也是剧作隐含的内在结构。那些已经检验过的中国扶贫经验和中国政策如何获得地方性的新成功?这对于基层干部来说就是一种考验。长期以来的村寨自治状况下,基层干部如何运用现代的扶贫政策?濮泉生知道贫困户不能等,他保持着干劲与担当,踏踏实实干实事。这也使他得到了更多支持,江书记看好濮泉生的工作,他爱听濮书记讲真话:“任何的标准都是建立在实事求是之上的!”江书记的总结发言温暖人心:“我们有什么权利,不执行党的惠民政策?我们有什么权利扣留国家的惠民款?”有了江书记的认可,他们更加坚定地坚持着从民情出发。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实现农村脱贫,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濮泉生以自己带动身边的人,没有“等”“靠”“要”,自主建立茶叶合作社,给金牛山铺路,也慢慢解决了留守儿童问题,最终扭转了贫困的局面。
地缘性的乡村文化语境
农村在许多作品中成为一个城市文明的“他者”文化符号,而剧作《江山如此多娇》借用地方性叙事,建立了一种独立的新的农村形象。在新时代背景下,脱贫攻坚的叙事创作需要恢复自我的主体意识。故事里出现的每一个贫困户、贫困家庭都是对现实的观照,并且确保了农民和村民在故事里的地位。农村里的包办婚姻、赌博、酗酒等陋习都毫不回避地指出。创作团队以一种理解关怀的平等的视角去看待中国当下的农村现状。在这种环境里,想要改善生活的人也处处碰壁,剧作多出透露了落后与艰苦的生活状况。村医廖桂湘因女儿要购买学习资料而采岩耳赚钱,导致他自己坠落悬崖而受到重伤。村妇幺姑在长久的家暴中逐渐失去了独立生活的意识与能力。许多人找不到合理有效的方式去获得更多改变生活的机会。要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解决方法是开拓视野,开发新的领域,才能使扶贫工作输血变造血。在产业扶贫上,沙鸥带村民外出考察,请来外地的专家对农村进行稻谷授粉培训。在精神扶贫上,宣传“炫穷为耻”的扶贫标语,进行歌唱的文艺演出。这些都唤醒了人们蓬勃而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即使时代变迁,那种坚持不懈的坚劲和韧劲还存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剧作巧妙地把这种中国民族精神转化成一种审美的元素,更加真实地审视农村社会。在碗米溪村里,田老八和幺姑开连锁超市、麻迷糊在大山深处放蜂收蜜,建立了种桑养蚕基地。在碗米溪外,干部与村民携手打通了去往城市的道路。透过一台小小的摄影机,喜妹成为网红。农村特产与民族技艺从大山深处到了城市里的家家户户,实打实地连接了城乡经济。在独立的视阈下,剧作摆脱了城市的凝视目光,没有使剧作成为“地方性表演”和“奇观叙事”。喜妹的网红品牌一心为村民着想,没有被挖走成为他人的牟利工具。喜妹坚定认为喜妹品牌是属于碗米溪村的,是属于未来的。我们看到,新型科技让乡村有了更加开阔的平台。种种方式慢慢使城市与农村的空间交织陈列、能够并行不悖地共置一处。剧作一步步重建了顽强昂扬的农村人形象,并且没有堆叠多余的地方元素,却有着野蛮生长的湘西气质。一个个人物故事实在,一个个生命体验都保留了内在的逻辑。
《江山如此多娇》不仅仅有对现实观察的深度,还满怀了对人性关怀的温度。故事艺术性地展现了过往,也使我们乐观地展望未来。国家的脱贫攻坚已收官,我们相信无论是在繁华都市还是在青山绿水,只要播撒下梦想的种子,踏踏实实地耕耘,终究会开花结果。让我们再把目光看向中国的沃土,一批批怀揣理想的青年正热情地用双手创造着美好的未来。剧中表达出的一抹诗意照彻了我们的现实,每一个人都向着光明幸福的生活在阔步前进!
2021-04-26
00:00:00:0421380http://118.254.9.122:8081/zjjrbpc/content/202104/26/content_42138.html1脱贫攻坚的艺术化呈现/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