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电影《飞夺泸定桥》,揪得心疼,却学到更多的是坚毅。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横桥铁索寒”。毛主席的诗词在电影《飞夺泸定桥》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呈现——讲述了红军冒着炮火,抢过泸定桥时惊心动魄的场景。
在《飞夺泸定桥》中,红军要在剩下的20多个小时里,行完120公里山路。这简单的两个数字,背后却是红军创下的行军奇迹。红军沿着山路,日夜兼程,大步往前跑。将士们的脚磨出了大大小小的血泡,每跑一步,生疼生疼,但没有一个战士退缩,没有一个战士掉队。脚底的血渍,身上的汗渍无法阻挡战士们前行的脚步。“一二一,一二一……”漆黑的夜,没有口号,却有着战士们脚步声自己的基调。寒冷的雨滴无情地打在战士们肩上、背上,但他们仍然不知疲倦地向前奔跑——前方充满着恐惧与未知。然而,心中的那束光却促使他们向前冲,那就是人民和国家。
战士们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斗,终于到达了泸定桥。此时的泸定桥已被敌人抽去了木板,只剩下十三根冰冷的铁索,泸定桥下的大渡河像一只咆哮的巨兽来势汹涌挡住了红军的去路。“嘟、嘟嘟嘟——嘟”,随着冲锋号的响起,红军开始渡桥。此时,电影镜头转向了下面湍急的河流,对面敌人的枪炮,上空敌人的飞机——这样的场景,让观众看得十分紧张。而此刻,我的心好像被一只巨大的手拧住,红军战士不害怕吗?不,他们一定害怕过。但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和平,他们愿意以命相抵。十三根铁索,冰冷无情,红军战士们匍匐前进,穿梭在枪林弹雨之间,不断地有战士中枪,掉入波涛汹涌的河里。但战士们咬着牙,前赴后继,一步步向前挪去,十三根铁索,被鲜血染红,但将士们目光坚定,无所畏惧。这时,敌人又在桥头放起了大火,熊熊烈火,像是怪兽伸出的火舌,企图吞噬红军战士。我的手已经攥成了一个拳头,恨不得冲上去把那些敌人撕成两半。但红军战士越战越勇,伴着耳畔的冲锋号,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纵身一跃,从大火上跨过去,把红旗插在了对岸。
胜利了!
看到这里,我已经泪流满面。
在自己的眼泪里,我好像看到了我的家乡芭茅溪。在这里也有一个红色革命遗址——贺龙刀劈盐局旧址。它是当年,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的地方。当时我们国家的人民生活于水火之间,民不聊生,战火不断。为追求幸福生活,许多有志之士揭竿而起,保卫祖国,追求幸福的新生活。贺龙是开国十大元帅之一,他带出去的几万桑植儿女,只有几千人生还。这种为国捐躯的精神,在盐局,在泸定桥,也在红军长征路上的雪山草地……这种为幸福生活奋斗的坚定勇敢信念,早已化作血液,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体里。
正是有这样的血液,邱少云用生命举起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碉堡;正是有这样的血液,刘胡兰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死守秘密,壮烈牺牲;正是有这样的血液,钱学森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下仍然坚持回国发展;正是有这样的血液,新冠疫情爆发时,钟南山院士逆行而上,迎来了武汉的春天,中国的春天;正是有这样的血液,边防战士用自己的生命捍守国家的每一寸土地,写下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样动情的日记……正是有这样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流淌着同样的血,我们的祖国才得以和平,得以富强!
心中的血液在沸腾!它鞭策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努力学习,成就本领。要在长大后,接过先辈旗帜,高高举起,让它在风中迎风飘扬,飘扬。
(作者系张家界崇实小学南校五年级1班学生
指导老师:许杰)
2021-04-08
00:00:00:0415010http://118.254.9.122:8081/zjjrbpc/content/202104/08/content_41501.html1观电影《飞夺泸定桥》有感/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