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田园诗里乡村美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张家界日报
□田大金

自古以来,我国十分注重农耕文明。历代文人志士都有过田园生活的经历,创作了许多赞美田园生活的诗词,让我们跟随古代诗人的脚步,去乡村观景物,听鸟语,闻花香,感受和分享农家田园生活之乐趣。

何谓田园诗?历代文学界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称之田园诗,它与描写自然风光的山水诗有所不同,侧重描写农村的田园生活,是传统诗歌的流派之一。它始于汉魏时代,未形成流派。真正开启田园诗派,创作较多田园诗的是东晋陶渊明。他辞官退隐家乡后,所写的田园诗词,被公认为是我国田园诗的代表作,其中《归园田居》是最典型的代表:

方则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落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虚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诗人以素描手法描绘出一幅古朴生动的农村生活画图,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由衷喜爱的心情。他的田园诗内容丰富,有与农友共话桑麻的欢欣,如“想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有参加劳动的喜悦,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有农闲时的乐趣,如“农务各自归,闲暇轧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这些诗句,朴实自然,生动有趣。

田园诗发展到唐代,出现了王维,孟浩然等多人,学习陶渊明写诗风格,创作了不少田园诗。王维田园诗代表作是《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依仗侯荆扉。

雉够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这首诗描绘出一幅恬然自乐的农家晚归图。诗人对官海沉浮生活产生了厌倦,看到此情景,既羡慕又惆怅,抒发了急欲归隐田园生活的心情。

孟浩然田园诗的代表作是《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粟,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此诗描写诗人拜访农村一位朋友,受到殷勤接待的经过。把农家生活、朋友的情谊写得十分亲切,把农村风光描绘得十分清新幽静。最后还约了再会日期,表达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依恋之情。

宋代写田园诗较多,最著名的是南宋诗人范成大。他写的田园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他晚年创作了《四时田园杂兴》组诗60首,描写农村风光与民众疾苦。组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五组,每组12首,被称为宋代田园诗的代表作。他《四时田园杂兴》第31首: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此诗记述了农忙时节,农家男女老少昼夜忙碌妇人景况。白日耕田播种,夜晚绩麻纺纱,童孙不知道耕织,也到桑树荫处学种瓜。诗人抒发了对农友的关怀之情。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也写有不少田园诗。他在家乡闲居时写了一首《游西山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诗人用轻快的笔调描写了山村的景物,春社的风光,农家的生活,古朴的民风,充满农家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熟悉和热爱。

明代诗人杨慎出郊外游玩,将所见的田园风光写成一首《出郊》:

高田如楼梯,平田如祺局。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这首诗中描绘的田园风光充满诗意:层层上叠的高田与纵横交错的低田十分美丽,忽然,白鹭飞来打破了田园的宁静,使秧苗翻起阵阵绿波,田野犹如绿色的海洋……

明代诗人钟芳的《农家》:

牛放平芜绿满坡,小池储水灌新苗。

夜归醉共妻孥乐,不与陶朱斗富饶。

这首诗道出了农家人非常容易知足:只求农事顺利有饭吃,年丰人康,家庭和美,这就是他们的最大的满足和幸福,不与别人比富有。

清代文学家画竹大师郑板桥关心农事,写有多首田园诗。其中的《喜雨》曰:

宵来风雨撼柴扉,早起巡檐点滴稀。

一径烟云蒸日出,满船新绿买秧归。

田中水浅天光净,陌上泥融燕子飞。

共说今年秋稼好,碧湖红稻鲤鱼肥。

作者十分关心农事,同情和赞美农民。插秧季节的及时雨,关系到一年的收成和民众的温饱。本诗的喜雨之情,由此而来。此诗既形象地描绘了鱼米之乡的喜人年景,又充满理想情趣。

温故知新。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如今乡村发生了崭新的变化,村村通公路和网络,家家通水通电,门前屋后瓜果飘香……期望作家诗人多深入乡村,多创作新的田园诗词,真实反映新时代的田园生活,深情讴歌新时代的农家之乐。

2021-07-02

00:00:00:0441410http://118.254.9.122:8081/zjjrbpc/content/202107/02/content_44141.html1田园诗里乡村美/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