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的《一带一路》情愫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张家界日报

谷若本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令人振奋。然而,多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进中所经历的巨大艰辛却实在让人感慨。因此,自己为“一带一路”吟与歌、鼓与呼的情感是真挚、深沉且旷久的。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个人认为重点需从“两个层面”分别把握“两大支撑”。从实践层面来讲,两大支撑具体是“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就理论层面而言,两大支撑可概括为“相通相融、互信互鉴”愿景和“共建共享、同心同德”愿望。

众所周知,主旋律作品不好写、写不好。难在何处?窃以为主要难在不易驾驭和处理好“意义、意境与意象”三者之间的关系。一般容易顾此失彼、有失偏颇。“一带一路”的这些愿景与愿望无疑是情感的源泉和载体,当然也是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及灵肉。但是,它们明显不具备应有的艺术形象和感染力,不宜直接运用。必须进行必要而妥当的包装,得设法对“共建共享”、“同心同德”、“相通相融”及“互信互鉴”等理性色彩较浓的抽象化语言赋予灵动意象,也就是分别接续上“共甘苦”、“同沉浮”、“相竞秀”及“互争流”等富于感性的后缀,从而实现形象化转换。

总体来讲,《一带一路》词作的最大愿望是充分体现和彰显、大力推崇和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基于这一初衷,创作肇始便选择以“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这样的序唱方式直奔主题、开宗明义,积极营造呼应氛围和响应效果。主歌第一段致力描绘美好愿景,第二段着力倡导积极参与。整首词作结构注重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上下句的粘连和关联力求自然贴切,做到互为照应、相得益彰。尤其是在一些关键环节进行必要和富于变化的反刍,起到了一定的深化作用,并产生出应有的共鸣效应。

“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诞生于承先启后的新时代,其理念孕育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合共生,不一而足,无不体现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展现中华民族的宽广襟怀。对这种薪火相传的文明延续、文化传承的虔诚追溯、深切缅怀和鼎力推崇理当成为创作及作品的基本要素。在对相关历史脉络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写意、比兴手法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于轻描淡写中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地营造意境。主歌一开始运用写意手法勾画出“岁月悠悠,深情守候,那驼铃那帆影渐渐复苏”,及“大爱厚厚,温暖五洲,为和平为繁荣默默付出”的感性情景。再运用比兴手法,以“相爱”比“相与”而后兴“相通”、以至于“相融”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由此衍生“沧海桑田痴心如初,地老天荒执着依旧”,及“海枯石烂诺言不朽,天涯海角告别孤独”等鲜活意象,较好地烘托和丰富了主题。

人们时常感慨: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美好愿景要变成美好现实道阻且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奋斗,尤其需要共同奋斗。对“坎坎坷坷不离不弃、不离不弃手牵手”及“风风雨雨无怨无悔、无怨无悔手牵手”这样的执着意象塑造,旨在感染和感召世人共赴时艰、共襄盛举。同时,词作也通过营造一带一路与The

Belt

and

Road,天长地久与For

ever

and

ever!以及它们之间的呼应来强化大家的“共建共享”意识。

在序唱及主歌进行充分铺垫的基础上,词作以副歌形式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诠释推崇。古人云:大道至简。又云:有容乃大。“人类命运共同体”非居庙堂之高,而寓黎庶之间。鉴此,创作采取写实手法,用“手牵手播种阳春收获金秋,手牵手欢乐祥和天长地久”这样质朴形象的生活情景,来表达奥博抽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想愿景,使之变得可感、可知,以利人们认可、认同。

对词作的情绪化、浪漫化和二次形象化是本曲创作的出发点、落脚点与着力点。是故,将“融合、贴切、真挚”确立为创作全程孜孜以求的主要艺术特点及奋斗目标。整个创作过程注重扬旋律和节奏之长,充分张扬“古今中外,相通相融”这一美好愿望和情感基点,并设法弥补因为词作表情达意的局限性而导致的意犹未尽。同时,又注意避其之短,不落窠臼,勇于摆脱传统观念羁绊、传统思路束缚,不拘泥于呆板的条条框框。不是跟着教材和教条走,而是跟着情感与情绪走。始终坚持兴至乐随尽情而歌。在创作过程中斗胆作了不少几近颠覆式的探索。尤其是根据表达需要尝试揉合了京韵、通俗、摇滚等三种迥然不同的风格,正所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万事开头难。前奏无疑是全曲的关键和创作的重点。乐段创意因此“动机”纷呈,每个乐汇几乎都是声情并茂,三个乐句堪称包罗了“一带一路”博爱、包容、艰辛、执着之万象。它们给人既新颖又熟悉的感觉,令人不经意受感染、不自觉被感动。前奏首先安排一小节壮行击鼓声触动受众心弦,然后接续一小节出征鸣号(古长号)声复撼人心,通过这样的相继展开呈现一轴庄严肃穆的远征画卷。再以拟号音接龙衍生两小节箫独奏,将大漠驼队所经历的沧桑和艰辛富于感染地演绎给受众。随后以两小节舒缓合奏稳定情绪,为序唱及主歌的款款而至、娓娓道来营造氛围。

创作始终致力于情感渲染和情景感染音乐形象的塑造。如第十一小节心潮澎湃式的旋律处理,使“共建共享”的欣喜和欣慰之情溢于言表。第十九、二十小节借鉴蒙太奇手法着力进行情感酝酿和情景营造,感染和引导受众心理及情绪,进而深化受众的理解与思考,波浪式上行的旋律线走至第二十一小节爆发成荡气回肠的万丈豪情,极富感染力。第三十二至三十三小节的回旋式处理强化了词作的执着情感。第三十五至三十六小节旋律的大幅跌宕起伏,是用音乐语言表达“点滴在心头”的深深嗟叹,既升华了前面词作的意境,也从情绪角度暗示“一带一路”推进之艰辛不易。

在间奏的设计与安排方面统筹兼顾启承转合需要,重点确保过渡及融合顺利自如。如序唱乐段间奏乐句轻松愉快的旋律和节奏使双语换唱非常自然流畅。又如主歌前的间奏乐句和主歌内的间奏乐句,不仅起过渡作用,同时也肩负传承重任。再如副歌乐段之前的间奏乐句除了发挥上述功能外,还对主歌的一、二段展开产生一定的照应效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创作时巧妙地以“乐汇”为“接穗”,采取“乐汇嫁接”方式生发乐句,用第十九、二十小节的四个“乐汇接穗”繁衍出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的副歌乐段,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不同风格音乐旋律的有效融合。

《一带一路》这首歌几经修改,几易其稿,臻于完善。期待这首歌给人们带来全新的音乐感受。

2019-05-23

00:00:00:0168020http://118.254.9.122:8081/zjjrbpc/content/201905/23/content_16802.html1我的《一带一路》情愫/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