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行吟人间》之美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张家界日报

熊仁先

史可夫先生“人间行吟”三部曲之第三部《行吟人间》于2020年4月入目。乍读是游山玩水,风花雪月。细品方知是诗人感恩自然、感恩社会、感恩亲人朋友爱心之妙语。

爱是美丽的。

“人间行吟”三部曲前两部是《愿望树》《来到人间的日子》。史可夫先生在首曲《树》后记中如是写道:“这没有虚假的歌功颂德和粉饰太平的谄媚之作,而是作者用一颗真心写出来的。从头到尾充满着真爱和真情。其中有对自然之爱、祖国之爱、家乡之爱、亲人之爱、恋人之爱和朋友之爱”。

爱自始至终贯穿“人间行吟”三部曲。三部曲之第三部《行吟人间》让这种爱表现得更加淋漓畅酣。千山万水总是情,万事万物都有爱。在《花木之心》《心中的花园》《朋友们去了唐山》等一首首诗中,诗人柔情似水,爱得深沉,爱得细腻,爱得刻骨。“花木之心谁懂,无须说,留馨香”“我心中有个小小花园/玫瑰花和康乃馨四季鲜艳/花园里有精美丽的房子/母亲住在里面”。

读着这些文字,我抹了把眼泪,抬头遥望远在天国的妈妈。这是爱的感染,爱的传递。

爱是多元的。对不同的爱,诗人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讴歌。

大自然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生存繁衍的空间,而留给诸多不可再生的无上妙品,净化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智慧,陶冶人们的情操。因此,敬畏自然,感恩自然,歌颂自然。太白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何等豪迈,何等情深。史可夫先生也爱在自然界漫游,在纵情体验大自然的伟大,享受大自然的美丽后,也吟出一首首赞美之歌。可夫先生是慈利东岳观镇人。前几年,应父老之邀到武陵源泉采风,他在《武陵源》中这样写道:“是画,是山/是仙境,还是人间/秀峰三千,直插云端/有谁到此不惊叹”。在《呼伦贝尔草原》唱道:“一片嫩绿/绿到天边/这里是/这里是五月的呼伦贝尔草原”。诗人对自然爱得阳刚,爱得磅礴,爱得豪放。

《行吟人间》一首首诗与满爱。为了渲染这爱,诗人把简练的语言“贫民化”“口语化”,整本书集没有羞涩之句,没有生僻之字。诗人向读者讲述着一个个动听的故事,让读者在享受中接受作者对大自然的歌颂,对大自然美的赞扬。如可夫先生在《威尼斯》中写道:“不到威尼斯/你无法想象她的美丽/到了威尼斯/你无法说出他的美丽”。

在《行吟人间》诗集中,作者还“宣泄”了自己的“情爱”:一生逐梦于诗,一生钟爱于诗。志在千里。千过古衡的可夫先生不甘寂寞,锐气不减当年,敢于创新,他说:“成语诗好象以前没见过,大概是我的创造吧?我想用极简练的诗句,形象的表达一个成语的主要内容,这只是一种探索,者认可还需要时间”。诗人这样诠释《人淡如菊》:“人们都在追逐世间的繁华/唯有你心在林下/淡淡的清香/是那篱中的菊花/身居闹市一尘不染/日子犹如一杯清花/闲看落花无语/浮云缥渺到天涯”。

不管这种吟唱是否恰当,生命不止,探索不息的精神可贵。可夫先生一直在探索一条新路,就是用类似的古风与近体诗和词曲的形式进行诗的创作,我认为一首诗只要有意境和韵味,能给人以审美享受,那就是好诗。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诗人把诗和歌词兼融,创造了许多好作品。《回归》被收入《中国当代歌词精选》,《美丽的女孩对着别人笑》《被遗忘的村庄》被沈阳音乐学院收入《新编中国声乐作品选》作为大学教材,这是诗人在诗集中表现的自身美。

生活就是一首诗。史可夫先生穷尽毕生精力写这首诗,有时高昂激越,有时低婉徘徊,但传播的都是爱。爱,是《行吟人间》的诗魂。

2020-07-02

00:00:00:0323760http://118.254.9.122:8081/zjjrbpc/content/202007/02/content_32376.html1《行吟人间》之美/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