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流动的,生命不息。风景是流动的,沧桑变换。正因一成不变的事情太少,我们更应倾尽全力,留住一些值得珍藏的幸福和快乐。
惟有动人的信念,让难忘的风景永恒
此刻,我被定格在这一张生动的画面内:在宽敞的教室内,整齐的课桌,四十几个孩子明媚的笑脸在窗口透射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显得格外动人。这种无形中的幸福与快乐洋溢着,一种叫做温暖的力量在内心里流动,从而让我看到了永恒的感动。
没有人会知道,这幅画面是我经历了两个春秋缓缓积存而来的,初见时吵吵闹闹的样子言犹在耳,转瞬间在我的带领下,他们竟能如此的安静,用清澈如泉水一般的眼眸留恋着我,让我舍不得将他们的每一刻丢弃。
我和这些孩子结缘于支教,地理位置锁定在张家界永定区茅岩河镇的山区学校。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但初来时,这些学生的情况却令人有些闹心,他们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在学习上不肯努力,整日里懒懒散散,好动爱闹。
教师的天职就是善待每一位学生。既然我来了,就不会让这些学生继续沉沦下去。
执教的过程,如种植春花
2018年9月,我欣然接受鼎城区教育局的支教外派,来到张家界市永定区茅岩河镇九年制学校,开启了第一学年的支教工作与生活。
我接手了两个八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初中生有些难以管理,而且初中知识开始增多,想要将语文中广阔的价值内容传递给他们,谈何容易。课堂上,有些学生并不知道纪律的重要性,缺失对文明和谐的科学概念。还有的学生沉默寡言,对我提的问题不作任何回答,显得木讷呆板,在我反复讲解后他们依然是一脸茫然。
这两种极端让我耗费了大量心思,很多时候,我必须一边用道德知识宣传和融入,管理那些“熊孩子”,还需要一边想办法将深奥晦涩的字词和句子用直观的表达方式讲出来,格外的疲乏,却又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加上缺失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工作量格外大,我经常是半夜还在利用手机和电脑搜集有效信息,设计教学方案。
尽管这段时间特别辛苦,但我始终没有气馁。教学就像耕耘田地,投入的心血越多,才会有收获。我亲身体验着这份辛苦,期待未来他们像春花一样盛放。
结出硕果,依靠坚持不懈的因材施教
“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洒春晖。”顺利完成一年支教工作后,我又于2020年9月,再次受鼎城区教育局委派,二进温塘这个美丽乡镇学校。这次我接手了一个七年级的班主任及两个七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和之前不同的是,我在往次的教育教学上已经充分了解了学生们的学情,自信心更足了,所以教学及班级管理工作的劲头更加十足。
和前一年支教工作一样,把培育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与多元能力作为我的工作目标,任劳任怨。我将七年级教学中的问题研究分析后发现,学生的长期形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和视野是阻碍教学的最大因素,留守儿童多,缺失关爱,我行我素,敏感自卑。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研究匹配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不同阶段的行为特点铺设内容。
我首先从改变学生学习生活习惯入手,制定班级日常行为规范,从细节上强化规范,通过实践让学生颠覆以往的认知。我通过两种方法强化规范实践,一是榜样力量的示范,通过有趣味性的、直观的、可以理解的国学经典故事引入,向先贤学习,塑造孩子们高尚的灵魂;二是班级管理的示范,我在平时的工作中都会一言一行严格要求自己,做出表率,言传身教。
缺爱也是造成学生无法有效学习的关键,我在生活中竭尽所能的帮助他们,爱护他们。去年入冬,我看到有些学生穿着单薄,给班上钟阳、双映、小鑫等几位贫困生赠送了棉衣和保暖内衣。设立学习成绩奖励机制,以重奖激发学生的学习进取心。
本学年我作为七年级年级组长,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大力帮助学校培养青年教师,积极开展一月一次的教研活动,帮助初次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获得成长,在业务上提供指导,经常帮他们磨课研课,培养他们的教学能力,给山区青年教师传授教研教改新方法、新理念。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9年9月与2020年9月,在张家界市两次庆祝教师节及表彰活动中,我两次获得“张家界市优秀支教教师”荣誉称号;2021年元月,我又获得张家界市永定区教育局嘉奖。这是我人生实践价值的宝贵财富,值得我永远纪念和珍藏。
如今,这里的孩子们已经焕然一新。从他们身上,我开始慢慢发现了冲劲,在他们笑容中我体会到发自内心的幸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必将继续带着学生前行。
(作者派出学校:常德市鼎城区许家桥中学)
2021-08-03
00:00:00:0452340http://118.254.9.122:8081/zjjrbpc/content/202108/03/content_45234.html1花开半暖,我的支教生活/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