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抓周□熊永清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张家界日报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一所乡中学任校长,妻在邻乡的一所片完小任教。为了照顾新生女儿,我们把家安在妻的工作单位。

就在女儿周岁的前一个周末,妻提议给女儿弄个抓周活动并嘱我放在心上。她知道我很忙碌,忘记给女儿筹备抓周活动的可能性极大。的确,除了管理那所拥有十一个教学班级,三十多名教职工和五百三十多名学生的初级中学以外,我还兼任着一个初三毕业班的语文教学任务。

抓周,是东南亚国家的一种风俗,起源于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认为可以预卜新生孩子的未来前途命运。宋代学者吴自牧在其著述《梦粱录·育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其家罗列锦席于中堂,烧香秉烛,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剪、斗升戥子、彩缎花朵、官禇钱陌、女工针钱、应用物件、并儿戏物,却置得周小儿于中座,以为佳谶”。祖父也曾数次说起济公和尚周岁抓“佛珠”和雍正帝周岁抓笔写“敕”字的故事。我虽然不信此礼能预卜女儿前途,但还是决定给女儿弄一个最简单的抓周仪式。不请亲友,偷偷进行,参加人员仅限我们一家三口外加一个小保姆共四人。

天公作美,女儿周岁正值周六。那时候,没有法定双休日,周末休息一天半,即周六半天,星期天一天。我的上班模式很固定,都是周六中午回家,星期天下午返校。决定给女儿举行抓周仪式后,我便抽时间在工作单位附近的集镇上采购了一些诸如水果糖、糕点、小玩具、小工具、文具、图书之类的小物品装入一个大帆布袋,做好时而列焉的准备。

周六那天,我一反常态,通知取消每周的集体放学活动,改由分班放学,骑上结婚后攒了一年工资买的一辆松鹤牌轻便单车,挎上帆布袋疾驰回家。到家的时候,女儿正跟着小保姆蹒跚学步。时值早春,乍暖还寒。女儿还穿着厚实的棉衣,戴着妻亲手编织的毛线尖角帽。棉衣粉红,尖帽金黄,金粉搭配、格外漂亮。见我回家,她撇下保姆,向我扑来,步履踉跄,恰似一只肉球歪斜滚动。看着天真烂漫的女儿,我临时决定去镇上的照相馆把她周岁的模样记录下来。陪女儿嬉戏了一会儿后,妻下班归来。我嘱保姆留守家中并准备晚餐,便起身去照相馆。在照相馆,我们照了四张相,我们夫妇和女儿的合影一张,我和女儿的合影一张,妻子和女儿的合影一张,女儿的单人相一张,花去了我一家半个月的生活费。付费时虽有些心疼,但还是很果断。

从照相馆归来,吃完晚餐,夜幕降临,抓周活动开始。我在卧室兼书房的外间摆上平时就餐用的小方桌,从帆布袋中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糖点、玩具等小物品,一件一件地有序摆上,妻叫小保姆将饭后又在操场上学步的女儿带回。就在女儿扶墙进屋的一刹那,我突发奇想地将桌上物件数了一遍,发觉只有十七件,距吉祥数字十八还差一件之遥。我叫停了正准备拉女儿上桌的妻子,让她等一下,说再找下凑齐十八件。我四下打量,发现没有合适的东西,便躬身拉开妻的办公抽屉,希望找到一件合适的物品。就在躬身过程中,挂在中山装上衣左上侧口袋的一支钢笔,以硬度姿态提醒了它的存在。那是一支内胆吸入红墨水,用作批改学生作业的黑色钢笔。当时,我养成了随时随地为学生面批作业的习惯,红墨水钢笔随身带。我掏出红墨水钢笔放入方桌中部后,让妻子将女儿带向桌旁,仔细观察着她的举手投足。只见她踉跄几步上前,左手扶住桌沿,右手伸向了我最后放上去的那支红墨水钢笔,然后敏捷地倾胸接触桌沿,松开左手,双手捧笔,放入口中吸吮起来……

“抓支笔有么意思?”妻嘟噜着。

“这孩子以后一定会继承我的衣钵,当个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我回应着妻的嘟噜。

后来,因为工作需要,我极不情愿地离开了讲台。再后来,女儿填报高考志愿时,我力主她填报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女儿大学毕业时,我又怂恿她报考中学语文教师。

女儿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中学语文老师后的一天,我去她办公室找她谈点私事。她不在,等候她时,无意翻看了几本她给学生批改的作文本。透过学生作文批语,我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抓周只是一种民间风俗,占卜未来不可当真。但自从女儿抓周握住红墨水钢笔后,她长大的每一年,我都期盼她继承我的衣钵,这是真的。

记一次抓周,希冀女儿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

2020-08-28

00:00:00:0343470http://118.254.9.122:8081/zjjrbpc/content/202008/28/content_34347.html1抓周

熊永清/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