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习惯于户外徒步,也喜欢顺手用手机拍拍植物、花卉图片,十分享受植物给心灵带来的净化,给双眼带来的眼福。
3月21日在《光明日报》上读到北大哲学系刘华杰教授写的“草木十二韵”跋文,他评述了一位北大女毕业生冯倩丽用植物的名字写的韵诗。立马在网上京东书店订购了一本,三天后书寄来,也没顾得上消毒,打开包装,印刷精美的书展现在眼前。读《草木十二韵》,让我想起几十年前读过的《声律启蒙》,那押运即将停用的全国粮票到商业部,在北京东郊粮库办理完交接手续,辗转到站前派出所寄存好随身携带的武器,轻轻松松逛了一圈王府井,在一家小书店看见了这本《声律启蒙》,是成都古籍书店出版的版本,花了三角四分钱买下来,阅读后爱不忍释,几乎成了我的口袋书。一百零四页读完花了大半年时间,多音字、异体字和通假字多,读的时候必须得借用《字典》和《辞海》慢慢读,它是按韵分编,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对上音韵读起来琅琅上口,优美动听,读错字或音了就对不上平仄声韵。特别是里面借用了很多历史典故,如“苏武牧羊屡餐于北海,周庄活鲋水必决于西江”。出句说的是“苏武牧羊”,的故事,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苏武奉命以中郎将身份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单于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未果,后将他流放北海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才可释放他。然而苏武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年,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对句说的是《庄子·外物》里面的一个典故,庄子有一次外出,在一条车辙里发现一条鲋鱼。鱼请求庄子给他一些水维持活命,庄子表示要到旲越引西江水救鱼,鱼说:“等你回来时,直接到干鱼铺找我吧!”这也是成语“涸辙之鲋”的出处。还有很多反映古时候的生活形态和生活器物的,如“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镜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衣笥:放衣服的竹器。杵:用来在臼里捣粮食或洗衣服时捶打的圆木棒,一头粗一头细。舂: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这些读起来都很有意思。另外还包罗了很多的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等方面的知识。最吸引我的是有些句子,能够读出画面、场景和意境来,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夫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绿莎:绿色的莎草。《后汉书·马融传》:“树以蒱柳,被以绿莎。”多么和谐的画面,那种宁静美让人神往,让人陶醉。
《草木十二韵》完全是按照《声律启蒙》的格式和声律音韵写的韵诗,分为“四季、晨昏、色彩、万物、相思、喜事、山居、滋味、传说、人间、纷争、行旅”十二个诗节,在平仄押韵,对仗工整基础上,神奇的是几乎完全用植物的名字来对韵。“相思”一节“枳对橘,橙对柠,半夏对南星,无患对相思,远志对决明;四块瓦,八角亭,白玉对水晶,西湖扬天下,白石松顶冰;荷包牡丹百般娇,连生贵子遍地金;滨海木蓝,勤娘子对月思维;沧江海棠,使君子戴星感应。”七十八个字,用了三十个植物名称。木本的有:枳树(也叫枸橘)、橘树(也叫柑橘)、橙树(也叫甜橙)、柠檬树、无患子树(木材可以制成器物来辟邪,故称其为“无患”)、决明(也叫双莢)灌木、西湖杨(赤杨)灌木、白石松(山木棉)树、思维树(也叫菩提树)、沧江海棠树。藤本的有:相思子(含有剧毒,误食致命,可见“相思”之苦)、使君子(留求子);草本的有:半夏、南天星、远志、四块瓦(宽叶金粟兰)、八角亭(蜂斗菜)、白玉草、水晶兰、下风草(天下)、顶冰花、荷包牡丹(活血草)、连生贵子(马利筋)、遍地金(蚂蚁草)、滨海木蓝、勤娘子(圆叶牵牛)、对月草(黄海棠)、戴星草、感应草。可以说读《草木十二韵》,恍如走进一个神奇的植物园,不仅能享受文字韵律之美,更能享受博物盛宴之美。
2020-04-17
00:00:00:02961301读书杂记/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