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肉糊
蒸肉糊是张家界土家人的特色菜,平时看不见,只有大席上才见得到它,与现在蒸蹄膀的身价等同。
蒸肉糊是道面子菜,哪家办喜事,筵席上都必不可少,少了这道菜,席面就大打折扣。吃完酒席回家,总有人问:“酒席体面不,有蒸肉糊吧?”
其实,蒸肉糊就是大米粉做的米糊,根本见不到肉星子,可为什么叫蒸肉糊?主要是经菜籽油的焖蒸,使之入口即化、软糯香甜、其味如肉,因此,老祖宗们就取了个充满诱惑性的美名——蒸肉糊。
蒸肉糊用材、做法都简单,只要下料下得够大方,放足油和香料,就能做出地道风味来。办喜宴时,帮忙的人会将大米用石磨磨成中粗粉送到厨房,围观厨师露一手。先往灶锅里旋几锅铲清油,烧到冒烟时倒半锅水,加适量盐,大火烧开。这时,厨师左手端一瓢白得亮眼的粉子,往咕嘟咕嘟沸腾的开水里慢条斯理地倒,右手一双大筷子风卷残云地搅,慢慢地,雪白遁隐,剩下一锅晶莹剔透、润泽滑爽的米肉,用筷子挑一坨,亮颤颤的,稠稀刚好。赶紧命烧火人将火力减弱,然后在米糊边沿再旋几锅铲清油,洒适量花椒粉,盖上锅盖文火焖蒸。翻过来翻过去煎焖,焖得清油与米肉缠绵交融,焖得米肉嗞嗞欢叫,焖得米肉渗出油脂。当厨师打开锅盖,铲出一层油光金黄的薄焦,顿时奇香四溢,惹得烧火人也有些稳不住了,伸长脖子盯着锅里看,眼里快要伸出爪子来。
当端盘者送上这道菜时,众人的喜悦感要比现代酒店里端出盘东坡肉时大多了,一众亲友,便开始秋风扫落叶般大肆享用。
油粑粑
我爱油粑粑。油粑粑金黄油亮,像韩国的烤肉显得贵气。过去的生活艰苦,有油粑粑吃的日子极少,只有到了栽秧割谷季节,大人才慷慨大方地做一次原始的油粑粑,让我们放开肚皮解一次馋。
按张家界土家人的习俗,栽秧关吃了油粑粑、猪项圈肉,栽秧就有体力有绵劲,耐饿。
每当“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的季节,各家各户的油粑粑就要香了。开秧门的头几天,煮妇们就将平时舍不得吃的糯米从坛子里倒出来,量两三升用水泡软、滤干,之后用磋子装了,用碓码细细碾磨。若想省些时间,用石磨磨粉也可,但其味没碓码舂得香。撮一瓢倒进碓盔,男人踩碓,女人掌棍,舂一下,捣一下,反复舂捣。待糯米舂得又匀又细时,挖出来,用筛子筛,慢慢地,簸箕里就有了一堆雪白的粉末。煮妇将瓷盆在火上烤烫,免得粉子粘盆。细粉装进盆,一点一点的洒上适量温水调匀,不停地翻动,反复揉摁,直揉到匀白光滑,做成半圆条状,置于砧板上。
炸油粑粑,烧柴也有讲究,如同炒炒米,要用杉木柴烧火,炒出的炒米白胖松脆,相反,硬木柴炒出的炒米焦黄个小。炸油粑粑也是这个理,杉木柴炸出的油粑粑软和酥脆,嫩生滑爽,硬木柴炸出的油粑粑坚硬剌口,味同嚼蜡。
一切准备就绪,男人搬出油瓮,倒上大半锅油,大火烧开。女人手起刀落,一块块上弦月形的油粑粑相继而出,潜入油锅,滋滋冒着泡,慢慢地油粑粑鼓起肚皮浮出油面,边上有月晕似的细泡,一会儿,月牙儿变成鹅黄,当接近金黄时,赶紧拿漏勺舀起,置于瓷盆。不一会儿,便堆满了整个瓷盆。
香味飘来,村子里男女老少都让油粑粑惹得眼馋,弄得人人都仿佛回归了童年,一副小孩子的贪吃样。嗳!谁都禁不住油粑粑的诱惑。
糯米饭
想起糯米饭,就想起了家乡沅古坪。糯米饭是张家界沅古坪一道出名的传统美食。
中医上说,糯米性温、味甘,入肺、脾经,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糯米配上腊肉,不仅大补,还特别抗饿。没有腊肉的糯米饭,就显得有些苍白,吃起来就会缺乏原始的激情。过去生活清苦,没有现在如山如海的食品,腊肉焖糯米饭不仅是稀有物,还算是美食极品。在寻常日子里根本看不见,只有做重体力活或请人换工打伙或家里来了贵客,腊肉糯米饭才会露面。
那年,家里盖房。立屋那天,请了二十几号亲戚乡邻帮忙。这天母亲起得特别早,烧火洗腊肉淘米刷锅,在灶台边做糯米饭。锅里,那些夹精带肥的腊肉被母亲炒得香气四溢。清水入锅,接着放入糯米。糯米不太吸水,母亲煮糯米时水便少得恰到好处。米汤慢慢地被糯米吸收,之后,盖严,翻焖至焦黄。不用放任何调料,也不用放盐,腊肉本身的奇香与咸味完全可以与糯米分享。只要耐心焖煎就好,糯米的芳香,腊肉独特的香味,焖得满屋香气关不住。吃起来欲罢不能,蚀魂夺魄,终生难忘。
帮忙的人早就被这种香气折磨得心旌摇荡了。
开餐的时候,大家绕过大米饭甑,直奔灶台,你一铲,他一铲,一老天锅糯坨坨、温润润、金灿灿的腊肉糯米饭,瞬间没了影儿。
立屋起扇时,掌墨头大声喊出了别出心裁的立屋号子:
领:起啊,起啊,立起来啊!合:立起来啊!
领:主家力量人——
合:力量人!
领:茶饭赛厨神——
合:赛厨神!
领:腊肉糯米饭——
合:糯米饭!
领:味香赛山珍——
合:赛山珍!
领:壮阳又补身——
合:壮阳又补身!
领:力超二郎神——
合:力超二郎神!
领:大家齐使劲——
合:齐使劲!
领:砌屋赛天庭——
合:赛天庭!
领:代代点翰林——
合:代代点翰林!
……
2020-02-14
00:00:00:0269110http://118.254.9.122:8081/zjjrbpc/content/202002/14/content_26911.html1舌尖上的记忆/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