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门口的春趣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张家界日报
宋梅花

那时,是没有车的。我家就住在庸城南门口,是最热闹的街。

家里和街,前后只隔一条深巷的距离,却能静悄悄地躲在门后看屋檐下的燕子窝,听不到街外传来的任何声音。只有走出巷子,才能看到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再走到南门口码头,更热闹,河里的渡船最忙,驶过去,驶过来,满船满船的人。到河对门洗衣服的;从河对门那边过来卖菜的;年轻人两个两个到河对门草滩上去寻天高云淡的;背背篓挑箩筐的,都从船上上上下下,一大群人走上南门口码头那长长高高的斜坡,再走到码头口前的船运公司,然后融入街流中,渐渐分散。在河对门河塔下船的人,走过那片干涸的鹅卵石,再走过那小有积水的天然石墩子桥,走入田埂小路,走向甘溪桥方向,或爬上河塔上面的大草滩,往菜农大队走去。渐渐,便只剩下满河塔的鹅卵石,和三三俩俩从不同方向又去赶船的人。

南门口的春天,一切安静而繁忙。安静的,是家里。繁忙的,是大街。我喜欢春天,喜欢燕子。燕子叫时,心里听着好喜欢,我喜欢往屋檐上找惊飞的燕,看那剪刀尾巴“噗”地随翅膀飞跑。老屋的屋檐有木头柱子和木梁,燕子很容易且喜欢在屋檐下搭窝,我看燕子妈妈给小燕子喂食。燕子妈妈很勤快,不停飞出窝去给小燕子找食。找到后先在空中飞两个转,才落到窝前收拢翅膀,窝里的小燕子早已争先恐后地把嘴张得大大的。我经常担心燕子妈妈会喂错,四五个宝宝,会不会有一个喂掉的?一会儿飞走一会儿飞来。可是过了一两个星期,我便会发现屋檐下的地上已经会有几只小燕子跌跌撞撞地找食,小燕子长大了,在学飞呢。小巷里很安静,只要有人走过,小燕子便惊惶失措地飞开,却飞不远,总是很快落在草上,落在花儿上,落在墙边。说是飞,还不如说是跳,跳着飞。再隔些天,我就看不到燕窝里的小燕子了,它们都长大了,翅膀硬了。

那时我想,我要是也像小燕子长那么快多好。燕子长大了,我在春天也找到了失落感。

春天上学,在教室里朗朗读书,在课间玩橡皮筋、跳房子,童年的时光过得平缓而快乐。最喜欢的,是放学。学校外的小巷子有卖糖画的人,说是先转转盘上的指针,盘里写着字,有蝴蝶、孙悟空、花儿、猪八戒、马儿,好多,十几种。指针指到哪里,老板就开始做,他的手在糖锅里用勺上下左右地转动,一会儿,用小棍棍儿粘着的有模有样的糖,就被我们美滋滋地舔在舌头上。有些拿起就跑,时不时舔两口,一咬就碎。糖人儿好甜,却也容易掏走我们口袋里存了好几天舍不得用的钱。

我最喜欢买酸萝卜,便宜,好吃且解馋,一分钱两分钱都能买的到。卖萝卜的,是郭家塔巷子里的那位老婆婆。面相很凶,从不见笑,萝卜却腌得又辣又脆。她门口的桌上有一个透明大坛子,上面有个玻璃盖子,红红的辣椒水泡着肉白色的萝卜片,让我们一群孩子看着怎么也走不动步。婆婆用筷子一块一块夹出来的酸萝卜,是用坛子边的那一迭草纸片包的,草纸片被婆婆剪成一小块一小块,四四方方。看着婆婆夹萝卜的时候,我们就站那直咽口水,有时买几块,最多时买了十块,然后用粘满泥巴的手一块一块捏着边走边吃边嚷辣,郭家塔的巷子顿时一片萝卜香……

南门口快走到十字街处修了一个永定医院,春天时,总是会有一个老篾匠在医院门口做活儿。我总会抽空走去蹲在老蔑匠面前,看他编各种竹筐,其实就是为了找他要几根边角废料做风筝。老篾匠经常笑着给我一两根,我欣喜地拿回家用刀削,用刀口当尺子做平衡线,做风筝的骨架,然后用浆糊或软饭粒敷上报纸,取一根长长的线,绕在一条小木棍儿上去放风筝。那时候风筝都是自己做的,不像现在都是机器做的。做风筝,关键的就是架子要做好,还要记住贴上两条长尾巴,放起来才好看。放风筝,要去大操坪,可我往往举着风筝还没跑出十字街,风筝就开始在空中栽跟头一直栽到地上。弟弟比我会做,有次学校比赛放风筝,弟弟做的风筝得了第二名。

南门口的春天,略带寒意,却充满童趣。到现在,我还是很怀念那段岁月……

(作者系张家界金海实验学校小学部教师)

2020-03-03

00:00:00:0276760http://118.254.9.122:8081/zjjrbpc/content/202003/03/content_27676.html1南门口的春趣/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