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底,我接到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市影视家协会主席彭毅,市广播电视台编审、市影视家协会常务理事田仲,知名导演伍侃,以及覃东荣校长的长子覃盟老师等四位前辈委托,在原剧本素材的基础上,再次创作并修改微电影剧本《东荣校长》。
疫情是一场猝不及防的意外,但是一个月的疫情管控,让我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创作。书本《红烛》带我穿越时光,于深夜静读时寻找覃东荣校长生前为教育奉献一生的初心。
通过反复的碰撞,修改,被质疑,被驳回……无数次循环的过程后,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向我和伍导袭来。
一个好剧本需要千锤百炼,一个好作品需要多方深度沟通交流和兼蓄并收,好在大家都没有轻言放弃。
9月初,疫情散去。在彭毅主席的再次督促下,两次协调会议后,他带领我们到教字垭镇和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再次深入交流协商沟通,并达成了及时开拍的一致意见。他深入到覃东荣校长生前工作和生活过的多处地方进行踩点、察看拍摄现场……让我感到了他的辛劳、专业、认真、执着和果敢。微电影如期开拍了。摄制组人员一边加班加点地找三十年前的道具,一边感叹如今我们的日子好太多,重现当年的苦难难度太大。
作为总导演的伍侃,以及副导演的我,心里着实没有底。硬着头皮想尽一切办法,该租的租,该借的借,该定做的定做。而这些都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本次微电影基调平和,没有大喜大悲哗众取宠的苦笑,只是在平淡中叙述不平凡的事情,这需要演员有足够的演技。第一次看到本片主演形象时,我的内心是质疑的。但是,在形象和专业面前,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演员的相对专业性。
拍摄时间历经四天四夜,频繁的转场,大量的场景需要提前准备,演员们疲惫不堪,我和伍导心急如焚。多次观点上的摩擦,拍起桌子争观点是常事,但这一切的目的只有一个:把这个剧拍好,拍的尽可能完美。
我深信一切皆是最好的安排。在烈日下苦苦等待光线和上一场能完美衔接,我们苦中作乐;在深夜送孩子们回家后,我们感叹孩子们上学不易,当年的东荣校长身为残疾劝学的艰辛;在早已废旧的课堂上,孩子们整齐的朗朗读书声瞬间把时光拉回到三十多年前……我们遵照着剧本,踏着东荣校长昨日经历的时光,东荣校长工作和生活的重大意义,在场的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在加强理解和体会。
好几次在给小演员们说戏的时候,我都深感意外。作为新世纪的孩子们,他们对台词的理解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这种纯真的服从,熟记台词的自觉性,对覃东荣校长这个角色的尊重,让我几度热泪盈眶。我由此更能懂得当年覃东荣校长如何不愿不能不想放弃任何一个辍学的孩子,他不是为名为利,也不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和其他学校比第一,他只是不愿看到那如星光一样璀璨的眼睛从此暗沉下去。覃校长的初心就是一份师者的责任心和慈悲心。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让孩子们彻底改变贫穷的命运,用知识主宰自己的人生,覃校长选择了背负他所不能背负的一切。
大爱无声,大悲无言,这就是覃东荣校长最真实的人生写照。本剧最出彩的一幕设计在第三次收养两名孩童,覃校长和爱妻反目。在教字垭的山边,夕阳西下,那片刻的时间需要把笔墨如此重的一场戏拍完,我第一次感受到和夕阳抢时间。好在男女主角超强的表现力,让我们抓住了夕阳下山的这一幕精彩。我和摄影组人员趴在刚犁好的土地上,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微电影拍摄完毕,全身的酸痛感提醒我们任务已经结束了。我和总导演伍老师,以及东荣校长的长子覃老师各自深谈了一次。
“覃老师,直到此刻我才真正理解你为本片据理力争的心情。你也要感谢伍导演,他用他的视角,跟你死磕观点,也是基于对生前覃校长为人和敬业的高度理解和对他特别敬仰的心情。你们都是教字垭长大的孩子,你们都很棒!”我对覃老师如是说。
“伍老师,正是你的纯粹,彭主席,也正是你的坚毅和决断,把不可能变为了可能。这部片子是一部绝对的好片!”
满月之下,披星戴月的回程路上,我们能预见,《东荣校长》这部微电影定会大获成功!
(黄玲,张家界市影视家协会会员、编剧、导演)
2021-10-14
00:00:00:0475730http://118.254.9.122:8081/zjjrbpc/content/202110/14/content_47573.html1微电影《东荣校长》剧本创作日记/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