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迎春话柳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张家界日报
柯云

柳树系落叶乔木,是人们最喜爱的植物,又是吉祥之物,柳树与杨树合称为杨柳。在植物中,它是最早迎来春天的树木。当寒冬刚从水河面退出冰封之时,河堤上的岸柳,便早早地把一层嫩绿披上枝头如丝如缕,似烟似雾。古诗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的主要成份便是柳色。

“借问堤上柳,青青为谁青。”柳树婆娑袅娜,翠烟如织,是著名的风景树,当燕递絮语的春深之际,漫步河堤或阡陌,放眼望去全是柳的诗意。古诗咏柳:“春江一曲柳千条”,“长堤曲沼万垂丝”,“两个黄鹂鸣翠柳”,“千条弱柳垂青琐”,“柳絮池塘淡淡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柳丝长,春雨细”……如此等等。柳与春似乎不可分割,有春就有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二十四桥千步柳,春风十里上珠帘。”“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荫来。”

正因为柳树第一个感受春光,向人们传递春天的信息,腊冻初消,许多树木还在懵懂之中时,垂柳已将粒粒嫩芽抽成万缕烟絮。杜甫赞:“漏泄春光有柳条”;白居易赞:“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贺智章的《咏柳》赞:“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苏轼赞:“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柳树,给了我们浓郁的春天的气息。

春风裁出嫩翠欲滴的柳叶,也裁出了一幅幅动人心弦的春景。柳树除了古代诗人倾情讴歌以外,也深得现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现代诗人的喜爱。毛泽东书:“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春风杨柳万千条”。周恩来、陈毅、叶剑英书:“樱花开陌上,柳叶绿池边。”“堤柳丝垂晚照斜,农家夜饭话桑麻。”“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诗人陆启的诗集《重返杨柳村》中:“愿作林中一棵柳,千年万载不衰败”,道尽了诗人情怀。

柳树易栽,生命强,求人少。随意将柳枝插在湿润的土中即可成活。人们爱柳,源远流长。

晋人陶渊明也是爱柳的典范。他在门前种上了五株柳树,并自号“五柳先生”。杜甫爱柳,便在草堂周围环栽柳树,以绕其屋,并有诗:“河上草阁柳色新”“枝枝慈利地,蕊蕊自开春。”

古人还折柳惜别送行,寓意随地皆安之情。民间有“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之说,也证明了柳易成活这个道理。

文人笔下除了直抒柳以外还以柳写人,如“柳叶眉、杨柳细腰”。我也爱柳,亦曾写过不少柳的赞歌,如《红军柳》《柳树的歌》《柳村的歌》。也记载了贺龙元帅在湘鄂西时期爱柳的故事:“柳村本无柳,原是荒沙滩。贺龙离村时,插下柳一片。”

“几度风雨骤,又是春光暖。柳村今更绿,树下常思源。”柳树不仅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且用途极广。其木质柔软,色泽褐红,纹理顺直,是制造农具家具的上等木材;柳枝纤细柔韧,白晰光滑,是编织花蓝、篓筐的最佳原料;是治河、护堤、绿化环境的首选,柳树在中国南方,享有“青纱帐”的盛名。

此外,柳还可入药。柳叶、柳根、柳皮是上好的中药,内服清热、祛痰、明目,外用杀菌、消毒、洗涤疮疥。李时珍曾将其记入《本草纲目》。现代科学也证明,柳树是天然的吸毒器,可以吸收对人体有害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使周围空气更加新鲜清洁,非常有益于人类的健康,使人延年益寿。因此土家族人有俗话:“要长寿,多栽柳。”“春插一棵柳,如栽千株柚。”

有人说,柳树是人类的好朋友,这话一点不过份。

2021-03-02

00:00:00:0401990http://118.254.9.122:8081/zjjrbpc/content/202103/02/content_40199.html1迎春话柳/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