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含蓄蕴藉寄托遥深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张家界日报

柯云

百华

前些日子又读到女诗人吴旻的新作,在电话中开玩笑说,你是当代的李清照。于是在给她的赠书中以打油诗戏曰:“汝属淑女自窈窕,文思敏捷诗品娇。当今才媛超古贤,赏词何须读清照。”

笔者喜欢读女诗人的诗作,因为她们有比男作者洞察力强、文笔精细的独有功能。吴旻的诗词我是见者必读,且剪贴收留。最近读到她发表在《张家界日报》副刊上的《词作十阕》,可以说均属佳品。如第一阕《临江仙·观<锦绣张家界·五十米山水长卷>有感》:

秀水奇峰多造化,赢来胜境天成。谁挥淡墨弄新晴,兰亭风栩栩,艺苑荟群英。

气壮山河筹大计,心雄万壑齐鸣。芳华一展遣人惊。卅年歌盛世,笔底起钲声。

对收藏于市博物馆的我市艺苑瑰宝《锦绣张家界·五十米山水长卷》,相信很多人参观之时都会感到震撼。诗人也不例外,临卷诗潮奔涌。这阕词中,诗人饱蘸笔墨,却惜字如金,开片便气势恢宏,巧妙铺设,紧接着笔峰一转,视觉及情思由自然之山水向画卷之山水转移,互为呼应,不着痕迹。“气壮山河筹大计,心雄万壑齐鸣。”由景及情,讴歌了山水长卷的画家们为张家界建市30周年精心创作倾情奉献的这一份厚礼,既感人肺腑,又催人奋进。古人云:“诗贵情,情贵真。”作者饱含真情实感通过形象思维,将景与人融为一体,开拓优美动人的艺术境界,真是一唱三叹,扣人心弦。

诗家常言道:语不惊人誓不休,诗不在多贵在精。据笔者所知,吴旻对待诗词创作的态度十分严谨,她公开发表的诗词作品似不多见,但每每有作品面世,必是精品。仔细品赏吴旻的这十阕词作,无论遣词造句,无论语境情境,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眼前如展现实景一般,诗境如画,寓意深远,既勾勒出一幅幅旖旎的山水美景,又剖画出大自然的瞬息变幻,生出“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情感波涛,使诗词更加含蓄悠深。可以揣测到她写诗的目的不在表达,恐怕还包括探寻自我想象力和语言艺术的张力,等等。

吴旻的作品很少使用生僻的词汇,使读者在阅读中不会因为语词晦涩深奥而败兴,相反她那丰富独特的词语的组合与搭配方式恰到好处,自然清新,正是吴旻诗词语言的一大特色。她在发现一些日常词语中最细微、最隐秘的语素或者潜在含义,再用极强的联想能力加工,最后配合所要表达的情感,一气呵成,畅如泉流。但她又不失含蓄蕴藉,寄托遥深,如《踏莎行·雪》:

漫舞苍穹,寒深几度,曾水曾云曾雨雾。芳姿楚楚下凡尘,倩谁种作天花树。

岁月频催,清肌如故。洁身何许流年误。青山也有白头时,冰魂却向春田住。

雪在多种形式的变幻下,本色不改,冰心依旧,质本洁来还洁去的精神风骨,跃然纸上。“青山也有白头时,冰魂却向春田住。”词中所咏的雪的一生,又何尝不是诗人想要追求的一生呢?!她的诗词,借用一位权威诗评家的话说:“总能隐约体会到一种似曾相识的熟稔,而又是在极端陌生化的语言风格包裹下存在着,让人熟悉的不是语言,不是意象,甚至也不是情感,而是思想层面的某种精神特质。”

梅圣俞曾经说过:“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吴旻的诗词正好解决了这个历史难题,《词作十阕》中就是典范,如:“从重庆,到庸城,三番错过未识荆。浮生饮得茶一盏,纵是封侯不换卿。”这些句子看似平淡,却平而有趣,淡而有味,语出天然,诗意新颖。一个不具备相当才华的诗人是无法达到刻意求工、淡中见奇的境界的。从吴旻的诗集和平日散发的诗词作品中,不难发现她是一位善写山水、田园王维式的诗人。熟读唐宋诗词的人知道,古人写诗,注意近铺远伏,明暗相映,以达到前呼后应、色彩鲜明而渲染出自然隽永的诗意目的。吴旻的诗词,自然深得唐风宋韵的濡染,如春意盎然,如秋光滟潋,意味无穷,想象无限。

2019-06-13

00:00:00:0——读吴旻的《词作十阕》176790http://118.254.9.122:8081/zjjrbpc/content/201906/13/content_17679.html1含蓄蕴藉

寄托遥深/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