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年草籽一年落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张家界日报
眼看着2020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就要来临,心中总有许多感叹: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是了,年终总得有个盘算,阳春人嘛,无论丰歉,一年草籽一年落。

也是这时候,报社的吴旻老师打来电话,说她想在“读书版”开一个专栏,可以谈天说地、信马由缰,总之,广义上的“悦读”,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不能缺乏,更要传递正能量,当然不是喊口号,文字的干净、简约更要讲究。吴旻是一位老编辑,很有自己的办刊思想和个性,在其主持的版面陆续开设过多个专栏,如《星星点灯》《老金说事》《名师讲坛》《育人笔记》,等,都反响甚好。她知道我办过报刊,对专栏文章有所涉猎,还说,我是最合适的人选。我也心中没底,只是曾经在报刊上连载过文章,那都是事先写好了的,办专栏可不一样,要随时而写,有感而发。当然,个人的综合素养、思想的洞察、文学的感染力更见其上。想了想,决定一试,便和吴老师敲定了专栏的题目:人间笔记。

既然是写人间凡事,那必定要食人间烟火,切忌假大空和高大上的冠冕堂皇文章,每篇控制在1500字以内,这就有了难度。但答应了,还是要写,并且有始有终。专栏文章,贵在坚持。

一张报纸,除了新闻性,就是阅读性,而阅读性从那里来?自然靠报纸的副刊。过去的纸媒时代,大报大刊和专业性报刊都有自己的专栏作家,鲁迅先生是专栏大佬。很多专栏作家靠写专栏养家糊口,提前支取稿酬。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邓拓在《北京晚报》开设过《燕山夜话》专栏,后来又和吴晗、廖沫沙合作,在《前线》杂志开设了《三家村札记》专栏。这些随笔和杂文旗帜鲜明、爱憎分明、切中时弊而又短小精悍、妙趣横生、富有寓意,博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支持。全国许多报刊、杂志效仿这一做法,开设了类似的专栏,为当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苑增添了生气。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我们坚挺着走过来了,《人间笔记》也随潮而动,一路走过来了。在新冠病毒肆虐的时候,写了《当好守门员》《那年瘟疫》,鼓励人们坚持隔离,“隔离是为了春天的团聚”。谈到写作,写了《文学的责任》《一个字的写作》,文学也是要担当的,文学需要不断地锤炼坐功。写到佛理禅机,为的是点亮人性的灵光。写到人生,从柴米油盐,到吃住行娱,到琴棋书画,从小我到大我,人生的价值无出不在。也有针对时弊的随笔,《圈粉与粉圈》《今年生意怎样》《别让心灵丑陋》《〈平安经〉不是平安药》等等。文章有感而发,记得年逾古稀的作家周保林先生打来电话,他说自己每期必读,对内心触动很大。有一个读者,他把每期专栏文章都收藏起来,集成了一册,他说就凭这几十篇文章也可以教育孩子。如若真是,善莫大焉。

在写作的过程中,吴旻老师不时提醒和指导,让我少走了弯路。有个先生说我的文章少了套路,随性而为,大开大合,有了随笔气象。温暖温馨之情,在此一一谢过。

不得不说说目下纸媒的衰退,除了多媒体的冲击之外,关键还是自身功力的问题,我所知道的一些报刊仍然很坚强地站在时代的潮头,其原因就是有自己的办刊思想和独立个性,更要有负责任的编辑,想刊物之所想,办刊物之所为,而不是哗众取宠、人云亦云。有时候想,一份好刊在手,犹如故人归,对坐相品茗。

好了,不多说了。写作者其实就是一个真正的农夫,在白纸上耕耘,收获的是黑字。可能是瞎话。瞎话而已。

一年到头了,草木葳蕤了一春,该歇了,也累了,希望有人接替《人间笔记》,这是真话。

2020-12-31

00:00:00:0382990http://118.254.9.122:8081/zjjrbpc/content/202012/31/content_38299.html1一年草籽一年落/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