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晴
和女儿隔空拥抱
“我头发短便于戴帽子口罩,急诊经验丰富善于应急,上班不上厕所的习惯便于穿隔离服,我一定要去第一线!”1月29日,市人民医院护士覃妍向医院提交了请战书。
覃妍是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的一名主管护师,11年工作经验的她主动请缨去确诊病区的第一线,负责确诊病人的护理工作。个性爽朗的她将这些“优点”逐条罗列进了自己的请战书中。
在确诊病房里工作,覃妍每天一个班次下来,要为病患输液20多次,发药10余次,时刻盯住监护仪,关注着病患病情走势。由于长时间的防护隔离,汗水蒸发成水珠滴在眼罩上,经常模糊了双眼,口罩、护目镜戴上后,很快就会因为缺氧而感到头晕。“做出支援一线的这个决定,我并不后悔,看到病房里需要救治的病人,每天只想着尽力帮助他们。”覃妍说道。
“来病区工作的十天里,只能通过视频电话和家人联系,特别是不敢给女儿打电话。前几天接到家人问候的电话,旁边的女儿叫着妈妈,让她忍不住眼泪婆娑。”覃妍是一名7岁女孩的母亲。谈起女儿,覃妍内心满是愧疚。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覃妍的丈夫带着女儿来看望她,女儿的第一个举动是想冲上去拥抱妈妈。然而,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一家三口只能隔着一道警戒线。看着眼眶红红的女儿,她说:“疫区有好多病人,需要妈妈去照料他们,等忙完了,就回来陪你。”临别的时候,覃妍做出了一个拥抱的姿势,母女二人只能隔着几米距离来了一个隔空拥抱。
“穿上护士服的时候,就要担负起医护人员的职责。虽然有时候觉得很累,但看到病人痊愈,我觉得一切都值得。”覃妍说道。
相信胜利就在眼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9日晚上10时,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朱力接到通知:前往一线参加抗击疫情!
1月30日,朱力迅速加入到防控救治一线的医护队伍中,为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提供监护服务。
在确诊病房里,朱力一刻也不闲地忙碌起来。每天为患者测量体温、输液、抽血,辅助医生进行检查。每日,她还会耐心地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科普和心理疏导,帮助减轻思想负担,安抚病患情绪,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恢复。
“由于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做任何动作都要比平时付出更多努力。”朱力告诉记者,医护人员每天都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隔离病房连续工作4-6个小时。防护服穿着很闷,口罩压得面部很疼;口罩戴久了感觉出气困难;护目镜上经常起雾导致模糊不清;鞋套有点打滑,走路要小心翼翼;防护手套隔绝了手指对病人血管的触感,很难找到血管位置……
尽管护理工作繁琐辛苦,但朱力对患者的细致照顾不会减少。“得了这个病,患者难免有些担忧恐惧,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看到希望,有一个好心情。”她说。
有两位确诊患者治愈出院,朱力把好消息告诉了每一位病人,给他们加油打气。确诊病例治愈也给医护人员带来更多信心。“有了治愈案例,大家底气更足了,也会从中总结经验,接下来治疗患者更有把握。”朱力说:“疫情还没有结束,病毒还没有完全被战胜,我们医务人员仍需坚守防线,我相信胜利就在眼前。”
瞒着父母进了隔离病区
“我有临床护理工作经验,身体素质好,我请求组织批准我到抗击‘新冠肺炎’的前线去!”1月29日晚,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监护室护师廉国庆向院里报了名。
“刚开始不敢告诉父母,为了不让他们担心,我选择先隐瞒下来。”虽然廉国庆每天都会和父母通话,但他们一直不知道,廉国庆其实是在一线工作,直到瞒不住了才告诉父母。“后来我把实情告诉了他们,他们在电话里嘱咐我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1994年出生的廉国庆是确诊病区为数不多的男护士,他细心认真,对患者体贴入微,不仅熟练地掌握呼吸机、血液净化机等急救设备的操作,而且具有丰富的急危重症患者护理及病情监测等临床经验。
“当我们把自己包裹成‘粽子’的时候,很多护理操作受限制难度更大,但都阻挡不了我想进隔离病房的决心。”廉国庆告诉记者,在确诊病区,穿防护服经常从头到脚都是汗湿,护目镜经常起雾,戴双层手套穿刺挑战极大,由于防护服和帽子的原因,听力也难免受到影响……4小时的每个班次,感觉起来却无比漫长,但在这4个小时里的每分每秒都责任重大。
每天早晨给每个患者进行洗漱护理的时候,病人说的一句句“谢谢”,足以抚慰所有的艰辛。“虽然很疲倦,但是看到患者信任的眼神,很欣慰。”廉国庆说道。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里,更让我明白了责任与担当。作为一名基层医护人员,我必须站出来,冲锋在前、全力以赴,我相信彻底战胜疫情的那一天不会遥远!”廉国庆说。
2020-02-11
00:00:00:0267730http://118.254.9.122:8081/zjjrbpc/content/202002/11/content_26773.html1三个白衣天使的故事/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