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区民政工作纪实
□本报通讯员 龙华国 罗先忠 喻爱平 黄勇军
零陵区民政系统坚持党建引领,以实现人民满意民政为目标,抓基层、强基础,抓管理、强服务,补短板、强弱项,积极构建五化民政,今年争取上级下拨民政资金10235.9万元,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任务圆满完成。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社会救助水平,目前全区已按新标准及时足额发放1至11月的城市低保金共计2058万元,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323元。同时,已按3480元/年的标准及时足额发放1至11月的农村低保金共计1210.7万元,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198元。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已按55元/月的标准为1597名困难残疾人、8522名重度残疾人发放全年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共672.4万元。加强养老床位建设,全区养老床位总数达到3357张,每千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达到35.79张。
社会救助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在去年低保清理整顿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回头看”工作,进一步巩固精准施保,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健全低保对象认定方法,将2018年现有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符合条件的对象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对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重病、重残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做好兜底保障工作。加强医疗救助与健康扶贫工作的衔接,今年以来共救助困难群众6935人次,发放资金393.9万元,有效缓解患病困难群众的医疗负担。将城市特困供养人员和农村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7200元/年,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4500元/年。完成特困供养人员认定和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工作,全面推进特困供养对象医疗护理保险工作。临时救助不断规范,依规操作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402.9万元。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扎实开展。修订完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不断提高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受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今年8月16日受强降雨影响,全区各乡镇(街道)不同程度受灾,全区受灾人口64565人,直接经济损失8242万元。灾情发生后,区民政局立即派出5个工作组,前往受灾严重的乡镇(街道)指导救灾和开展灾情核实工作,妥善安排好灾民基本生活,紧急转移安置3400余人。及时安排冬春救助,按程序下拨冬春救助资金300万元,发放衣被2000余件,确保灾民正常的生产生活。认真开展“5.12防灾减灾日”知识宣传和应急演练活动,深入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凤岭社区成功创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优抚安置政策认真落实。认真落实优抚、安置、双拥、军休各项政策,今年以来发放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6000余人3000余万元,发放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251人162万元。认真开展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和安置工作,为172名自谋职业退役士兵免费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提高退役士兵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符合政府安置条件的43名退役士兵经过量化评分、排序选岗已全部安置完毕。积极做好涉军群体的稳定工作,加强政策宣传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沟通交流,努力化解矛盾,避免复退军人频繁上访,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老年人各项优待政策全面落实,为五类“特困老人”免费购买意外伤害保险,90至99周岁老年人高龄补贴、百岁老人长寿保健金及时足额发放,65岁以上失能、半失能困境老人的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达到100%。做好儿童福利工作,依法办理收养登记,认真做好孤儿救助保障工作,已按集中供养孤儿1200元/月、分散供养孤儿800元/月的标准及时发放1至11月的孤儿基本生活费142.02万元。深入开展全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推动养老服务机构质量持续改善。对全区福利机构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治,确保全区民政系统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认真开展“慈善一日捐”、金秋助学、寒冬送温暖等慈善活动,加强“公益小站”慈善项目建设,有效畅通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渠道。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